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煉黨性黨風范文
嚴格的黨紀、良好的黨風、堅強的黨性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良好的黨性黨風黨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不斷的教育和培訓中形成,而且要求領導干部要有自覺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錘煉黨性黨風,歡迎大家閱讀。
錘煉黨性黨風范文一
要把中國的事情做好,關鍵在黨。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質屬性,是政黨階級性和時代性的最高體現。黨章對中國共產黨的黨性作了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性修養是對黨員本質的改造,是黨員主動自覺地用黨性來教育、約束、規范自己,將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內化成黨員個人的思想意識,以保證思想行為與黨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一國之事,主體在人,主導在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胡錦濤在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以優良黨風帶領廣大黨員、群眾迎難而上、銳意改革、共克時艱。”的講話高屋建瓴、論述深刻、立意深遠,表達了對領導干部堅持夯實“三觀”基礎、不斷錘煉黨性修養的高度關注和殷切希望。
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黨情、國情、世情,結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迫切需要,遵循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黨建總體要求,“三觀”思想的提出顯得合乎時宜、順乎民意,其本身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嚴謹的邏輯體系、強烈的現實特質,屬于理論創新的概念范疇。作為分屬于各條戰線、不同部門的“領頭雁”、“火車頭”,一以貫之、長抓不懈地加強黨性修養既是各級領導干部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一黨的本質要求的題中之義,也應成為他們展現人生風采追求生命價值的必要選擇。“三觀”思想內涵豐富、視角新穎,是對黨員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內容的深化認識和經典詮釋,構成了其黨性修養課題目標的核心部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夯實“三觀”基礎,是實現錘煉黨性修養大文章的內在要求和建構途徑。
思想是行動的向導,正如閃電總是走在雷聲的前面。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黨中央立足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任務新挑戰,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馬克思認為:“先進的理論一經人民群眾掌握就會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貫穿于夯實“三觀”基礎、錘煉黨性修養的全過程,是黨員領導干部治國理政的明智抉擇。首先,領導干部要做科學發展觀的自覺學習者。科學發展觀作為黨和國家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已被寫入黨章,成為我們的行動指南。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仔細揣摩,切實把它作為本部門單位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領導干部要做科學發展觀的堅定執行者。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領導干部要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從宏觀上管理,于總體上把握,讓這一真理散發出璀璨的光芒;領導干部要做科學發展觀的堅強維護者。在充分理解科學發展觀是立黨之本、為政之基、和諧之源的前提下,努力培養領導科學發展和解決實際矛盾兩種能力,擔負起捍衛思想基礎神圣不可動搖的歷史重任。夯實“三觀”基礎,錘煉黨性修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環節,反過來,科學發展觀又為前者發揮保駕護航的功能。
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
事業是安身之本、立命所依。領導干部要做到個人理想和社會責任的統一。愛默生說:“責任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價值,在所有價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領導者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襟懷,把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作為人生首要宿求,把個人理想建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做到個人小事業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完美結合;領導干部要爭取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統一。要在干事創業、追求卓越跨越的同時,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要像張思德、牛玉儒,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以陳良宇、杜世成為戒,淪落為人民罪人;領導干部要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坐著車子轉,隔著窗戶看,是花架子,表面工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領導者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做一個知行統一、學以致用的人。
領導干部要堅持正確的工作觀。
首先,領導干部要有和諧意識。和而不同是與下屬打成一片的法寶真諦。要做到真誠相待、坦誠相商、精誠團結、熱誠合作。維護黨的權威、樹立良好的形象,便會擁有戰斗力;倡導同心同德、心心相印的風范,便收獲了凝聚力;發揚同舟共濟、步調一致的風格,便獲得了創造力。有了和諧意識,就會孕育大局觀念。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人心齊,泰山移。團結一致,自強不息,工作就會充滿蓬勃生機。其次,領導干部要有距離意識。與壞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與好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領導者要學鄭培民,與勾心斗角、驕奢淫逸遠距離;要如丁曉兵,和專業技能、工作崗位近距離;要像任長霞,跟浩然正氣、清正廉潔零距離。領導干部要在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中起模范表率作用。第三,領導干部要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要更新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后勁。探索拓寬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善于把基層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為法律。
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首先,領導干部要有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觀。人民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和目的,是歷史的創造者。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它要求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民”字做文章,應該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得民心者得天下。治國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民為本。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政績要用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作為重要參照標準。
其次,領導干部應該具備協調發展觀。事實證明,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唯GDP崇拜”的政績評價體系是不科學的。我們反對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愚蠢作法,提倡打基礎和利長遠的協調發展,崇尚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協調發展,倡導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謀求惠及當代和澤被后世的協調發展。華西村為我們樹立了一塊實現協調發展的樣板。
第三,領導干部要有科學用人觀。通曉“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敢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氛圍,力求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要全面貫徹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看干部,把那些作風過硬、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干部選拔進各級領導班子,形成人才輩出、百舸爭流的盛世局面。
夯實“三觀”基礎,錘煉黨性修養,是黨的建設的一個根本問題,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永恒課題。黨將迎來第88個生日,祖國母親將迎來六十華誕。努力解讀“三觀”思想內涵,推進領導干部黨性修養路徑探究,是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一份提前的節日獻禮。
錘煉黨性黨風范文二
近日,我院開展了“加強黨性修養,錘煉思想作風”教育整頓活動,認真學習后,結合自身的切身實際,本著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將個人總結如下:
一、加強黨性修養提高黨員自身建設。《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劉少奇同志于1939年在延安馬列學院對投奔延安的有志青年所作的演講,距今已有將近70年的時間。70年后的今天,在重新研讀這本書時,依然能夠感受其鮮活的生命力,發人深省、催人奮進。特別是書中所提出共產黨員修養的標準(要做馬克思和列寧的好學生,要在群眾的革命實踐中提高修養,要把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相統一),在改革開放大浪潮和經濟結構深刻調整背景下,重新溫習更顯其警醒作用。當前,全黨正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每位共產黨員都應用“五種標準”衡量自己,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做“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黨員干部。全面加強黨員隊伍自身建設,一是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有本領恐慌的警醒,始終保持學而不厭、學而不止的學習熱情。
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勤于學習和善于學習的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全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努力成為黨員學習的精心組織者、積極推動者、自覺實踐者;二是充分發揮縣、鄉培訓主陣地作用,突出辦學特色,辦好各類主體班次,強化黨性修養和綜合能力教育,把加強黨員黨性修養落實到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之中;三是緊密聯系實際,健全學習機制,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聘請專家學者為黨員干部作形勢政策報告和舉辦假日講座等形式,加強黨性修養,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黨員干部頭腦和提高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增強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二、加強黨性修養促進黨員作風轉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主題是從黨的高度,教育共產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行動,并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共產黨員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加強黨性修養,要重視小節,留意小處,以嚴格的黨性要求自己,以肩負的重任鞭策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牢記“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古訓,才能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昂揚銳氣。在事業上,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掛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人民群眾辦好事、實事。在當前嚴峻經濟形勢面前,能否經受住考驗,開動腦筋,迎難而上,變挑戰為機遇,闖出一片新天地,這是對黨員黨性強弱的最實際的檢驗。黨性強的黨員干部,必定會有緊迫感,肩負起為官一任、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責任,絕不做碌碌無為的“庸官”、毫無建樹的“太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