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知識問答
環境保護知識問答
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環境保護知識問答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環境保護知識問答
1、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請簡述生態文明的含義?
生態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業化沉痛教訓的基礎上,人們認識和探索到的可持續發展理論、路徑及其實踐成果。它是對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的深刻變革,是人類文明質的提升和飛越,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彼此緊密聯系,互為條件、互為目的、相輔相成,都是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2、黨的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那么,如何實現“美麗中國”?
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3、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怎樣搞好生態文明建設?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4、怎樣理解“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這段話?
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的美好家園。良好的生活環境是買不來、借不到的財富。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行,殷實小康但環境退化也不行,還有把發展建立在資源可持續、環境可承載的基礎上,才能“過好今天,不憂明天,永續發展”。
5、內蒙古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目標是什么?
到2017年,全區地級以上城市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左右。為此,內蒙古不再審批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新改擴建項目必須等量或減量置換。臨近京津冀地區的興和縣、商都縣、多倫縣、寧城縣不再審批煉焦、電石、鐵合金等新增產能項目。
6、請簡述環境侵權行為?
環境侵權行為是指違反環境保護和防治污染的法律規定,污染或破壞環境,造成他人合法環境權益損害的行為。包括他人的財產權、人身權和環境權,但是都以污染和破壞環境為中介或前提。與一般方式的侵權行為相比,它具有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后果的復雜性及因果關系的隱蔽性等,因此,其規則原則多為無過錯責任原則。
7、請簡述環境教育內涵?
環境教育是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環境問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以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和有效參與能力、普及環境保護知識與技能、培養環境保護人才為任務,以教育為手段而展開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過程。簡而言之,環境教育就是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核心而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環境問題是由于人口增長、現代科技和現代生產力迅猛發展所產生的問題。因此,人類對生存環境惡化的擔擾導致了環境教育的應運而生,其原始的動機還是來自于人類對自身生命的關愛和珍惜。
8、請簡述生態城市的含義?
(1)廣泛應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結構合理、功能協調;(2)保護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產業結構合理,實現清潔生產;(3)采用可持續的消費發展模式,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5)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環境質量高;(6)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尊重居民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8)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與決策系統。
9、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為環保做些什么?
環境保護,從我做起,其實并不難,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1)注意節約用電,離開房間時關上電器,拔下插頭;(2)每年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并在自己的居室內外種植花草;(3)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4)不購買、食用野生動物,勸親友不要到野外捕食飛禽走獸;(5)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6)不要購買一次性物品,如筷子、剃刀、紙杯等,盡量選擇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包裝的飲料袋;(8)節約用水,刷牙時關閉水龍頭,洗臉、洗澡、洗衣物的水可以沖洗廁所或拖地;(9)避免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盡量施用有機肥料;(10)購買無磷洗滌劑和有綠色標志的產品。
10、《刑法》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固定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如何處理?
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未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許可,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到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1、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哪些行為之一的 ,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①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②拒絕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事項的。③不執行國家規定繳納超標準排污費的。④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的。⑤將產生嚴重污染的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的。
12、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犯罪行為,具有哪些情形的,應當酌情從重處罰?
⑴ 阻撓環境監督檢查或者突發環境事件調查的;
⑵ 閑置、拆除污染防治設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的;
⑶ 在醫院、學校、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地區及其附近,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
⑷ 在限期整改期間,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
實施前款第一項規定的行為,構成妨害公務罪的,以污染環境罪與妨害公務罪數罪并罰。
13、什么是霧和霾?產生霧霾的條件是什么?
霧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懸浮在貼近地面的大氣中的大量微細水滴(或冰晶)的可見集合體。霾又稱灰霾(煙霞),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并導致能見度惡化。
產生霧霾的條件:霧霾常常相伴而生,大范圍霧霾天氣一旦形成,在有利的天氣條件下可維持數日。利于霧霾維持的天氣條件包括:一是風力小,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擴散;二是低空大氣層結穩定,近地面易出現逆溫層,不利于污染物垂直向上擴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氣邊界層積聚。
看過“環境保護知識問答“的人還看了:
1.環保知識問答
2.環保小知識問答
4.環保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