本科畢業多久可以考執業醫師資格證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是檢驗應試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行業所必須的資格、是否達到從事某一特定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本科畢業多久可以考執業醫師資格證,以供大家參考!
本科畢業多久可以考執業醫師資格證
本科畢業一年可以考執業醫師。
如何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
要想獲取執業醫師資格證就要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首先需要滿足報考執業醫師考試的報考條件:
1、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1年;
2、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2年;
3、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5年。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實踐技能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6月份到7月份舉行,綜合筆試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9月份到10月份舉行。
其中,實踐技能考試的總分是100分,合格標準是60分;綜合筆試的總分是600分,合格標準是360分。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技能考試合格者才能參加綜合筆試。
紅色醫師證和綠色醫師證有什么區別?
1、醫師資格證書
又稱執業醫師資格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后,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屬于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
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紅色封面的證書)。
2、醫師執業證書
是由當地衛生局發的,表示允許在某個醫院行醫,并規定了行醫范圍,這是一個行政方面的認可。
如果在執業過程中犯了什么問題,會被吊銷執業證。如果換了醫院行醫,必須重新換執業證(綠色封皮證書)。
擁有了執業醫師資格證都有哪些好處
1、薪資待遇
執業醫師資格證是判斷醫師是否具有從醫資質的最主要標準,沒有獲得執業師資格證的所謂“醫師”屬于“非法行醫”行為。擁有了執業醫師證書之后,就可以持證上崗了。同時也可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
各地醫院或者各科室醫院情況不同,以各地實際情況為準。
與此同時,持有執業醫師證書可獲得2000元技能提升補貼。領取補助的期限是在應當自執業醫師證書簽發之日起12個月內,向參加失業保險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技能提升補貼。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繼續教育專項扣除里明確規定: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這個相關證書就包括你的醫師證!在這里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你的執業醫師證書,也可以申報退稅!
2、職位晉升
我們知道醫考之路就是一個不斷晉升的過程,職稱越高,待遇就會越好。
中專或大專剛畢業職稱是醫士,考得執業醫師證后自動晉升為醫師,醫士和醫師都稱為初級職稱。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后從事醫師工作(本科四年,碩士二年,專科六年)才可以考主治醫師,考試合格自動晉升為主治醫師(中級職稱)。
以上所說的工作年限以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那一年算起,也就是說你越早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越能早些晉升主治醫師。
3、就業前景
公立醫院招聘的話,醫院一般會在醫院官網發布招聘通知,根據它的招聘崗位會有相對應專業上的要求,當然執業醫師證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的私立醫院很多,對于有條件去應聘公立醫院的醫學生來說,肯定也有資格去面試私立醫院,一般的私立醫院招聘要求會比上面公立醫院的招聘要求會低一些,但是執業醫師證,臨床工作經驗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擁有了執業醫師證書就業前景和就業崗位的選擇都具有很大的作用。近幾年,國家對執業資格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合法執業,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