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療法
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療法
風濕性關節炎,我們應該都了解。身邊容易患此疾病的人群就是老人,那么我們該吃什么藥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知識吧。
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療法
功能主治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
生黃芪15~30克,白術、桂枝、制川烏、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當歸、莪術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生黃芪15~30克,白術、桂枝、制川烏、防己各15克
用法用量
將上藥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個月后,隔日服1劑,再服3個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藥,繼續服6個月,以鞏固療效。全療程為1年。
加減
若屬熱勝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屬寒勝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細辛3~6克;若氣血虧虛者,再加用黨參15~30克,首烏15克。
病例驗證
用此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45例,緩解(關節腫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復,血沉,粘蛋白恢復正常)11例,顯效15例,好轉16例,無效3例,遠期療效(2年后)隨訪21例,其中緩解10例,顯效9例,無效2例。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風濕性關節炎廣義上應該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
1.疼痛
關節疼痛是風濕病最常見的癥狀,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肢體和軀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病變。
2.肌肉疼痛
肌肉也會出現疼痛癥狀,而且還可能出現肌無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損害等,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皮肌炎等。
3.不規律性發熱
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不會出現寒戰現象,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還會出現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癥狀。
能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偏方,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這個方子已經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