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和免稅區有哪些主要區別
免稅店指經海關總署批準,向規定的對象銷售、供應免稅品的企業。但是報稅去喝免稅區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保稅區和免稅區的主要區別
保稅區就是在海關監管下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是我國目前開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經濟區域。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的保稅倉庫,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可以自由出口,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入境則需交納關稅。
目前中國有上海外高橋、天津港、深圳福田、沙頭角和鹽田港、大連、廣州、張家港、海口、廈門象嶼、福州、寧波、青島、汕頭、珠海等60多個保稅區。
其中部分保稅區簡介:
1.2006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準設立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
2.2008年4月8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
3.2008年7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設立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
4.2008年12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
5.2009年1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海口綜合保稅區。
6.2009年4月2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
所謂保稅店只是是保稅倉功能的延伸,相當于把保稅倉的貨物放到店里展示,而保稅倉內的貨物未交稅不能隨便拿出倉外。所以保稅店可以開在國內任何地方,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稱作保稅體驗店。在保稅體驗店可以體驗各類保稅商品實物樣板,看上哪個保稅品,直接通過手機APP掃碼下單就可以了,保稅倉就會直接發貨郵寄到消費者手中,而展示的體驗品是不能直接付款拿走的。
保稅店的商品全程受到海關的監督,東西也需要繳稅,繳納的是行郵稅。跟我們海淘一樣,購買的東西稅額超過了50元的話,需要到線上進行。先用身份證和電話注冊,下單支付完成后還要填寫購物清單,然后向海關系統進行申報,再走一個物流程序,才能現場提貨,整個結算流程要超過10分鐘,操作還是挺繁瑣,跟海淘網購相似。
免稅店
免稅店是指販賣免稅金或關稅商品的零售商店。免稅商店通常設置在國際機場、國際港口以及郵輪內,鮮少設置于公路或火車旁。
目前,我國境內的免稅店主要有口岸免稅店、運輸工具免稅店、市內免稅店、外交人員免稅店、供船免稅店及我出國人員外匯免稅商店。
免稅商店供應對象主要有因公出國人員、遠洋海員、華僑、外籍華人、港澳臺同胞、出國探親的中國公民及在國內的外國專家等。
特點:免稅,特別是奢侈品免稅,價格比市面上便宜很多。
免稅店經營的免稅品品種,應由經營單位統一報經海關總署批準。免稅店銷售的免稅進口煙草制品和酒精飲料內、外包裝的顯著位置上均加印“中國關稅未付”(China Duty Not Paid)中、英文字樣。
進口免稅店新政的內容
為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方便國內消費者在境內購買國外產品,決定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那么進口免稅店新政的內容有哪些?
一、口岸進境免稅店
口岸進境免稅店是設立在對外開放的機場、陸路和水運口岸隔離區域,按規定對進境旅客免進口稅購物的經營場所。國家對口岸進境免稅店實行特許經營。
二、銷售對象及條件
口岸進境免稅店的適用對象是尚未辦理海關進境手續的旅客。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進境旅客持進出境有效證件和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的憑證購買;未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的,進境旅客持進出境有效證件購買。
2.進出境有效證件指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或往來臺灣通行證。
3.購物應按規定取得購物憑證。
三、免稅稅種
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四、免稅商品品類
免稅商品以便于攜帶的個人消費品為主,具體商品品類和限購數量見附表。
五、免稅購物金額
在維持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允許其在口岸進境免稅店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
六、購物流程
進境旅客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后,由本人隨身攜帶入境。在同一口岸既有出境免稅店又有進境免稅店,進境旅客在出境免稅店預訂寄存后,在進境時付款提取的,視為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
保稅區的主要功能
保稅區的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運作機制最便捷、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之一。
保稅區能便利轉口貿易,增加有關費用的收入。運入保稅區的貨物可以進行儲存、改裝、分類、混合、展覽和加工制造,但必須處于海關監管范圍內。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各國的保稅區都有不同的時間規定,逾期貨物未辦理有關手續,海關有權對其拍賣,拍賣后扣除有關費用后,余款退回貨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地區政府為了加快本區經濟發展,紛紛開展各類經濟區建設活動。保稅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也成為諸多具備相應條件的地方政府提升區域經濟的首選。以免證、免稅、保稅政策開發的保稅區,極大地影響著各地經濟的啟動,并成為國內外經濟交通的窗口,創造了諸多地方經濟奇跡和財富神話。
在我國,保稅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焦點,如雨后春筍般興盛起來,不少工業園取得了經濟效益,甚至成為區域形象工程。《中國保稅區發展前瞻及招商引資策略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的有83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107家;通過規劃論證正在建設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數量達到39個,其中通過驗收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有12個。中國各個省、大部分地市甚至部分縣都已開始建設自己的工業園。
報稅區的相關政策
1、管理與稅收
根據現行有關政策,海關對保稅區實行封閉管理,境外貨物進入保稅區,實行保稅管理;境內其他地區貨物進入保稅區,視同出境;同時,外經貿、外匯管理等部門對保稅區也實行較區外相對優惠的政策,同時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
2、審批與經營
根據工商登記法律、法規,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但是對于需要進行前置許可性審批的經營范圍的確定,需要申請人先就經營內容進行審批申報,而后進行工商登記。保稅區內企業的經營范圍如果涉及前置審批項目同樣需要現行報請相關部門許可后才能執行。可以明確的是,保稅區內企業到海關辦理注冊、備案本身并不屬于行政許可。而且該備案是在營業執照辦理完畢后的。
保稅區企業經營范圍中涉及國內貿易的,如果不涉及許可類貿易項目同樣不需要經過任何審批就可以將其列入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但實踐中很多保稅區內的工商部門對于此類業務并不予以營業執照確認。其理由仍然是保稅區管理的特殊性,非保稅區業務會不利于海關及相關部門對保稅業務的監管。
從1990年5月國務院批準建立第一個保稅區到現在,我國已建有上海外高橋、天津港、深圳福田、沙頭角和鹽田港、大連、廣州、張家港、海口、廈門象嶼、福州、寧波、青島、汕頭、珠海等15個保稅區。十多年來,全國15個保稅區的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商品展示功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具備了一定規模的國際物流基礎。
猜你喜歡:
2.保稅跟完稅的區別
保稅區和免稅區有哪些主要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