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風發作時吃什么藥
早期發作,治療目的是控制發作,盡快減輕疼痛,服用痛風藥。痛風急性發作控制后,即進人間歇期,應著手控制高尿酸血癥。那么吃什么藥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痛風時期的三大癥狀
慢性期:這個階段痛風癥狀是痛風結節、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痛風性腎炎以及并發癥。這個時候痛風會發作的很頻繁,患者身體開始有痛風結節,當時間慢慢推移,痛風結節變慢慢變大。
急性發作期:這個時候痛風發作的時間往往是后半夜,這個階段痛風的癥狀是腳踝關節或者是腳指,手臂、手指關節處出現疼痛、腫脹、發紅且伴隨著劇烈疼痛的情況發生。
間歇期:這個階段痛風的癥狀表現是血尿酸濃度升高,而間歇期是屬于痛風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通常是一個月上下。如果患者沒有進行降尿酸的發,那么發作會更加的頻繁,而且疼痛感會更加的嚴重,病程會更久。
痛風患者選藥指南
秋水仙堿,對急性痛風發作有顯著抑制作用,一般初次用藥后數小時內關節紅、腫、熱、痛消退。
此藥毒性較大,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長期應用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細胞減少,并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對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也可造成危害。該藥局部刺激性大,靜脈給藥可引起靜脈炎,漏至血管外可引起局部壞死。
對不能使用,或無法耐受秋水仙堿副作用的病人,通常選用其他鎮痛消炎類藥物,即非甾類抗炎藥,如吲哚美辛、布洛芬、雙氯酚酸鈉等。這類藥物大都是通過抑制環氧合酶阻斷合成炎癥介質——前列腺素,從而產生止痛抗炎作用,也能在短期內迅速控制痛風急性發作,是治療急性痛風的主要藥物。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地塞米松(還有潑尼松、氫化可的松等),雖然也能迅速緩解癥狀,但副作用較多,只是在上述藥物無明顯效果時,或者這些藥物有嚴重副作用而不能堅持用藥時,才考慮應用?;虿∪税l高熱,一般狀況很差時,在應用秋水仙堿或其他消炎鎮痛藥時加用,幫助改善病人全身應激能力,-降低體溫,減少身體消耗,渡過難關。
急性痛風的診斷方法
1.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的鑒別
繼發性痛風有以下特點:
(1)青少年、女性、老年人多見;
(2)高尿酸血癥程度較重;
(3)部分患者24小時尿尿酸排出增多;
(4)腎受累多見,甚至發生急性腎衰竭;
(5)痛風性關節炎癥狀往往較輕或不典型;
(6)可能有明確的相關用藥史。
2.與其他關節病變的鑒別
(1)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以青、中年女性多見,好發于四肢的小關節,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呈梭形腫脹,常伴晨僵,反復發作可引起關節畸形。類風濕因子多陽性,但血尿酸不高。X線片可見關節面粗糙和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可有關節面融合,但骨質穿鑿樣缺損不如痛風明顯。
(2)化膿性關節炎和創傷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一般都有關節外傷史,化膿性關節炎的關節囊液可培養出致病菌,兩者的血尿酸均不高,關節滑液檢查無尿酸鹽結晶。
(3)關節周圍蜂窩織炎關節周圍軟組織明顯紅腫,畏寒和發熱等全身癥狀突出,但關節疼痛往往不如痛風顯著,周圍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血尿酸正常。
(4)假性痛風關節軟骨礦化所致,多見于用甲狀腺素進行替代治療的老年人,女性較男性多見,膝關節為最常受累關節。關節炎癥狀發作常無明顯季節性,血尿酸正常。關節滑液檢查可發現有焦磷酸鈣結晶或磷灰石,X線片可見軟骨成線狀鈣化,尚可有關節旁鈣化。部分患者可同時合并痛風,則有血尿酸濃度升高,關節滑液可見尿酸鹽和焦磷酸鈣兩種結晶。
(5)銀屑病關節炎常累及遠端的指(趾)間關節、掌指關節和跖趾關節,少數可累及脊柱和骶髂關節,表現為非對稱性關節炎,可有晨僵。約20%的患者可伴血尿酸增高,有時難以與痛風相區別。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增寬、骨質增生與破壞可同時存在,末節指遠端呈鉛筆尖或帽狀。
3.與腎結石的鑒別
反復發作的腎結石要與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所致多發性結石鑒別。后者有持續性骨痛、病理性骨折和手足搐搦,放射性核素骨掃描示全身骨代謝異常,甲狀旁腺激素水平明顯升高,可與痛風鑒別。
猜你感興趣:
4.痛風各階段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