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保卡和醫保卡的區別
北京社保卡和醫保卡的區別
到今年底,社保卡將可跨地區、跨業務直接辦理個人的各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基本實現全國社保一卡通。 但是有不少小伙伴在問:社保和醫保有什么區別?社保卡就是醫保卡嗎?醫保卡能跨地區使用嗎?下面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社保卡和醫保卡的區別
在概念上,社保卡是勞動保障部門向社會發行的包含個人勞動保障基本信息的IC卡,是利用CPU集成電路卡(即IC卡)技術實現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勞動保障)信息收集、識別、共享和交換的一種工具,也是持卡者與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一種交互接口;而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磁條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
內容上,社會保障卡的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就業信息、勞動合同管理、工資收入管理、職業資格、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勞動保障基本信息,職工手持這張卡就可以享受到各類勞動保障服務;而醫保卡內的信息只包含參保人基本醫療保險信息和醫療賬戶資金情況,并不包括其它的內容。
功能應用上,社會保障卡具有信息記錄、業務經辦、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基本功能,它記錄持卡人的基礎信息和相關業務信息,持卡人可以持社保卡通過聯機或脫機辦理勞動就業、培訓和各項社會保障事務,社保卡可以作為電子憑證用于個人身份認證,持卡人可以通過社會保障卡服務網點的讀卡設備查詢本人的基礎信息、就業信息和各項社會保險方面的信息,通過社保卡可以在勞動保障部門辦理的事務包括: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申領失業保險金、求職登記、申領養老保險金,申領生育保險金、參加政府經費補貼的職業培訓項目、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執業資格鑒定、在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在定點零售藥店配藥或者購藥、有關醫療費用的另行報銷、其它持卡可以辦理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醫保卡則只對持卡人進行記錄和儲存個人醫療帳戶資金及使用情況,在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和在定點零售藥店配藥或者購藥,除此之外沒有包含其它社會保障之類的事務。
在卡結構上,社保卡包括五個文件區:基本應用數據區(其中包含發卡機構數據文件、持卡人基本信息、指紋數據)、公共應用數據區(其中包含戶籍信息、通訊信息、個人狀況信息、婚姻狀況信息、就業單位信息、工資信息)、就業與失業應用數據區(包含職業與專業技能信息、就業與失業應用信息、就業記錄信息、外出人員就業登記卡信息、外來人員就業證信息)、社會保險應用數據區(包含失業保險信息、喪失勞動能力鑒定信息、養老保險基本信息、工傷保險基本信息、生育保險基本信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信息、公積金信息)和醫療保險數據區(包含醫療保險基本信息、醫療保險帳戶信息、醫療保險交易明細、醫療保險個人現金(統籌)累計支付金額、醫療保險住院記錄)。醫保卡中只包含醫療數據文件部分內容。
社保卡跨省及全國通用將是大勢所趨
在安全性上,社保卡采取三層密鑰體系,為實現濱州市社會保障卡全省全國通用,社會保障卡的密鑰體系采用全國統一的密鑰管理體系,按照部、省、市三級密鑰進行管理,隨著國家相關規定的不斷完善,未來實現跨省及全國通用將是大勢所趨。醫保卡則不包含三層密鑰體系,持卡人只能在所屬醫療管理機構下使用,它的結構各方面決定其不能實現全省至全國的通用。
在管理機構歸屬上,社保卡由各級勞動保障局信息中心管理;醫保卡則由當地醫療保險機構管理。
社保就是醫保嗎
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社保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社會保險、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險一金”中的“五險”。當然,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合并,“五險”會變成“四險”。
醫保是醫療保險的簡稱,它是職工在因疾病、負傷、生育時,由社會或企業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或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職工的醫療費用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以減輕企業負擔,避免浪費。
醫保卡一般不可異地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異地就醫需要辦理相關手續,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符合報銷規定的,憑外地醫院診治的病歷、出院小結、職工醫療保險病歷證明、費用明細清單、醫療費結算單據等,再回當地按規定報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