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的環保知識有哪些(2)
化工企業的環保知識有哪些
九、企業投產后應如何開展環境管理?
企業通過環保“三同時”備案后,即可投入生產,并從以下九個方面開展環境管理工作:
1、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要求落實各項工作;
2、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落實各項工作;
3、嚴格加強防治污染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
4、嚴格按照要求制定自行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并對自動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維護管理;
5、嚴格建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如實向社會公開其基礎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等情況;
6、嚴格建立企業環境管理制度,重點監管企業還須實行排污許可證年度執行報告制度;建立污染物排放和防治污染設施運行臺賬等環境保護管理檔案;
7、嚴格建立環境應急預案制定、備案、落實制度,定期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
8、其他(清潔生產、管理水平、能耗、工況、排污水平控制等等)。
十、什么是超標排放,超總量排放?企業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超標排放是指企業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污許可證已載明企業執行的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超總量排放是指企業在一個自然年度內排放的污染物總量超過排污許可證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
企業超標排放或者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市環保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十一、企業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情形有哪幾種?
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情形有8種:
(一)將部分或全部污水或者其他污染物不經過處理設施,直接排入環境;
(二)通過埋設暗管或者其他隱蔽排放的方式,將污水或其他污染物不經處理而排入環境;
(三)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應急排放閥門,將部分或全部污水或者其他污染物直接排入環境;
(四)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或者其他污染物從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直接排入環境;
(五)將部分污染物處理設施短期或長期停止運行;
(六)違反操作規程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
(七)污染物處理設施發生故障后,排污單位不及時或者不按規程進行檢查和維修,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
(八)違反污染物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所需的條件,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其他情形。
十二、嚴重污染環境罪的認定標準有哪些?
2013年6月19日正式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列舉了認定“嚴重污染環境”的十四項標準:
(一)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二)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
(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授權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三倍以上的;
(四)私設暗管或者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五)兩年內曾因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實施前列行為的;
(六)致使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中斷十二小時以上的;
(七)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九)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十)致使疏散、轉移群眾五千人以上的;
(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輕傷、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十四)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
對于具有上述這十四種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哪些企業應當制定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企業發生事故或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事故,如何應對?
可能發生環境事故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市環保局和其他有關部門備案。
企業發生事故或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事故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市環保局和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十四、哪些企業屬于重點監控企業?排污許可證年度執行報告有何要求?
嘉興市以上重點監控企業和印染、化工、制革、光伏行業等企業及其他處于環境敏感區域,且環境違法、環境信訪投訴較多的企業為重點監管對象。
企業應于每年1月份自覺將上年度排污許可證制度執行情況形成報告,并報市環保局備案。排污許可證年度執行報告的內容主要有:1、環保法律法規遵守情況;2、重點污染物排放濃度達標情況;3、重點污染物總量排放情況;4、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情況;5、主要生產設備和主要產品產量情況及變化情況;6、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產生和利用處置情況;7、日常環境監察、監測等情況;8、環境信息公開落實情況;9、環境應急管理情況等。
十五、什么是固體廢物?什么是危險物?危險物的管理要求有哪些?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奇臺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危險廢物管理要求:
(一)危險廢物的容器、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
(二)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向環保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詳細記錄危險廢物出、入庫的種類、數量和責任人;
(三)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置危險廢物,不得擅自傾倒、堆放;轉移危險廢物必須按照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向環保部門申請,經移入、移出地環保部門批準后方可轉移;
(四)貯存危險廢物,必須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存放,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必須符合防雨、防滲、防曬的“三防”要求,滲濾液應妥善收集處理。
(五)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六)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化工企業的國內現狀
隨著國內化工行業快速發展,化工產品的產能大幅增長,近年來化工行業結構性過剩的局面始終存在,而2012年以來,化工行業不斷面臨著需求下滑,產能過剩局面進一步加劇。2013年前三季度表觀消費量增幅僅為3.7%,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4.6個百分點,而供給端新增產能依舊巨大,導致行業開工率一直保持在40%-70%的較低水平,產能過剩制約了行業景氣上行的空間。除烯烴外,國內基礎化工材料產能均已出現明顯過剩,其中電石和PVC產能利用率不到60%。
受到行業景氣度下滑,加上大宗原材料價格的持續走低影響,2012年以來化工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走低,已連續20個月出現負數。從細分產品看,根據產業信息網監測的127種化工產品的價格數據,年初以來多數產品價格收跌,其中86種產品價格出現下跌,僅有38種出現小幅上漲。在能源和礦石價格下行、需求端不足環境下,國內化工產品價格預計仍將保持低迷。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行業投資意愿顯著下降,供給端增速有望下滑。2013年1-10月份國內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75%,較2012年同期大幅下降;化纖制造業累計完成886億元,同比增長22.23%;橡塑制品業累計完成4348億元,同比增長22.89%。我們認為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是行業景氣底部的特征之一,經歷現有產能消化后,行業有望走出周期底部。
化工企業的發展歷程
古代人們的生活更多地依賴于對天然物質的直接利用,或從中提取所需要的東西。由于這些物質的固有性能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便產生了各種加工技術,把天然物質轉變成具有多種性能的新物質,并且逐步在工業生產的規模上付諸實現。凡運用化學方法改變物質組成或結構、或合成新物質的,都屬于化學生產技術,也就是化學工藝;所得產品被稱為化學品或化工產品。這樣,許多自然界沒有的物質被源源不斷地創制出來。
起初,生產這類產品的是手工作坊,后來演變為工廠,并逐漸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生產部門,即化學工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有些生產部門,如冶金、煉油、造紙、制革等,已作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從化學工業中劃分出來。當大規模石油煉制工業和石油化工蓬勃發展之后,以化學、物理學、數學為基礎并結合其他工程技術,研究化工生產過程的共同規律,解決規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現的諸多工程技術問題的學科--化學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它把化學工業生產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從經驗或半經驗狀態進入理論和預測的新階段,使化學工業以其更大規模生產的創造能力,為人類增添大量物質財富,加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
在現代漢語中,化學工業、化學工程和化學工藝都簡稱為化工,它們出現于不同歷史時期,各有不同涵義,卻又關系密切,互相滲透。在人們頭腦里,“化工”這個詞,習慣上已成為一個總的知識門類和事業的代名詞,它在國民經濟和工程技術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為之獻出畢生精力。下面簡要地從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來說明化工絢麗多彩的內容及其重要貢獻。
看過“化工企業環保知識“的人還看了:
1.保護生態環境知識
2.安全環保管理論文
4.環境保護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