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學知識
臨床藥學是指研究醫院的藥品供應、藥學技術、藥事管理和臨床用藥的一門科學,那么你對臨床藥學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臨床藥學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臨床藥學知識
臨床藥學也叫醫院藥學,醫院藥學是指研究醫院的藥品供應、藥學技術、藥事管理和臨床用藥的一門科學;是與醫院臨床工作接觸藥學的工作,安是以藥劑學為中心展開的藥事管理和藥學技術工作,以臨床醫師和病人為服務對象,以供應藥物和指導、參與臨床安全、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為職責;以治療效果為質量標準,在醫院特定環境下的藥學科學工作。它包括藥事管理,藥品的調劑、調配、制劑、臨床藥學、藥物研究、藥品檢驗與質控、藥物信息、藥學的科研與教學、藥學人才的培養和藥學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等。中國現代醫院一門嶄新的學科―――現代醫院藥學,將在現在和未來醫院的醫療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國內、外醫院藥學工作在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多少年來的單一供應型的模式掙脫出來,逐漸向科技服務型轉變。醫院藥學機構由過去的藥劑科逐漸發展成為由若干門類的室組成的藥學科所代替,使之更適應當今醫院藥科學的需要,滿足當代醫院藥物治療高質量的需要。并具有藥事管理、藥品供應藥劑制劑和藥學技術服務多項職能。
當代醫院藥學的迅速掘起,對于臨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避免藥源性疾病和事故,進一步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保證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醫院藥學是一門與多學科有關的綜合科學。關系密切地有管理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臨床藥理學、治療學、生物醫學、檢驗學和臨床醫學等。它使用藥師從藥房走出來,到臨床醫療第一線,為臨床醫師提供許多與醫療直接有關的藥學方面的科學技術服務。這就需要藥師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才能勝任醫院藥學工作。
我國zhengfu非常重視醫院事業和發展,為使之跟上世界醫院藥學的步伐,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保證醫院藥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中國藥學會成立了專門的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創辦了醫院藥學、臨床藥學等刊物。一些高等醫學院校設立了臨床藥學專業,設置了藥事管理方面的課程。大多數醫院在藥劑科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藥學組織,積極開展醫院藥學研究和臨床藥學工作,加強了醫院藥學管理工作,為我國醫院藥學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以往在多數醫院中存在著一種重醫輕藥,重診斷輕治療的錯誤傾向,因此醫院藥學得不到醫院管理者的重視,人員匱乏,技術陳舊,設備落后,不能適應現代化醫院對藥學的要求。這種觀點,近些年有些改變,尤其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已認識到加強醫院藥學工作的重要性。采取了許多行政措施。醫院藥學的實施機構是醫院藥學部(科),我們認為,明智的具有現代遠大眼光的醫院管理者,應該把醫院藥學科與臨床各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大投入,加強科學管理,必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也將提高經濟效益。醫院藥學,從內容到任務,是一門系統的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因此,要加強藥學人員的培訓,以便能確實勝任現代化醫院的藥學工作。
2、臨床藥學的發展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化學合成、生物工程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制藥工業突飛猛進,成千上萬種藥品源源不斷地應用于臨床,因此藥物使用和選用的復雜問題也隨之而來。同時,隨著新藥的增加,藥費上升,藥療失誤率增高,病人住院日延長,因此,50~60年代首先在美國建立了“臨床藥學”這一新興學科,把過去傳統的藥學教育重點在“藥”轉向重點在“人”。醫院藥學工作者除了完成傳統的藥品供應分發等工作外,還要到臨床去,參與醫師用藥,協助臨床選藥,提高療效,降低毒副反應發生率。與此同時,臨床藥學教育也得到飛速發展,至今美國已培養了16000余名臨床藥師(藥學博士),并在60%以上的州醫院設有臨床藥學服務中心。由于美國藥學界的成功實踐,世界許多國家也都紛紛效仿,如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目前多數醫藥學人士都認為這是醫藥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60年代初醫院藥學工作者就提出應重視臨床藥學的問題。中國藥學會先后舉辦多次學術會議,1983年11月在成都召開了“全國臨床藥學工作座談會”。此后10多年來,在zhengfu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臨床藥學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1991年國家衛生部在醫院分級管理文件中,規定三級醫院一定要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并列出治療藥物監測項目,進一步推動了臨床藥學的發展。10 多年來,臨床藥學在我國從無到有,并由大城市醫院發展到全國不少縣級以上的醫院。各級各類醫院在不同水平上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臨床藥學實踐,按照臨床藥學的內容和工作方法,開展了以合理用藥為核心內容的臨床藥學服務,如藥師深入臨床參與和指導合理用藥,進行治療藥物監測(TDM)、藥物不良反應監察(ADR)、藥物信息資料咨詢、結合臨床開展臨床藥學方面的研究以及培養臨床藥學人才等,充分顯示了臨床藥學在避免不合理用藥和防止濫用藥物所造成的危害、減少藥源性疾病的發生、提高藥物治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等方面的良好效應。
3、國外臨床藥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臨床藥學的興起某種意義上與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息息相關。50年代美國臨床藥學的興起是由于氯霉素事件;60年代在英國、法國、瑞典等歐洲國家興起,反應停事件是一個契機;70年代臨床藥學漸漸傳入日本、臺灣、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及地區;80年代初由衛生部組織中國上海、北京、南京、長沙、廣州、武漢、哈爾濱、成都等十二家教學醫院成立了臨床藥學研究機構,華西醫科大設立了臨床藥學(本科)專業,上海醫科大還舉辦了一屆碩士班(后因各種原因停辦),培養出的臨床藥學人才已深入到各個醫療機構。
4、國外臨床藥學的現狀
對比國內外在臨床藥學上的發展可以看出,我國的臨床藥學發展與國外有較大的差別,如制劑配制方面,國外主要為中心配制,國內為制劑生產,在藥學教育方面和國外臨床藥學等的差別也較大。
從研究技術、設備的比較上來看,大部分的臨床藥學研究機構仍在使用HLPC為體內藥物分析的主要手段,同時也使用GC、TDX及GC-MS 等。國內使用HLPC、GC、TDX、LC-MS及HPCE等已較普遍,差異不大,因而在儀器使用的角度上我國的藥學研究并不落后。
從研究論文的情況來看,醫院藥學(Hospital Pharmacy Section)論文中多數為ADR監測、藥物流行病學研究、藥學服務、藥物評價、用藥安全等內容。高水平的論文不多,尤其涉及研究性的論文較少,只有日本、臺灣在這方面有幾個較好的報告,從整體的論文摘要來看,許多論文與國內學術會議比較質量并不太高。出乎意料的是美國及發達國家的論文不多,大多數論文集中在臺灣、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同時臨床藥學研究論文與其他相應的學科Industrial Pharmacy 和Clinical Pharmacology Section等比較也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印度、日本等在藥物制劑等方面的論文質量較高,且集中在藥學院校的教學研究部門。另一個值得引起重視的是通過如(The Study of Chinese Herbs mixed western medicines)等分析手段包括TLC、UV、HPLC等結果表明在許多中藥秘方藥物中都發現了化學成份藥,加之近年來在印度等地中藥減肥藥品的事件導致了對中藥中加西藥的危險性認識加深。
臨床藥學研究論文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類似的工作在國內也已開展,如體內藥物分析方法、藥動學、藥效學評價、血藥濃度與療效及不良反應關系的評價、藥物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生活習慣對其代謝的影響、臨床藥代及TDM。
看過“臨床藥學知識“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