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成 人免费va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网,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亚洲毛片多多影院,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无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

時間: 福萍0 分享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有哪些?講先進典型的事跡、經驗,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講那些脫離群眾、脫離整體觀念的過頭話。否則,就不能起到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一

一個個愛的符號構筑起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個幸福的家庭構筑起和諧美好的社會。有這樣一個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在默默地付出,傳遞著濃濃的愛。

敬業樂奉獻 爭做好標兵

楊梅是這個家里的兒媳、妻子、媽媽,她2007年考入彝良縣公安局,先后在治安大隊、毛坪派出所、新場派出所等地工作。2011年,她被評為“優秀內勤”;2016年,她被評為“公安工作先進個人”。她的丈夫蔣仕禹在2016年、2021年兩次被昭通市委表彰為“優秀禁毒先進個人”,2017年、2020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019年,昭通市脫貧攻堅工作進入了關鍵時期,蔣仕禹被選派到魯甸縣水磨鎮嵩屏村擔任督導員。在駐村工作中,蔣仕禹舍小家顧大家,以村委會為家,走遍了嵩屏村所有村民小組,遍訪了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嵩屏村順利脫貧出列。

婆媳似母女 親情傳佳話

在新場派出所工作期間,楊梅和丈夫長期兩地分居,關鍵時刻,婆婆“主動請纓”,承擔起了照顧孫子的任務。婆婆的辛勞付出,楊梅看在眼里,記在心頭。楊梅和丈夫結婚后就一直和公婆居住在一起,至今已有13年,婆媳之間無話不說、無話不談,與其說是婆媳,更像是母女,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一直被鄰里傳為佳話。2018年,楊梅調入昭通市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年邁的公婆也跟隨兒媳一起搬遷到昭陽區,一邊幫楊梅做家務,一邊照顧兩個孫子。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襲來,大年初二,楊梅接到返回單位參加封閉執勤的通知,同時接到返崗通知的還有駐村扶貧的丈夫,面對兩個年幼的兒子,夫妻倆雖有萬般不舍,但一想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仍然毫不猶豫地收拾起行囊,奔赴各自的崗位上。每次打電話詢問家里的情況,婆婆都說:“孫子都很乖,我們都很好,你們就安安心心工作吧,家里不用你們操心。”其實,楊梅心里明白,帶著兩個孩子,每天料理瑣碎的家務,怎么會不辛苦,更何況婆婆還患有嚴重的風濕關節炎,婆婆這么說,是不想讓她和丈夫擔心。

初心擔使命 小家傳大愛

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楊梅和她的戰友們又一次開始封閉隔離值守,丈夫蔣仕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兩個孩子。孩子們想媽媽了,他就趁著送換洗衣物的時候帶著孩子去探望,特殊時期的“探望”只能隔著厚厚的大鐵門問候幾句,孩子們淚眼汪汪地看著媽媽,依依不舍地揮手道別……

每次孩子們打電話問:“媽媽,你什么時候才能回家呀,我們好想你啊!”“媽媽你早點回來,我們等你回家。”這些話揪著楊梅的心,淚水在眼眶打轉,想著值守結束就可以回家陪伴孩子,她又充滿了信心。

當我們在遠方漂泊時,總會有一個地方永遠等著我們回去;當我們受挫時,總會有一個地方永遠給我們溫暖;當我們在為工作奮斗時,總會有一個地方支持我們前行,這個地方就是家,家里有相親相愛的家人,有世界上最純粹、無私的愛。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二

自從拉響抗疫的警報,在抗疫的戰場中,沒有旁觀者。在護佑生命的旋律中,涌現出了一批批最美的逆行者,呈現了一個個最美的抗疫家庭!這些平凡的家庭中的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有著不平凡的舉動,他們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__是__縣第二人民醫院注射室的護士長。得知定點醫院在募招志愿者,她在第一時間就報名。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2月1日通知太突然,都沒來得及好好準備就匆匆踏上了這沒有硝煙的戰場。在到達抗疫戰場的當天,__火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加入這場戰役,與全國的醫護人員黨員干部一起奮斗,一起成長,深感自豪!”雖然沒有刀光劍影,但是直面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你得慎之又慎!嚴實的防護服和隔離衣,一穿就是六個小時,身上的衣服都濕了。為了不上廁所,她上班前就不喝水,穿上了紙尿褲。護目鏡內的霧氣和水珠,模糊了視線。戴著厚厚的防護口罩,呼吸都很困難,體能也消耗的很快。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要準確地為患者治療,給予他們心靈上的疏導和安慰。她說:“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疫情很快結束,不要再有第二批志愿者!”

__的丈夫__在__鋪一所學校任教,也是防控系統中的一員。從正月初三到現在連續上班30多天了。每天早晨進行簡單的辦公室整理后就開始了忙碌的工作,要對全校進行三類人員的調查登記,對學生的體溫、身體狀況和居家觀察情況摸底,對重點防控人員進行電話問詢,了解他們的身體、心理情況,及時的解決他們居家觀察期間生活上的困難。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將各種信息精準上報。這樣看似簡單的工作,一做就是一上午。通過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他說:老婆在前線沖鋒陷陣,我在后方守家護院。大閨女的學習、生活照顧全歸我啦!你就在抗疫一線安心地工作吧!他總是報喜不報憂。

__的爸爸是個老黨員。聽說寶貝女兒要上抗疫一線非常支持。他說在國家有難的時候,身為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勇往直前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能后退,不要害怕!媽媽也是萬般不舍,眼中飽含淚花,叮囑道:安安心心的去,保護好自己,等你平平安安回來。家里你不要掛念,二毛我們會照顧好的……

這是最普通的千千萬萬抗疫家庭中的一個縮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與擔當!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健康,守護平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歲月靜好!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三

萬莉莉家庭是一個平凡的三口之家。夫妻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勤奮向上;上八年級的兒子陽光自律、好學多藝。一家人用和睦溫馨、相敬相愛譜寫著文明健康、和諧向上的動人樂章。2020年,他們被省婦聯、省文明辦聯合授予“荊楚抗疫最美家庭”稱號,被宜昌市委、市政府授予“宜昌市文明家庭”稱號。

逆行擔當的白衣媽媽

萬莉莉是興山縣人民醫院放射影像科的一名主治醫師。2019年底,臘月三十的晚上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新冠疫情肆虐時,興山縣組建專門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她主動請纓,從2020年的正月初一開始,輾轉到距家20多公里外的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專職負責CT診斷工作,連續54天沒有回過家,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她作為唯一一名能夠出具診斷報告的CT醫師,24小時堅守崗位,24小時隨叫隨到,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疫情不同于其他疾病,早一分鐘確診、早一分鐘對癥治療,也許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于是,她在CT診斷室搭了一個簡易的床鋪,累了就合衣瞇上一小會兒,餓了就啃上幾口快餐面,只為CT診斷能夠爭分奪秒。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她一天做過60多個CT檢查。

日常工作中,她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先后在行業核心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擁有3項醫療裝置國家發明專利,受聘為《實用醫學診療技術影像學》副主編,有兩個醫療項目先后獲“興山縣科技進步獎”的二、三等獎,多次參與和主持市級繼教項目講課,系市放射介入分會第一屆委員,多次被興山縣人民醫院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并通過考評取得了副主任醫師資格。

身兼數職的警察爸爸

萬莉莉的丈夫黃星河在興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由于單位人手緊張,“五加二”“白加黑”是他的工作常態,從2020年1月10日,他一天都沒有休息過,承擔四個卡點執守人員的一日三餐、全隊各類后勤保障,并參與卡點值守任務。妻子堅守在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時,他獨自一人帶著12歲的孩子,每天早出晚歸。每次給幾個卡口送完一頓飯,就要四五十分鐘。為了讓戰友吃上熱飯,他總是將各卡點人員飯菜送到位后,自己才吃。

同時,他還負責疫情防控宣傳,常常凌晨還在趕稿。疫情期間,在中新網、湖北日報、人民法治網等多家媒體發稿十余篇次。黃星河負責的各項工作,在上級業務部門的考核中,年年名列前茅。每年,他撰寫各類材料達數十萬字,在各級媒體發表各類宣傳稿件上百篇,多次受到上級表彰。

獨立懂事的小男子漢

“我想要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將那萬惡的病毒一筆抹去;咱家三口早日團聚,那說明阻擊疫情的戰役已經取得了勝利……”這是萬莉莉和黃星河的兒子黃今哲在新冠疫情期間12歲生日時許下的愿望。爺爺、奶奶早已因病去世,外公、外婆年邁多病,疫情期間,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

雖然宅在家里,年僅12歲的他該干的事兒可一件沒落下。他為自己制作了一張表格,課外閱讀、寒假作業、鍛煉身體等等,一目了然,完成一件就畫上勾,打個卡。疫情期間,他吃得最多的“美味”就是盒飯和泡面。生日雖然缺少媽媽的陪伴,但董事的他卻電話告訴媽媽:“媽媽,我很好,你不用擔心我,你要照顧好自己,特別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他和爸爸兩個人用西瓜子在桌上拼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八個大字!

隨時加班、出警、出診,這是父母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黃今哲也在這看似無序的家境中理出了頭緒,從小便養成了自律的習慣,跆拳道、書法、吉他、鋼琴……他愛好廣泛、成績優異、陽光活潑,先后被授予“興山縣新時代好少年”“興山縣抗疫好少年”稱號,多次被學校評為“善雅明星”“優秀學生干部”“學習標兵”。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四

她叫鄧雅露,是長春市朝陽區直機關工委的一名黨員干部;他叫韋曉宇,是遼源市東遼縣金州鄉雙福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這對夫妻始終奮戰在不同崗位,不懼風險,同心作戰,用愛與堅守傳承著責任與擔當的最美家風。

按照統一安排,鄧雅露第一時間下沉到朝陽區清和街道西朝陽社區,在小區出入口值勤、掃碼測溫、查驗核酸證明,并主動參與防控宣傳、秩序引導、核酸采樣數據錄入、試劑管貼碼等工作。每當有困難群眾需要幫助時,她總會及時出現,為他們代購代送糧油、蔬菜、日用品、藥品等,用真情感染著社區每家每戶。

由于居住小區封控管理,她又向所屬社區報到,加入了小區的心連心先鋒隊,申領了卡點值守任務,參加小區的防疫志愿服務。每天清晨6點,她會準時來到卡點交接班,在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務后,主動幫忙搬運生活物資、清理辦公區生活垃圾,不怕臟和累,受到了臨時黨支部和小區居民們的一致好評。每天忙完志愿服務工作后,她還要做好區直機關各部門的干部下沉情況統計、通知等工作,連續一個多月,經常工作到深夜。

疫情發生后,韋曉宇積極響應市委號召,連續一個多月駐村,和村班子一同細化防控工作方案,劃分網格責任區域,明確防控工作流程,帶頭落實值班值守,連續多日走村入戶做防控宣傳、排查登記、卡口管控………盡管嗓子啞到說話都很吃力,但隨著各項防疫工作落實到位,他的心里感到特別踏實。

最美的愛,莫過于擁有同樣的信念。不同的陣地,同樣的`堅守。盡管身處不同戰場,守護的卻是同一片萬家燈火。為了更多家庭早日迎來美好的生活,他們將繼續帶著溫暖和勇毅前行,用源源不斷的“家力量”奏響“大家”安康和美的樂章!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五

她,林萬清是一名個體工商戶,是一位母親。

她,何曉琳是一名人民教師,是一位女兒。

他,何文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是一位兒子。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疫情防控志愿者。

2022年的1月,在永一村健身驛站的核酸檢測現場,林萬清一家三口正用行動書寫著關于她們的抗疫故事。

“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的距離……”,何文進不斷的提醒著正在排隊的群眾,雖然聲音已經有點沙啞,但是他依舊用行動詮釋著當代大學生的擔當。他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就應該義不容辭的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積極貢獻出大學生的力量,扛起如山的責任。

“爺爺,您的身份證遞給我一下,我給您生成核酸碼。”何曉琳已經不記得每天要重復說幾遍,可每一次她依舊認真的完成。“各位爺爺奶奶來,我們拿上核酸碼,采核酸去。”她不停的重復著,她總是微笑的說:“只要爺爺奶奶們滿意,再苦再累也值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黨員發展對象,在這場與新冠疫情的戰爭中,我必須參與其中,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發揚共產黨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與基層防疫工作人員共進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屬于自己的抗疫故事,讓自己的青春不后悔。

“請打開粵康碼,核酸碼,行程卡。”林萬清一邊喊著,一邊檢查著村民群眾的手機。“我在前面檢查得仔細點,后面采樣就會順暢很多。”連日來的工作,她顯得有點疲憊,但是她總是笑著說:“沒事,你們比我更加辛苦。我能做的很少,只希望能幫助你們,讓你們有更多的時間輪休”。作為母親,她總是以身作則,帶領著兩個孩子投身于核酸檢測的志愿服務中;她總是言傳身教,帶領兩個孩子用感恩的心回饋社會。

在抗疫一線,林萬清一家三口齊上陣,并肩作戰,同心戰疫,用實際行動傳承著這個家庭的良好家風,弘揚著質樸、善良、堅韌、擔當的`精神,用堅守和付出守護著永一村村民的安全和健康。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六

妻子王劍,普蘭店區鐵西街道衛生院護士;丈夫劉航成,普蘭店區信用中心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后,劉航成第一時間來到紅十字會擔任志愿者,協助進行賑濟救援工作,他創作并演唱的抗疫歌曲《為愛在一起》引起廣泛社會反響。王劍積極加入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履行著一名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他們捐款20000元,還有價值近萬元的電暖器、手套、食品等防控物資……,全民戰疫,他們也是戰士。

“我自愿報名申請加入聯防聯控活動,不計報酬,無怨無悔,無論生死”,劉航成第一個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在紅十字會“聯防聯控”志愿者申請書上按上手印。自1月28日起,他每天到紅十字會參加志愿服務,截止到4月12日一天都沒有休息!協助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及賑濟救援隊工作,認領、搬運、登記捐贈物資,幫助發放、轉運定向捐贈防護用品,到高速口參與測溫,積極參與走訪慰問普蘭店中心醫院赴武漢醫護人員家屬和社區檢測人員,每周至少兩次到火車站、汽車站、公交公司、行政大廳、人社局、社區、企業、學校為復工復學消毒……每項工作都積極認真,每項工作都走在前面。

1月29日上午,劉航成第一時間來到普蘭店區紅十字會,現場捐贈個人善款20000元,成為在普蘭店區紅十字會開設募捐專戶捐款的第一人!作為政協之友,他向區政協捐贈醫用手套3680只,價值5000元,看到社區物資緊缺,天氣寒冷又向和平社區捐贈10臺電暖器,240只醫用手套、4箱大碗面、4箱礦泉水、雨傘、紙抽等物品用于疫情防控,價值4000元。劉航成還發揮自身特長作詞作曲并親自演唱創作了抗疫原創歌曲《為愛在一起》,被推選在學習強國發布。

疫情發生后,王劍迅速返回工作崗位,參加衛生院組織開展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她挨家挨戶篩查,對從湖北武漢返鄉人員進行登記、測溫、宣傳,為疑似人員做心理輔導,發放防護用品;在高速口連續多日,為過往車輛人員檢測體溫,發放宣傳單,在社區卡點,頂著風雪,冒著嚴寒,耐心的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勸返出行人員,向居民宣傳黨和政府抗擊疫情方針政策。她用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名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他們的女兒才剛剛5周歲,這一個多月來,全由老人照顧,夫妻倆一次也沒回家看過、抱過,只能用手機視頻互相聊聊。2月28日晚8點,孩子用手機給他倆留言,“爸爸,我想你了”,“媽媽我想你了”,“爸爸、媽媽都一個多月沒回家”,“什么時候接我回家呀?”每次聽到女兒隔著屏幕喊著要爸爸媽媽抱抱時,王劍夫妻倆都禁不住流下不舍的淚水。孩子童稚的聲音,從一方面也體現了這個家庭的愛國情懷和志愿者社會責任感。

新冠疫情防控最美家庭事跡篇七

有一種浪漫,是抗疫路上相互陪伴;有一種深情,是攜手并肩逆風而行;有一種牽掛,是工作之余互道平安。疫情面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義無反顧“逆行”“堅守”,他們是夫妻,亦是并肩抗疫的戰友,用實際行動肩負起責任和擔當,用“大愛”為群眾筑牢“安全防護墻”。他們就是90后黨員抗疫“夫妻兵”,市級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張健、于婧家庭。

衣不卸甲枕戈待旦

“你在抗疫前方堅守崗位,我也在防控中風雨同當”。身處兩個崗位,卻承載同一個使命,這是張健、于婧夫妻倆在抗疫一線的真實寫照。

丈夫張健是梨樹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一名輔警,馳援長春戰疫號角吹響之際,他本著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率先垂范,沖鋒在前,用勇毅和堅守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4月3日,到達長春市寬城區后,他便變成了永不停歇的馬達,不分晝夜奮戰在一線,把疫情擋在身前,把安全留在身后,用忠誠書寫擔當,以黨旗引領警旗。聽到來自市民的每一句“謝謝,辛苦了”,都讓張健更加堅定駐守一線的信念,“職責所在,使命在身,我們一起加油”。

妻子于婧是梨樹縣十家堡鎮副鎮長,自3月10日十家堡鎮發生無癥狀感染者病例以來,連續一個多月堅守抗疫一線,負責核酸檢測、社會面管控、防疫排查、后勤保障等工作,她以柔美之軀扛起“來之則戰“的重任,充分展現出新時代新青年的擔當和奉獻。她說:“希望用我們的堅守護更多人的周全,用暫時的‘封’,呼喚平安的風。”

忠誠履職逆行向前

張健先后在長春火車站附近配合西廣派出所入戶排查登記外地滯留人員,走訪轄區小旅店、公寓等。“請組織把我派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吧,我是退役軍人,我先上。”面對火車站附近小旅店滯留的外地人員較多,而這些人又來自四面八方,危險系數極高,他退伍不褪色,毅然沖鋒在前。他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并建立微信群,將人員逐一拉進群,精準排查,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在排查的同時,他還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及時為返鄉務農人員做好登記,為群眾排憂解難,做群眾的貼心人,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張健還負責寶盈市場的封控區管控,該轄區有115戶、206人,這些天的無私付出和真情相處,早已讓他們成為了家人。看著不時捂著胃卻從未停下腳步的張健時,一同工作的同事不禁有些擔憂,提出讓他休息一會。他卻說:“我沒事,老毛病了,特殊時期忍一忍就好了。”不規律的飲食、高強度的工作,對患有腸胃炎的張健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汗水常常濕透厚重的防護服,但他依舊步履匆匆、日夜兼程。

于婧分管十家堡鎮行政執法等領域,經常與執法人員一起開展社會面管控,遇見利用外出采買時間閑逛的人員,她總是細心地勸導其帶好口罩、盡快回家。她精準管控、掛圖作“戰”,先后負責祥和B區1500余人、衛生院采集點1600余人,學府人家小區700余人的核酸檢測工作,定人定崗定職責,居民定時定單元下樓,切實將風險降到最低,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她說:“只有自己以身作則,才能取得群眾們的由衷認可與積極配合,才能引導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于婧還發起“一起捐”行動,為梨樹縣慈善總會防疫專項行動募集善款4萬余元;多方聯系縣內企業、愛心服務隊、愛心人士,為十家堡鎮防疫工作募集資金、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她還深入各村屯,與書記、鎮長前往一線,查看居家隔離人員檔案和情況,督導檢查防疫檢查點和防疫排查情況,嚴防死守,不落一人。都說雪上加霜難,正值清明節和春耕時節,春季大風天氣,分管應急事務和森林防火的她,剛剛穩定了防疫工作,森林防火又面臨巨大考驗,十家堡鎮六個村位于山區片,稍有不慎便會引發重大森林火災。她切實做到防疫防火保春耕三不誤,嚴格設立防火檢查點,組織護林員、巡邏隊日夜巡邏,絕不漏過一點火星。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書記佟志國和鎮長崔艷峰的帶領下,全鎮上下有序開展秸稈離田、秸稈禁燒、森林防火、備春耕等各項工作,護一方群眾,保一方安寧。

先顧“大家”后顧“小家”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于婧、張健夫妻倆始終堅守在一線,四歲的女兒只能交給父母輪流照看。他們看著家人發來孩子的視頻,稚嫩的小臉和虎頭虎腦的樣子,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句句奶聲奶氣的“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是抗疫英雄,我會在家乖乖聽話等你們回來,我愛你們。”使他們濕潤了眼眶,心里充滿了對孩子、對家庭的愧疚。“要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記得按時吃飯,照顧好自己。”父母的一次次叮嚀、一句句關心,傳遞著濃濃的關愛和惦念。

“我和妻子一起抗疫,堅守在各自的崗位,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和千千萬萬的防疫工作者一起并肩戰斗,我們感覺很自豪。”張健說。

一場疫情,一次考驗,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卻有一路相扶相伴的理解與支持。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于婧、張健夫妻倆用不動聲色的善良挺身而出,用毫不猶豫的勇氣沖鋒在前,為守護一方平安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最美的奮戰伉儷。

16372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乱码免费精品乱| 亚洲最大有声小说AV网|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模一区二区| 亚欧美闷骚院| 亚洲高清WWW色好看美女|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中文字幕第55页一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动视频 | 国产精品老年自拍视频|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福利网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极品色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2021| 风流少妇树林打野战视频|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欧美成人黄在线观看| 欧美性xxxxx极品| 国产91麻豆视频免费看| 国产熟女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精品一二三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无码| 性人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 18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无码|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