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范文
通過科技三下鄉活動的開展,可以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提高群眾發家致富的本領,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的開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范文的范文,歡迎閱讀!
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范文篇一
根據新都委宣發[20XX]1號《關于20XX年全區深入開展“三下鄉”工作的通知》精神,區科技局按照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觀總體戰略部署和試驗區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以全面落實“城鄉統籌科技富民推進行動”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為目的,今年,區科技局在科普宣傳月,科技節,世界知識產權宣傳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中,扎實地開展了科技下鄉工作。現將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切實開展好科技下鄉活動,加強對科技下鄉活動的領導,保證活動取得真正實效,科技局高度重視,特成立了科技下鄉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魏建軍擔任,副局長鄧學能擔任副組長,由農社科專人負責具體事務。
二、突出重點,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0XX年,我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為根本出發點,將“送”、“幫”、“扶”結合起來,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科技意識,引導鄉村科技活動廣泛開展。
1、積極參加區上組織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大型集中活動
今年,區科技局積極開展由區委宣傳部牽頭,文化、科技、衛生等部門參與的“三下鄉”大型集中活動7次。對開展“三下鄉”大型集中活動,我局非常重視,確定了一名副局長全程參與。針對每次活動的時間、季節不同,我們都事先做好充分準備,有針對性的準備下鄉資料。在木蘭“二月二”種子交流會“三下鄉”集中活動中,當時正值蔬菜瓜果種植季節,我局不僅帶去大量的科普宣傳資料和種養殖實用技術資料,而且還帶去了正值這個時節種植的最新優質高產蔬菜種子,并且邀請有關專家對種植技術、種子選擇等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和傳授,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4月15日在新民鎮一年一度的“三下鄉”集中活動上,當時正值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來臨及春耕生產期間,我局給農民送去了大量知識產權宣傳及保護方面的小冊子,還特別為農民準備了春季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資料。特別是當前時值水稻栽種的關鍵時期,結合新都區優質稻豐產科技示范工程項目,區科技局專門邀請專家對廣大農民朋友進行了一次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培訓會。專家結合圖片、視頻等和到會的農民朋友進行了生動地交流,受到一致好評。
2、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前后開展科技宣傳活動
結合區“4.23”世界讀書日(首屆購書節)宣傳活動參加人員多、人氣較旺,社會影響面大等契機,區科技局(知識產權局)聯合區宣傳部、版權局組織了城區黃桷樹廣嘲大型廣場知識產權宣傳、咨詢、服務活動”,組織區工商、版權、藥監、質監、公安等知識產權工作成員單位進行知識產權集中宣傳、展示活動,結合各單位工作職能,進行發放資料、現場咨詢、正確“識假辨假”等,先后發放資料5000余份,接受現場群眾咨詢120余人次;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到來,區科技局(區知識產權局)在《新都資訊》制作了知識產權宣傳專版,在《新都電視臺》開展了“知識產權巡禮”等,較好地為全區“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深入開展,豐富了內容、拓展了形式,進一步提升了全區社會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營造了知識產權保護氛圍。并且邀請區工商分局、區新聞出版局、區藥監分局、區質監分局、區公安分局等單位進行“4.26”知識產權專項宣傳和執法行動。對有關部門的商品、書籍、音像制品、藥品等商標、版權、侵權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加大對侵權產品的打擊力度,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提高市民的知識產權意識。
3、深入開展“三進”活動
為了深入開展知識產權進黨校、進社區、進工廠“三進”活動,使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及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區科技局(知識產權局)邀請了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專利代理人、四川省知識專家庫專家吳彥峰為區40家科技型及高新技術企業管理領導及科技人員近50人培訓了《專利申請務實》、《專利綜合法律知識及實際運用》、《企業專利制度的建立和務實》等內容。會上,發放各類知識產權宣傳資料100余份,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4、認真開展科技節宣傳活動
5月15日—21日在全區開展了第三屆“成都科技節”科技宣傳活動。在本次宣傳活動中,先后進行了科技宣傳咨詢、科技培訓、專題講座、科技進社區等活動。宣傳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生活,讓全區群眾切實感受到科技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實惠,發展經濟、致富增收、提高生活質量等諸方面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統計,本次科技活動參與宣傳單位21個,參與宣傳的科技人員53人,舉辦專題講座5次,參加人員1081人,舉辦實用技術培訓13期,培訓2950人,參加各類咨詢6300人次,贈送技術資料52400份。極大提高了全區群眾學習科學技術、應用科學技術、開展科技創新、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性。
今年,在科技下鄉活動中,區科技局給農民、社區居民發放科普宣傳資料9000余份,實用技術資料7500余份,知識產權和專利宣傳資料8000余份,無償發放蔬菜瓜果種子200余袋,舉辦科技講座9期,聽講人數1210余人。
三、20XX年科技下鄉工作打算
1、積極參加區上組織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大型集中活動,多做調研,針對農民朋友的需求來準備下鄉工作,做到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需農民之所需。
2、積極開展“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月”、“知識產權宣傳月”等大型宣傳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培訓活動,做到宣傳形式上有新突破,宣傳力度上有大的加強。
3、加大力度開展科技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特別是各種種養殖技術培訓、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等。
4、印發有針對性的各種技術資料,宣傳手冊等。
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范文篇二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宣傳部的直接領導下,我局在**“三下鄉”活動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將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參加了區里統一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制作**展板6塊,懸掛橫幅15條,印發**致富信息3萬條份,接受**咨詢人數達1500余人次。特別是對東西部山區的鄉鎮,我們利用農村大集時間,集中進行**咨詢,為農民提供各種致富信息。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今年利用**大集舉辦**宣傳活動18場,參加人數達5500人次。舉辦**培訓班13次,培訓農民人數1000余人次,組織下鄉**人員達66人次。
二是組織參加了**區第二屆**活動周,我局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拿出1000元制做新展板3塊,懸掛橫幅2條,通過一周的**宣傳活動,弘揚了科學技術,破除了封建迷信,進行了徹底批判。舉辦了專題**講座,為加快**成果轉化,舉辦了項目推介會,會上邀請專家9明,征集科研成果400項,61家企業,31門、鄉鎮、街道辦參加了洽談,15家企業與專家達成合作意向項目26個,落實11項。在中小學開展校園科普活動,開展了小發明、小制作、小創造活動,征集小論文40余篇。通過校園文化櫥窗、黑板報、**畫廊、科級影片展、科普知識講座等向中小學生宣傳科普知識。
三是發動干部職工(包括下屬單位〕捐贈**書籍,送書下鄉。其中捐贈給張莊鄉中心學校的**書籍達468冊,受到了學校全體師生的歡迎。
四是我們與區委宣傳部、農業局、文化局聯合行文關于“舉辦農業科教電影R22;千片進村R23;活動的意見”,并拿出1500元購買了“科學與技術”影片,在全區二十處鄉鎮的各村進行巡回放影,截止目前共放影1605場次,觀看人數達20萬人次,使廣大農民增強了對科學技術的認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我們拿出1000元購買了26盤**錄像帶,在二十處鄉鎮巡回播放。
六是我們印制了20XX份《**法律法規選編》,下發到各鄉鎮黨政領導和企業負責人手中。
七是聘請山東農業大學教授科研處長董樹亭同志帶領特色農業講師團到東部山區鄉鎮,對其在大棚蔬菜種植中的植株枯死,產量低等問題和食用菌種植中的技術難題,深入實地,查看疫情,向農民說明原因及防治措施辦法,并就我區的特色農業發展作了專題報告。
八是聘請省專利局和市**局領導在區人民會堂舉辦知識產權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政策專題講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九是今年全區參加區級培訓人數達到5000余人,專業技術教育培訓人數達1500人次,對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微機培訓達1200余人。
通過舉辦**“三下鄉”宣傳活動,極大的調動了農民利用**致富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認識,廣大農民一致認為,只有利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才能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使農民快速走上致富的道路。****年十一月四日
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范文篇三
今年以來,我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積極貫徹省、市、縣“三下鄉“活動領導小組的指示精神,精心組織,扎實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使“三下鄉“活動路子越來越廣,規模由小到大,成效越來越明顯,反響越來越好,農民群眾越來越歡迎,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科技和文化水平,解決了部分困難群眾缺醫少藥無錢看病的問題,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我鎮組織送戲下鄉8場,送電影下鄉19場,送科技圖書9萬冊,科技資料2萬份,舉辦科技培訓班19場次,免費為七千余名群眾診治查體,深受農民群眾的歡迎。活動的開展,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提高了群眾發家致富的本領,推動了農村各項事業的開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把“三下鄉“活動落到實處。
搞好“三下鄉“活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行動,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最佳方式,體現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懷。為此我們把“三下鄉“活動作為鎮黨委、鎮政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一是加強領導。我們成立了由鎮文化站、科技辦、司法所、綜治辦、農技站、農機站、畜牧獸醫站、婦聯、團委、計生辦、土地辦等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黨政辦,并由專人負責。二是健全機制。我們黨政辦是“三下鄉“活動的牽頭部門,活動開展情況如何,關鍵在機制運行如何,為此研究制定了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對“三下鄉“活動進行安排部署,有計劃、有特色、有重點的開展活動,把“三下鄉“活動落到實處。同時加強對活動的開展情況的考核,將“三下鄉“活動內容細化、量化、納入部門和單位年度工作計劃,防止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今年以來,我們召開兩次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對活動的開展進行部署,各成員單位也結合各自工作特點制定了計劃,保證了“三下鄉“活動的有效開展。三是加大宣傳。我們每次搞“三下鄉“活動都圍繞農業生產新品種推廣,現代種養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同時利用自制宣傳展板、組裝宣傳車巡回各村進行,使“三下鄉“活動家喻戶曉。
二、統籌兼顧,分步實施,扎實推進“三下鄉“活動。
我們根據縣上的安排,結合我鎮實際,制定了《雍川鎮20XX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責任分工,各成員單位也相應制定了實施方案,將“三下鄉“活動變集中下鄉為常下鄉,根據農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
一在文化下鄉方面,鎮文化站將文化下鄉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多次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三下鄉“工作,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撥出專項經費,確保文化下鄉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春節期間,組織全鎮各村鑼鼓隊、秧歌隊、腰鼓隊等進行鑼鼓大賽、秧歌大賽等。利用鄉村大集,分門別類地將科技、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圖書送到群眾家門口。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文體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和群眾業余生活的健康發展。
二在科技下鄉方面,鎮林業、農機、農技、畜牧獸醫等站辦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動員和組織廣大科技人員到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服務,為農民提供科學技術信息,把科學技術送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利用農閑季節組織農業、林業、畜牧方面的專家到村、到組、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以推廣農村實用技術為主題,印發了技術資料20XX余份,通過科技趕集、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科技培訓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送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下鄉活動,深受農民群眾歡迎。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全鎮舉辦培訓班4次,培訓農民近萬名,送科技資料6000余份。
三在衛生下鄉方面,鎮衛生院發揮自身優勢,組織各科專家,帶著醫療器械、藥品、宣傳展板、疾病防治宣傳冊到鄉村為農民群眾診治,集中開展衛生下鄉四次,診治農民20XX余人次。鎮計生辦把宣傳黨的計劃生育政策、送醫送藥作為“三下鄉“活動的主要任務,充分利用節假日、集日、查訪日,采取組織宣傳車、發放宣傳品、設立咨詢站、組織計生文藝宣傳隊等多種形式,巡回鄉村,宣傳計生政策,并為6000余名育齡婦女進行健康查體和提供咨詢。
一年來,我鎮各單位、各部門積極探索“三下鄉““常下鄉“的新路子,全面開展與重點開展相結合,以分散活動為主,上下聯動,以滿足農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三下鄉“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了人員、時間、項目、投入“四落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使這項工程實現了由部門參與向社會廣泛參與的轉變,由注重數量規模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此項活動深入民心,各站辦所爭相承辦“三下鄉“現場會,“三下鄉“服務隊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動員非成員單位捐款捐物,更加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服務農民,把“三下鄉“活動推向深入。自覺地把“三下鄉“作為黨和政府的民心工程、發展工程、精神文明建設的名牌工程,為推動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看過“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范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