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精選素材五例
移風易俗,成語,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出處:《荀子·樂論》:“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現代的社會是文明社會,我們應該摒棄那些不好的風俗習慣。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同學!
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1】
全市廣大干部群眾:
勤儉自強,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的逐漸富裕,婚事喜事隆重盛辦、喪事大操大辦的不良風氣日漸盛行,導致廣大干部群眾不堪經濟重負,不堪時間耗費和環境壓力,有損中華傳統美德,影響社會文明進程。為貫徹落實黨的x大“倡導文明”及河池市委“引領社會新風”的目標,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建立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破舊立新,移風易俗,我們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移風易俗,倡導婚事新辦。提倡婚事新辦,以參加集體婚禮、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夫妻共植紀念樹等方式,舉辦一個節儉適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紀念意義的婚禮。杜絕講奢華、互攀比、愛招搖的婚事,自覺抵制婚車成串影響交通、鞭炮齊鳴污染環境、濫發請柬增加負擔、大辦宴席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力求婚禮儀式簡樸、氛圍溫馨!
二、自覺移風易俗,倡導喜事小辦。提倡生育、升學、入伍、生日、喬遷等喜事小辦,在親朋好友間通過一束鮮花、一條短信、一杯清茶、一句問候等文明方式,表達賀意,增進感情。杜絕濫發請柬、大擺筵席、鋪張浪費辦喜事,自覺抵制他有我有互攀比、奢華闊氣顯排場的不良習氣。
三、自覺移風易俗,倡導喪事簡辦。提倡喪事簡辦,弘揚勤儉節約、厚養薄葬,采取“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祭奠逝者。杜絕在街道、廣場、居民小區和庭院等公共場所搭建靈棚、吹奏鼓樂、高音播放哀樂。自覺抵制在社區內、道路兩旁撒紙錢、焚燒紙扎冥幣、搞封建迷信、大肆燃放煙花爆竹等不良行為,倡導形成不擺宴席、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
風俗之變,關系盛衰。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企盼和責無旁貸的義務。各位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做社會新風的引領者;廣大青年朋友要身體力行,做社會新風的倡導者;農村群眾要自我約束,做社會新風的營建者。讓我們一起行動,共建新風習習、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
河池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
20x年1月11日
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2】
全縣各族干部群眾:
每逢清明時節,緬懷英烈、悼念先人、寄托哀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縣文明委向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發出倡議:轉變傳統的祭掃方式,以種樹獻花、抒寫感言、網絡寄語、慰問幫扶、踏青參觀等健康、文明、安全、低碳的形式祭奠先輩,將清明節過成一個“傳承文化、傳書大愛、傳遞思念、傳載親情、傳頌功績、傳習文明、傳播公益”的傳統節日。
一、倡導文明祭祀。清明祭掃,重在內容,體現文明。我們提倡各族干部群眾要積極采取文明祭祀方式,傳承傳統節日中滲透的禮儀文化精髓,以種樹獻花換燒紙冥幣,以寄語感言換悲傷哀思,以鞠躬默哀換鞭炮哀樂,以慰問幫扶換大操大辦,以現代文明的方式表達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寄托對已故親人的哀思,讓清明成為文化傳承與發揚的節日。
二、倡導安全環保。要自覺做到祭祀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不隨意燒紙錢、撒冥幣;不在山頭、林地、墓地燒紙焚香;不在十字路口、道路兩側、景觀及樓道等處焚燒冥紙。提倡家庭追思會重溫家風家規,珍惜幸福生活。在感言寄語、踏青參觀的同時,體會感恩思源、傳承家庭責任、體現低碳環保。
三、倡導節儉祭祀。倡導尊老敬老,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要在老人在世時多盡孝、多盡責,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要在老人逝去時,喪事從簡,不大操大辦,不互相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讓生者欣慰,讓逝者無憾。
四、廣大黨員、干部、共青團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帶頭人,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家人朋友文明祭祀。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用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美德、愛護家園環境、樹立文明新風,為創建自治區文明縣加油鼓勁,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旅游休閑之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3】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鎮開展“愛護環境,美化家園”為主題的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以來,鎮村環境衛生面貌持續改善,群眾衛生意識明顯提升,創造干凈、整潔、舒適、優美的鎮域環境,既是全鎮人民的強烈愿望,更是全面推進我鎮城鄉一體化中心鎮建設的現實要求。為此,我們向全鎮人民倡議:
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請您自覺打掃門前屋后衛生,確保門前屋后干凈整潔,無裸露白色垃圾,無污水;公路兩旁不堆放放柴草物料,做到不亂倒垃圾,不要將垃圾倒入河道、溝渠、水塘;請不要將禽畜糞便直接排入水域,人人自覺養成講衛生、愛整潔的習慣。
二、落實垃圾分類減量“五字方針”。賣—賣掉廢紙、塑料、玻璃瓶和金屬等可回收的廢品。埋—建筑垃圾、衛生間廢紙、紙巾、碎玻璃片、煤灰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進行填埋處理。燒—燒掉廢棄衣服、書包、枯枝敗葉等可燃廢物。漚—將剩菜剩飯、骨頭、動物內臟、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收—廢電池、廢水銀溫度計、農藥瓶(袋)等有毒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廢品由廢品回收站統一回收。
三、開展衛生評比活動。請您積極參加環境衛生互相評比活動,自覺擔當宣傳員和監督員。各小組分別評出最清潔、清潔和整改戶,對“最清潔”戶通報表揚,典型宣傳;對“臟亂差”戶勸導批評,幫助整改,拒不整改的將在鎮村環境衛生公示欄內曝光。
四、環衛保潔實行有償服務。根據垃圾處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請您按照各村(社區)自治公約的要求,自覺繳納環境衛生費,并配合保潔員搞好環衛工作。
五、積極參加大掃除活動。每月25日為我鎮環境衛生大掃除日,請您積極參與全鎮大掃除活動,各部門單位、學校、企業等要積極組織衛生清掃,黨員、組長要帶頭示范,形成人人參與,個個出力的良好氛圍。
全體流沙河鎮的人民群眾要迅速行動起來,為營造干凈、整潔、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更為了子孫后代的健康生活、永續發展,用我們的辛勤汗水,共同改善鎮村環境衛生面貌,營造水更清、地更潔、村更美的人居環境。
流沙河鎮人民政府
20x年7月1日
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4】
全縣廣大女干部、女黨員:
為進一步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凈化社會風氣,引導廣大女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破舊立新,在國慶佳節來臨之際,婦聯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要破舊立新,提倡婚事新辦。金秋十月,正是結婚良辰,婦聯提倡婚事新辦,以參加集體婚禮、社會公益活動等方式,舉辦一個節儉適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紀念意義的婚禮。自覺抵制婚車成串影響交通、鞭炮濫放污染環境、大辦宴席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力求婚禮儀式簡樸、氛圍溫馨。既體現禮儀之風、人文之風,又彰顯文明之風、節儉之風,形成社會主義新風尚。
二要崇尚節儉,提倡喜事廉辦。提倡在生育、生日、喬遷等喜慶事宜時,自覺抵制盲從攀比、跟風宴席,做到不請客、不送禮、不收禮,不講排場,不比闊氣,在親朋好友間通過一束鮮花、一條短信、一杯清茶、一句問候等文明方式,表達賀意,增進感情。
三要摒棄陋習,提倡喪事簡辦。各位女干部、女黨員要積極響應9月29日晉中市殯葬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帶頭推進殯葬改革實施方案的落實,帶頭實行火葬,帶頭實行生態安葬,倡導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提倡喪事簡辦,弘揚勤儉節約、厚養薄葬,自覺抵制在社區內、道路兩旁撒紙錢、焚燒紙扎冥幣、搞封建迷信、大肆燃放煙花爆竹等不良行為。
風俗之變,關系盛衰。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縣廣大婦女黨員干部的企盼和責無旁貸的義務。大家要率先垂范,做社會新風的引領者;要身體力行,做社會新風的倡導者;要自我約束,做社會新風的營建者。讓我們一起行動,為營造清純簡樸的社會風氣,促進靈石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5】
全鎮各位村(居)民、各企事業單位的同志們:
撈刀河鎮是我們共同擁有和賴以生存發展的家園,環境衛生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創造清新、整潔、優美的鎮域環境,既是全鎮人民的強烈愿望,更是全面推進我鎮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現實要求。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區兩級政府關于實施鄉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的精神,我鎮決定在全鎮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行動,為此,我們倡議:
一、人人行動起來,爭做衛生整治行動的宣傳者。
全鎮人民群眾要積極宣傳文明衛生的行為規范,讓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家喻戶曉,老少皆知。要自覺摒棄不文明行為,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從我做起,以自身的文明衛生行為引領身邊人,形成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的濃厚氛圍。
二、人人行動起來,爭做衛生整治行動的參與者。
全鎮人民群眾要踴躍參加集中整治行動,自覺增強衛生意識,通過開展“四邊三大”活動(對農村屋邊、路邊、水邊、田邊裸露的垃圾進行大清掃、大清理、大清運),有效遏制農村庭院、村莊、集鎮、公路沿線和旅游景區的“臟、亂、差”現象,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宜居環境。從現在做起,各負其責,形成人人參與整治,個個為整治出力的良好格局。
三、人人行動起來,爭做衛生整治行動的監督者。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參與和監督。每一個撈刀河鎮人民群眾要積極維護整潔優美的環境,發揚主人翁精神,認真履行環境衛生監督義務,對破壞環境衛生、損壞公用設施的現象和行為進行勸阻、舉報和制止,各村(居)將每季度對每戶的衛生情況進行評定,評選“最清潔家庭”、“清潔家庭”和“衛生最差家庭”,讓此次衛生整潔行動深入人心,收到實效。
在此,我們鄭重呼吁:全體撈刀河鎮的人民群眾迅速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用我們的辛勤汗水,共同改善撈刀河鎮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營造天更藍、水更清、地更潔、村更美的人居環境,為建設生態優美、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的新撈刀河鎮做出新的貢獻。
有關村居移風易俗倡議書精選素材五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