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國際標準性格測試題目詳情(2)
心理學國際標準性格測試題目詳情
性格測試的寓意詳情
人的性格傾向,就象分別使用自己的兩只手寫字一樣,都可以寫出來,但慣用的那只寫出的會比另一只更好。每個人都會沿著自己所屬的類型發展出個人行為、技巧和態度,而每一種也都存在著自己的潛能和潛在的盲點。職業性格測試主要探討各種性格類型與相關職業的匹配程度。
詞語釋義職業性格測評即通過測試了解求職者或雇員的職業性格。而一個好的職業性格測評系統,應以科學的心理學理論為依據,通過標準化的手段來了解個體性格,預測個體將來的工作績效。人的性格特征各有不同,每個人都會沿著自己所屬的性格類型發展出個人行為、技巧和態度,而每一種也都存在著自己的潛能和潛在的盲點。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個性特征與其工作崗位、所選職位都有著緊密的聯系,一個人的性格特征也是影響才能發揮的重要因素。職業性格測評所得的結果,可以為求職者選擇職位提供參考,也可以作為企業招募新人或內部人員調動的依據。
性格測試的注意事項
適用性
心理學是一門成熟的學科,有不少流派,因此不同的測評工具由于采用的理論依據不同也會有一定差異。頗為流行的《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就是建立在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之上的。在使用職業性格測評工具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個測評系統不一定適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以忠誠度為例,什么樣的舉動叫忠誠,中西方的理解肯定是不相同的。所以,基于西方人理解的人格測試題目,用在中國人身上就會出現認知偏差,從而會大大降低測評數據的參考價值。
針對性
進行職業性格測評旨在為企業提供選擇人才的依據,這種依據需要在企業有針對性地使用測評工具時才能發揮最大的參考價值。這就需要企業有針對性地選擇測評工具。當下有不少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隨便弄個測試題就上陣招人,這就造成了有學生在測試中連續遭遇同一張問卷,也影響了性格測評在學生中的“誠信度”。而真正有價值的,應當是貨真價實且與工作相關的能力和性格測評。
性格類的資料概述
性格測評以20世紀80年代末興起的“大五人格理論”為基礎。所謂“大五”,是指人的個性可從五大維度進行評估:情緒穩定性(N)、外向性(E)、開放性(O)、宜人性(A)、責任感(C)。這樣的劃分具有普遍意義,即使在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系,諸如漢語和德語中,測評的結果也都能適用。
外向性
顯著標志是個體對外部世界的積極投入。外向者樂于和人相處,充滿活力,常常懷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內向者往往安靜,抑制,謹慎,對外部世界不太感興趣。內向者喜歡獨處,內向者的獨立和謹慎有時會被錯認為不友好或傲慢。
宜人性
反映了個體在合作與社會和諧性方面的差異。宜人的個體重視和他人的和諧相處,因此他們體貼友好,大方樂于助人,愿意謙讓。不宜人的個體更加關注自己的利益。他們一般不關心他人,有時候懷疑他人的動機。不宜人的個體非常理性,很適合科學、工程、軍事等此類要求客觀決策的情境。
謹慎性
指我們控制、管理和調節自身沖動的方式。沖動并不一定就是壞事,有時候環境要求我們能夠快速決策。沖動的個體常被認為是快樂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但是沖動的行為常常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雖然會給個體帶來暫時的滿足,但卻容易產生長期的不良后果,比如攻擊他人,吸食毒品等等。沖動的個體一般不會獲得很大的成就。謹慎的人容易避免麻煩,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人們一般認為謹慎的人更加聰明和可靠,但是謹慎的人可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或者是一個工作狂。極端謹慎的個體讓人覺得單調、乏味、缺少生氣。
神經質
指個體體驗消極情緒的傾向。神經質維度得分高的人更容易體驗到諸如憤怒、焦慮、抑郁等消極的情緒。他們對外界刺激反應比一般人強烈,對情緒的調節能力比較差,經常處于一種不良的情緒狀態下。并且這些人思維、決策、以及有效應對外部壓力的能力比較差。相反,神經質維度得分低的人較少煩惱,較少情緒化,比較平靜,但這并不表明他們經常會有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情緒體驗的頻繁程度是外向性的主要內容。
開放性
描述一個人的認知風格。開放性得分高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好奇,欣賞藝術,對美的事物比較敏感。開放性的人偏愛抽象思維,興趣廣泛。封閉性的人講求實際,偏愛常規,比較傳統和保守。開放性的人適合教授等職業,封閉性的人適合警察、銷售、服務性職業等。
猜你感興趣:
6.國際智商測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