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除了海?還有這么一條長河
海南除了海?還有這么一條長河
說到海南,大家肯定想到的是蔚藍的大海,細軟的沙灘,明媚的陽光,但是你想過海南的河流嗎?你知道海南省最長的河是什么嗎?小編現在就帶你去看看!
南渡江,海南島最長河流。發源于昌江、白沙兩縣交界的壩王嶺(黃牛嶺附近),東北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等市縣,主流在海口市邊境入海。長314公里,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里。河流入澄邁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狹窄,多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從澄邁金江鎮后,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巖臺地和淺海沉積臺地中流過,地勢開闊,河床坡度較緩,河谷較寬。潭口以下進入三角洲,河道有數支分汊。
簡介
南渡江一稱南渡河。古稱黎母水、北昌溪。海南島最大河流。發源于海南白沙縣南峰山,是海南第一大河,斜貫海南島中北部,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等市縣至海口市入瓊州海峽。河流入澄邁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狹窄,多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從澄邁金江鎮后,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巖臺地和淺海沉積臺地中流過,地勢開闊,河床坡度較緩,河谷較寬。潭口以下進入三角洲,河道有數支分汊。南渡江水源豐富,流量大。流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又多暴雨,故河流流量和水位常出現暴漲暴落,每當暴雨后,山洪暴發,河水猛漲,立即可達最大洪峰。一年中河流水位出現兩次高峰,夏秋臺風暴雨之時,潮水倒灌,時有洪潮災害。
南渡江干流全長314公里,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里,總落差703米,干流坡降0.716‰。建有松濤水庫、龍塘大型滾水壩等工程。下游龍塘站年平均流量21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66.8億立萬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076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輸沙量48.2萬噸,多年平均侵蝕模數66.9噸/平方公里。上、中游山高坡陡,河床險灘較多,下游河面寬闊,沙洲多。從澄邁金江至海口段河床開闊,陡降小,可通行小船。全流域現有耕地面積10萬公頃,水能理論蘊藏量21.98萬千瓦。上游建有松濤水庫,正常庫容26億立方米,設計灌溉儋州、臨高、澄邁、瓊山、海口5個市縣14.47萬公頃農耕地。流域內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級支流有15條,其中河長超過50公里的有大塘河和新吳溪。
南渡江,海南島最長河流。發源于昌江、白沙兩縣交界的壩王嶺(黃牛嶺附近),東北流經白沙、儋縣、瓊中、屯昌、澄邁、定安、瓊山等市縣,主流在海口市邊境入海。長314公里,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里。河流入澄邁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狹窄,多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從澄邁金江鎮后,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巖臺地和淺海沉積臺地中流過,地勢開闊,河床坡度較緩,河谷較寬。潭口以下進入三角洲,河道有數支分汊。南渡江水源豐富,流量大。流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又多暴雨,故河流流量和水位常出現暴漲暴落。每當暴雨后,山洪暴發,河水猛漲,立即可達最大洪峰。一年中河流水位出現兩次高峰。1961年南渡江上游建成松濤水庫,庫容量達31億立方米,有防洪、灌溉、發電等效益,對克服流量不穩定的狀況有重要作用。南渡江三角洲河床比降小,河道淤積快,夏秋臺風暴雨之時,潮水倒灌,時有洪潮災害。
南渡江干流全長314公里,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里,總落差703米,干流坡降0.716‰。建有松濤水庫、龍塘大型滾水壩等工程。下游龍塘站年平均流量21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66.8億立萬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076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輸沙量48.2萬噸,多年平均侵蝕模數66.9噸/平方公里。上、中游山高坡陡,河床險灘較多,下游河面寬闊,沙洲多。從澄邁金江至海口段河床開闊,陡降小,可通行小船。全流域現有耕地面積10萬公頃,水能理論蘊藏量21.98萬千瓦。上游建有松濤水庫,正常庫容26億立方米,設計灌溉儋州、臨高、澄邁、定安、海口5個市縣14.47萬公頃農耕地。流域內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級支流有15條,其中河長超過50公里的有大塘河和新吳溪。
特點
南渡江南渡江水源豐富,流量大。流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又多暴雨,故河流流量和水位常出現暴漲暴落。每當暴雨后,山洪暴發,河水猛漲,立即可達最大洪峰。一年中河流水位出現兩次高峰,一為5月,一為9、10月。1961年南渡江上游建成松濤水庫,庫容量達31億立方米,有防洪、灌溉、發電等效益,對克服流量不穩定的狀況有重要作用。南渡江三角洲河床比降小,河道淤積快,夏秋臺風暴雨之時,潮水倒灌,時有洪潮災害。
采砂
南渡江干流河道中下游段河砂資源豐富,南渡江河道采砂有著較長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達到高峰。受利益驅使,南渡江曾一度出現無序、超量、甚至掠奪性開采河砂的現象。采砂大都集中于原瓊山市潭口電廠至南渡江大橋1.8公里的河堤上,最多的時候有近百個采砂點,有的業主無證長期在河道內亂采濫挖。這種無計劃、無序的開采活動使河道形成不規則斷面,河床坑洼不平,局部河段甚至出現坍塌,危及河道和大橋安全,甚至引起河口咸潮上溯,岸線后退等問題。有關資料表明,近20年,因采砂已造成約500畝農田被毀。近10年間,周邊公路河岸段發生了17起崩塌事件。
今后在南渡江采河砂要注意了----日前通過專家評審的《南渡江河道采砂規劃》明確限定了采砂范圍,劃定了三大禁采區。規劃主要可采河段3個,可采區34個。
專家認為,河道采砂應實行可持續開采,應嚴格控制年度開采額度,結合南渡江年采砂量,建議采砂量宜控制在100萬立方米--120萬立方米/年。
規劃以確保防洪安全、河勢穩定和滿足環保要求為前提,科學合理地規劃了禁采區、可采區。
三大禁采河段總長23.8公里.據了解,南渡江河砂三大禁采河段總長23.8公里,分別為:南渡江一是澄邁縣金江鎮自來水廠取水點上游1000米處至金江大橋下游1000米處。禁采河段約3.5公里,段內上游有金江鎮自來水廠取水點,中游有兩座跨江公路大橋,兩岸為金江鎮防洪堤,故劃為禁采區。
二是龍塘大壩上游4340米處至潭口電廠段。該禁采河段長約8.8公里,段內上游有龍塘大壩、海口市龍塘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國家級水文站----龍塘站。
三是南渡江大橋上游500米處至海口市麻余村。該河段長約11.5公里,段內建有多座大型橋梁,且由于上世紀90年代過量開采河砂,短期內砂量難以補充到初期的平衡狀態,故將其劃為禁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