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要裝驅動嗎
硬盤有固態硬盤(SSD 盤,新式硬盤)、機械硬盤(HDD 傳統硬盤)、混合硬盤(HHD 一塊基于傳統機械硬盤誕生出來的新硬盤)。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固態硬盤要裝驅動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固態硬盤要裝驅動嗎?
驅動是必須裝的,但不需要單獨安裝驅動。
1、電腦的所有硬件,必然要裝驅動,鍵盤、鼠標什么的,都是有驅動的。驅動是軟件和硬件結合的橋梁。但多數普通常見的硬件,驅動是widnows系統自帶的,不需要用戶單獨安裝。比如上述的鍵盤鼠標,還有硬盤。
2、固態硬盤的驅動,通常也是由系統自動安裝的。只要打開bios里的ahci選項,安裝系統的時候會自動安裝ahci驅動。如果裝系統時是ide模式,那就需要在安裝好系統后單獨安裝驅動。
3、以intel主板為例,上官網或驅動之家,下載英特爾的RST驅動即可安裝。
一般移動硬盤是不需要驅動的。98以下需要,XP00這些系統一般都不需要,因為系統本身支持,你出現的這個方法可以按以下幾種方法試下:
1、有可能USB接口供電不足臺式機的話用機箱后面的接口試試!
2、點我的電腦右擊-管理-磁盤管理,在里面為那個硬盤手動分配一個盤符
看看有沒有你的移動硬盤 如果有沒有顯示盤副 那就要從新分區
3、你可以試一下在開始-運行中輸入:
mountvol /e
回車后重起電腦,看看有沒有用。
4、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再換到別的電腦試下。如果還是一樣說明移動硬盤本身的問題了。
相關閱讀推薦:
SATA Ⅱ是芯片巨頭Intel英特爾與硬盤巨頭Seagate希捷在SATA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傳輸率從SATA的150MB/s進一步提高到了300MB/s,此外還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隊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錯啟動(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術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SATA硬盤都可以使用NCQ技術,除了硬盤本身要支持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
SATA Ⅲ正式名稱為“SATARevision3.0”,是串行ATA國際組織(SATA-IO)在2009年5月份發布的新版規范,主要是傳輸速度翻番達到6Gbps,同時向下兼容舊版規范“SATARevision2.6”(也就是現在俗稱的SATA3Gbps),接口、數據線都沒有變動。SATA3.0接口技術標準是2007上半年英特爾公司提出的,由英特爾公司的存儲產品架構設計部技術總監Knut Grimsrud負責。Knut Grimsrud表示,SATA3.0的傳輸速率將達到6Gbps,將在SATA2.0的基礎上增加1倍。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標準接口,而SCSI并不是專門為硬盤設計的接口,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接口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盤般普及,因此SCSI硬盤主要應用于中、高端服務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看了固態硬盤要裝驅動嗎文章內容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