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哈爾濱的導游詞大全合集
哈爾濱是中國黑龍江省省會,是中國東北地區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北區域副中心,也是中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下面是求學網帶來的哈爾濱的導游詞,歡迎欣賞閱讀。
介紹哈爾濱的導游詞1
哈爾濱市建筑藝術館著重于展示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建筑文化,主要是由兩個部分主體建筑組成的,他們分別是索菲亞教堂和猶太新會堂。
索菲亞教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處松花江的南岸,是一座具有典型歐域風情的建筑,整個建筑占地面積是5萬平方米,與美麗的松花江相得益彰。索菲亞教堂已經有著將近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大地上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這座美麗的建筑洋溢著濃濃的藝術氣息,教堂內每一處的設計都是獨具匠心的,壁畫、吊燈、鐘樓、唱詩臺等每一處仿佛都可以聽到藝術的頌歌。教堂的規模也非常的宏大,規模絲毫不亞于莫斯科瓦西里教堂,若是說起造型的精美,索菲亞教堂可與巴黎圣母院并列。
夏日到哈爾濱市建筑藝術館游玩,綠草如茵,音樂噴泉叮叮咚咚,迎面有微風,天空中成群的白鴿飛舞,這樣的氣氛下,讓你完全感受不到夏日的煩躁,感受到的是安靜與美麗。冬天的哈爾濱建筑藝術館更是美麗,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白雪皚皚,索菲亞教堂也穿上了新衣,把教堂襯托的更加空靈。
哈爾濱市建筑館的景區內還有現代化的專業展館,有著將近千幅展示哈爾濱歷史文化的圖片,以現代化的手段展示了這個城市的美麗與文化。景區內還有很多的娛樂場所,每年都會有上百萬的游客在這里流連忘返。
介紹哈爾濱的導游詞2
早晨,我剛剛醒來,就聽見媽媽說要帶我和秋月小妹妹去極地館。我高興地蹦了起來,心想,小時候我去過極地館一次,但現在什么也記不起來了,這次一定要寫一篇日記,留住今天。吃完早飯后,我、媽媽和小妹妹來到極地館,下面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當時我還真的是不知道。
我們走進極地館里,媽媽拉著我的手跑到一個屋子里,這個屋子里的大屏幕顯示著各種魚,我還以為要看電影呢。過了一會兒,出來一只海獅,我看了后才恍然大悟。別看我看了那么長時間,其實我認為最有意思的是:海獅親吻、跑步、套圈和學鯊魚游泳。在馴養師喂海獅一條大魚時,它打了個很響亮的嗝,逗得觀眾哄堂大笑,它還用雙手捂住臉表示害羞呢!
看完這個表演以后又怎么樣了呢?你一定還想看看吧?就請跟我繼續往下走吧!我們還看了北極熊游泳。別看北極熊長的又笨又重,但它要是游起泳來,還真是挺靈巧的。在岸上還有一只北極熊不停來回走動,心里一定在想:“唉!我怎么就不敢下水呢?”
我還看見北極里除了北極熊以外的兩種動物,這兩種動物是北極狼和北極狐。北極狼渾身都是白色的,在北極里一定是個“白衣殺手”。北極有雞嗎?如果北極沒有北極雞的話,那么北極狐吃什么呢?噢!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剛看過的熊和狐貍的故事:很久以前,北極熊是有尾巴的。有一天,北極熊來到一片湖邊,碰到了北極狐正好坐在已經結冰的湖面上,四周被魚兒包圍著。北極狐知道北極熊很餓,于是決定對熊開個玩笑,就說尾巴能抓到魚。北極熊信以為真,就把自己的尾巴放進冰窟窿里,結果尾巴被凍掉了一大截。北極熊特別生氣,要吃掉北極狐。北極狐從此以后,再也不敢見北極熊了,怕被它吃掉。沒想到他們哥倆在極地館又見面了,還作了鄰居。難道是他們和好了嗎?
隨后,我們又走進了企鵝的家。我騎在企鵝的身上照了一張相,不過那是一支假企鵝,哈哈……我看著一只只可愛的真企鵝,真希望它們能出來跟我們玩啊!
白鯨表演的時間到了,我們聽白鯨唱歌,看白鯨把馴養師頂了起來。最有意思的是白鯨和馴養師一起在水下吹泡泡為我們祈福,我還需了一個愿呢,不過不能告訴你。
走出極地館,我決定把這篇日記寫到我的博客上,讓全國的小朋友看看哈爾濱極地館是什么樣子的。
介紹哈爾濱的導游詞3
雪鄉其實不是一個正式的稱呼,它的學名叫雙峰林場。位于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是海林林業局下屬的一個林場,從長汀往南走還有100多公里,藏在張廣才嶺深處。我們在地圖上可以找到海林,找到長汀,但找不到雙峰林場。它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8。02’---129。01’,北緯44。03’---44。41’,這里山清水秀,景色神奇。生態旅游中的冰雪、森林、水域漂流三大熱點、旅游精粹全部囊括其中,張廣才嶺主脈從西南入境,其境內主峰老禿頂子雄踞群峰之冠,海拔1689.6米,為東北第二高峰,與雄偉壯麗、海拔1672米的平頂山并稱二奇。兩山山頂均終年積雪不化。夏無三日情,冬雪漫林間,年積雪期7個月,積雪最厚處近兩米,雪量堪稱中國之最,并且雪質好、粘度高,皚皚白雪在風力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吸引了無數游人、也吸引許多國內外攝影記者和電視劇組來此創作。解放軍"八?一"滑雪場就建在這里。這里也是“紅白松的故鄉,原始紅松母樹林面積297公頃,平均有四百年的樹齡,樹高平均三十米以上,松濤轟鳴,雄渾蒼郁。牡丹江最大的支流— 海波河發源于此,奔流不息。夏季進行漂流、露營、原始森林探險、山產品采集,冬季進行滑雪、賞雪、戲雪,觀看專業滑雪隊表演等活動,360宿木屋,品嘗野味,在此亦是一絕。是一處四季皆宜的旅游勝地。
在黃河以北,能看見雪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但能讓雪與人極為親近,并且悅人以萬千之美的地方,還并不多見。在“中國第一雪鄉”雙峰林場,就讓我不僅親身領略了雪的妙趣,而且深切感受到了與雪為伴、以雪為生的林場人和皚皚白雪之間,那種純粹而真摯的感情。這里每年十月初便開始下雪,積雪隨物具形,千姿百態,形成了一座天然的雪雕城。這里的雪雪質細膩,晶瑩剔透,積雪期長達七個月,雪原最深可達兩米。中國第一雪鄉也因此而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滑雪隊把雙峰作為冬訓基地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了,世界冠軍于淑梅、王錦芬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領獎臺的。 車駛進林場,最先看到的就是家家戶戶房頂上突出來的雪檐,像圣誕節時迪斯尼的店鋪,仿佛走進檐下就可以買到彩球、魔力棒等各式各樣圣誕樹的裝飾。雪檐大都一兩米寬,半尺來厚,伸出房檐三四尺還低懸不落,叫人很容易聯想到生日宴會上巨大的奶油蛋糕,讓人饞涎欲滴。最有趣的是,有的雪檐竟在空中拐了個彎,一直伸到地上,和雪地長在了一起,于是就把房子嚴嚴實實地包起來,成了一個完整的雪屋。
雪鄉的房子多是木格棱式的老房子,一場大雪過后,它們就像是從雪地里剛長出來的一株株矮矮胖胖的“雪蘑菇”,慵懶而立。老房子外面的小院兒,都是用木柵欄圍起來的,線條簡潔卻不規則,如同炭筆畫漫不經心的勾勒。當柵欄的木枝披上了銀色外衣之后,則酷似一根根即將融化的奶油冰棍,和中間的“蛋糕”相映成趣。 漫步雪鄉,看著那些“雪蘑菇”、“雪蛋糕”和“奶油冰棍”,仿佛置身于《綠野仙蹤》里北風女神的宮殿,一切的一切,都被雪公主的巧手做成了冰清玉潔的雕塑。稱這里是一座天然的“雪雕城”,真是一點也不過分。在冰天雪地中思緒飄飛,無疑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這個美麗的冰雪世界,是怎樣造就的呢?林場的老場長為我們解開了疑團。由于雙峰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它同時受到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雙重影響,加上這里海拔高、坡度大,山區小氣候對它也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雙峰林場夏季降雨充沛,冬季則降雪早、雪期長,是我國降雪最大的地區。每年10月初,外面還是仲秋時節,雙峰已經開始下雪,雪下到最大時,地上的積雪可達到2米深,積雪期長達6個月。雙峰的雪,雪質細膩,晶瑩剔透,而且隨物現形,于是才有了我們眼前這些千姿百態的天然雕塑。
我們進山的這條公路,到雙峰林場就是盡頭,本地人在這里謀生顯然有些艱難。雖然獐子、狍子滿山跑,獵戶們也無法忍受這里長久的寂寞。只有那些闖關東的人們,被大興安嶺無盡的寶藏吸引著,扛著油鋸義無反顧地走進這冰天雪地的老林子。所以,現在雙峰林場的職工,大都是外鄉人。每個職工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到冬天,每個小院兒里都堆著一座小雪山,那是鏟雪開道時堆下來的。老職工說,現在這樣的雪不算大了,早年間,經常是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早上家家大門就被封住了,要費好大的勁兒才能推開。林場人家沒有什么家用電器,大雪堆就是天然的“冰箱”,有什么食物需要儲藏,往雪堆里一扔就行了。
從前,雙峰林場的居民收入主要靠木材,如今樹砍光了,經濟來源也隨著減少,出門打工吧,舍不得雪鄉。留下來的職工說,在大山里工人不比農民,還有土地可以種,森林資源一貧乏,整個林業系統都艱難起來。在上世紀80年代那幾個闖進雪鄉的攝影師,成了使雙峰振興的功臣。當時他們拍掉了身上所有的膠卷,意猶未盡地離開這里。次年,他們再進雙峰,身后大批的攝影發燒友一擁而至。隨著一幅幅讓人癡迷的雪鄉圖景在媒體上發表,雙峰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來這里旅游的人數開始成倍增長。每年冬季,有近萬人來到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雙峰人熱情好客。遇到外地人到此觀光,當地的老百姓會熱情的把客人帶到自己的家中,吃純天然綠色食品、住東北小火炕,乘狗拉爬犁。聞著雪后的山野氣息,那淳樸濃厚的鄉土人情濃得讓你化也化不開。 而近期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海林林業局已宣布雙峰林場正式停止采伐,這對雪鄉森林生態的保護無疑是一個福音。這個季節,中國東北方向是刺骨的天寒地凍。那種冷比北方的冷“結實”,因為常凍到耳朵和手指尖,那種冷又比北方的冷真實,因為帶著只有那片土地才能醞釀出的醇厚鄉情。
介紹哈爾濱的導游詞4
哈爾濱防洪紀念塔 位于哈爾濱市道里江岸中央大街終點廣場,是為紀念戰勝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1957年洪水威脅哈爾濱市,水位超過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戰勝洪水襲擊,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紀念。 塔由圓柱體的塔身和附屬的半圓形回廊組成。塔高22.5米,塔基用塊石砌成,意味著堤防牢固、堅不可摧,塔基前的噴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爾濱市人民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興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
塔座下部的兩級水池,下階表示海拔標高119.72米,標志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上階表示海拔標高120.30米,標志1957年全市人民戰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古羅馬式回廊高7米,諧調壯觀,環立著20根圓柱,上端有環帶連接,組成了長達35米的半圓回廊,象征著20世紀的哈爾濱人民力量堅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堅如磐石。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繪了當年戰勝洪水的生動情節。塔頂為由工農兵和知識分子形象組成的圓雕,表現了戰勝洪水的英雄形象。
1998年夏,哈爾濱發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達120.89米,哈爾濱軍民團結奮戰,又一次戰勝了特大洪水,保衛了家園。現在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圓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標志。 為了進一步增強防洪紀念塔廣場的文化氛圍,1990年,在塔前的水池里安裝了一組大型音樂聲控彩色噴泉,給哈爾濱市增添了一大景觀。
介紹哈爾濱的導游詞5
雪堡位于牡丹江市江濱公園江心島上,占地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其中主城堡970平方米,服務區冰雪建筑面積480平方米,總用雪量約30000立方米,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雪堡。
牡丹江還繼續在市區江濱公園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雪城堡,并賦予其更濃厚的文化內涵。雪堡的主題是“文明的對話”。其創意的靈感淵源于四大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積淀,白雪雕筑的天壇、泰姬陵、金字塔、空中花園是其中的代表性建筑,一條象征著母親河的環路將四大文明首尾聲相連。雪堡通過對空間的動與靜、收與放的協調,建筑物的古樸與精制華美的輝映,旋律的流動與凝固的配合,向觀賞者詮釋著文化的和諧與美好。
雪堡潔白如玉、纖塵不染,每當夜晚來臨,彩燈閃爍,五色繽紛,帶給你來自雪世界的歡愉.交通:市內客運站乘22、23、24、27、28、32路長途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