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有什么特點呢
電腦病毒有什么特點呢
電腦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電腦病毒特點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腦病毒介紹如下:
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除復制能力外,某些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個被污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盤驅動或引發了其它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個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過占據存貯空間給你帶來麻煩,并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
可以從不同角度給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一種定義是通過磁盤、磁帶和網絡等作為媒介傳播擴散,能“傳染” 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種是能夠實現自身復制且借助一定的載體存在的具有潛伏性、傳染性和破壞性的程序。還有的定義是一種人為制造的程序,它通過不同的途徑潛伏或寄生在存儲媒體(如磁盤、內存)或程序里。當某種條件或時機成熟時,它會自生復制并傳播,使計算機的資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壞等等。這些說法在某種意義上借用了生物學病毒的概念,計算機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處是能夠侵入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體”。它能夠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各種破壞,同時能夠自我復制, 具有傳染性。
所以, 計算機病毒就是能夠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存儲介質(或程序)里, 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激活的具有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作用的一組程序或指令集合。
1、最初"計算機病毒"這一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七十年代美國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書,書中構思了一種能夠自我復制,利用通信進行傳播的計算機程序,并稱之為計算機病毒。
2、貝爾實驗室的三位年輕程序員也受到馮?諾依曼理論的啟發,發明了“磁芯大戰”游戲。
3、1983 年 11月,在一次國際計算機安全學術會議上,美國學者科恩第一次明確提出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并進行了演示。
4、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個在個人電腦上廣泛流行的病毒是1986年初誕生的大腦(C-Brain)病毒,編寫該病毒的是一對巴基斯坦兄弟,兩兄弟經營著一家電腦公司,以出售自己編制的電腦軟件為生。當時,由于當地盜版軟件猖獗,為了防止軟件被任意非法拷貝,也為了追蹤到底有多少人在非法使用他們的軟件,于是在1986年年初,他們編寫了“大腦(Brain)”病毒,又被稱為“巴基斯坦”病毒。該病毒運行在DOS操作系統下,通過軟盤傳播,只在盜拷軟件時才發作,發作時將盜拷者的硬盤剩余空間吃掉。
5、1988年11月美國國防部的軍用計算機網絡遭受莫里斯病毒襲擊,致使美國Internet網絡上6000多計算機感染,直接經濟損失9600萬美元。莫里斯病毒是由康乃爾大學23歲的羅特?莫里斯制作。后來出現的各類蠕蟲,都是仿造了莫里斯蠕蟲,以至于人們將該病毒的編制者莫里斯稱為“蠕蟲之父”。
6、1999年 Happy99、美麗殺手(Melissa)等完全通過Internet傳播的病毒的出現標志著Internet病毒將成為病毒新的增長點。其特點就是利用Internet的優勢,快速進行大規模的傳播,從而使病毒在極短的時間內遍布全球。
7、CIH病毒是繼DOS病毒的第四類新型病毒,CIH這三個字母曾經代表著災難。1998年8月從臺灣傳入大陸,共有三個主要版本:1.2版/1.3版/1.4版,發作時間分別是4月26日、6月26日、每月26日。該病毒是第一個直接攻擊、破壞硬件的計算機病毒,是迄今為止破壞最為嚴重的病毒。
CIH病毒制造者 陳盈豪 曾有兩次精神科門診記錄,被人們認為是“電腦鬼才”。
8、2000年的5月,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的"愛蟲"病毒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更大規模的發作,造成全世界空前的計算機系統破壞。 I LOVE YOU愛蟲病毒是使用VB Script程序語言編寫的病毒,它主要是通過一封信件標題為“I LOVE YOU"的電子郵件傳播的。一旦執行附加文件,病毒會獲取Outlook通訊錄的名單,并自動發出“I LOVE YOU”電子郵件,從而導致網絡阻塞。破壞性:愛蟲病毒的傳播會導致網絡癱瘓,病毒發作時,還會把*.mp3、*.jpg等10種文件改為*.vbs,并傳染覆蓋這些文件。
與愛蟲病毒相似的網絡病毒還有Melissa(美麗殺手病毒)等。
9、著名的“黑色星期五”病毒在逢13號的星期五發作。
10、2001年9月18日出現的Nimda病毒則是病毒演變過程中的另一個里程碑,它首次利用了系統中的漏洞對互聯網發起攻擊,具備了典型的黑客特征。它的出現意味著,混合著多種黑客手段的病毒從此誕生。
尼姆達是一種新型的、復雜的、發送大量郵件的蠕蟲病毒,它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尼姆達病毒總是偽裝成一封主題行空缺的電子郵件展開對計算機的侵襲。打開這封“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就會發現隨信有一個名為readme.exe(即可執行自述文件)的附件,如果該附件被打開,尼姆達就順利地完成了侵襲電腦的第一步。接下來,該病毒不斷搜索局域網內共享的網絡資源,將病毒文件復制到用戶計算機中,并隨機選擇各種文件作為附件,再按照用戶儲存在計算機里的郵件地址發送病毒,以此完成病毒傳播的一個循環過程。
11、2002年,求職信Klez病毒,郵件病毒,主要影響微軟的Outlook Express用戶。
12、“附件在哪啊?你找到我嗎?放心打開來,這是一個重要文件,可以查殺QQ病毒的專殺工具請查收附件。”如果你收到一封這樣的電子郵件,千萬不要打開,這是國內第一例中文混合型病毒,會導致電腦里的各種密碼,包括操作系統、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的各種密碼被竊取。
13、沖擊波,2003年8月11日,沖擊波席卷全球,利用微軟網絡接口RPC漏洞進行傳播,造成眾多電腦中毒,機器不穩定,重啟,死機,部分網絡癱瘓,沒打過補丁的WINDOWS操作系統很難逃出它的魔爪。
14、震蕩波:具有類似沖擊波的表現形式,感染的系統重新啟動計算機,原因是給蠕蟲病毒導致系統文件lsess.Exe的崩潰。
15、小球病毒,作為Dos時代的老牌病毒,它也是國內流行起來的第一例電腦病毒。小球病毒可以險惡地控制電腦,使程序運行緩慢甚至無法運行。
特洛伊木馬,一經潛入,后患無窮
據說在海灣戰爭中,美國防部一秘密機構曾對伊拉克的通訊系統進行了有計劃的病毒攻擊,一度使伊拉克的國防通訊陷于癱瘓。
1、MSN小丑(MsnFunny),自動向用戶的msn發送消息和病毒。
2、Word文檔殺手:破壞文檔數據,記錄管理員密碼。
3、雛鷹(BBeagle):木馬程序,電子郵件傳播,監測系統時間,2004年2月25日則自動退出。
4、好大(Sobig):1分鐘300封病毒郵件。
5、紅色代碼(I-Worm Redcode):感染對象,服務器,修改服務器網站網頁。
6、藍色代碼(Bluecode):啟動多個進程,系統運行速度非常慢,cpu占用率急速上升,甚至癱瘓。
7、密碼殺手2004:通過鍵盤記錄技術截取幾乎所有登錄窗口的輸入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病毒作者。
8、挪威客(Mydoom.e):瘋狂發送帶毒郵件,隨機刪除計算機數據。
9、網絡天空(Netsky):帶毒郵件大量傳播,消耗網絡資源,影響企業的郵件服務器。
10、武漢男生:qq發送誘惑信息,盜取傳奇密碼以郵件形式發給盜密碼者,并結束多種反病毒軟件。
11、證券大盜(PSW.Soufan):特洛伊木馬,盜取多家證券交易系統的交易賬戶和密碼。記錄鍵盤信息的同時通過屏幕快照將用戶資料已圖片形式發送。
“計算機病毒”與醫學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編制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通常人們稱之為電腦病毒。1994年2月18日,我國正式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被屏蔽廣告]
條例》,在《條例》第二十八條中明確指出:“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之所以被稱為“病毒”,主要是由于它有類似自然界病毒的某些特征。其主要特征有:(1)隱蔽性,指病毒的存在、傳染和對數據的破壞過程不易為計算機操作人員發現;寄生性,計算機病毒通常是依附于其它文件而存在的;(2)傳染性,指計算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自我復制,能對其它文件或系統進行一系列非法操作,并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傳染源。這是病毒的最基本特征;(3)觸發性,指病毒的發作一般都需要一個激發條件,可以是日期、時間、特定程序的運行或程序的運行次數等等,如臭名昭著的CIH
看過“ 電腦病毒有什么特點呢”人還看了:
3.電腦病毒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