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藥方有哪些
調經藥方有哪些
月經不調是每個女性都會遇到的事情,一般來說月經不調是指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是婦科常見病。對于月經不調,女性需要引起重視,因為這可能是某種婦科疾病的前兆,需要及時的做好防范,在生活中要想預防月經不調,先要在生活方式上面著手,然后根據經期前后的不同癥狀來預防。
調經藥方有哪些
月經前期
指月經每月提前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月行經2次,又稱為“月經超前”。氣血虛弱的人一般都會出現血量多而色淡紅、質清稀,疲憊乏力,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面色無華,舌質淡。這種情況就可以在冬天補補氣血,建議立冬后用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g,將雞洗凈,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爛熟、去藥渣。調味后食肉喝湯,分2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每個月經周期服3-5劑。
月經后期
是指月經周期后6-7天來潮,也包括40-50天行經1次,這種情況叫做月經錯后。這種情況表現為頭暈沒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膚干枯,舌淡苔少,這種情況可以在冬季補血調經,用羊肉500g,黃芪、黨參、當歸各25g,生姜50g。將羊肉、生姜洗凈切塊,輔料用布包好,加適量的水放進砂鍋里。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小時,去藥渣,調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經后,每天1次,連服3-5天。
月經過多
指月經量多,過期不止。氣虛者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可用老母雞1只,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月經過少
指月經量少,1-2日即凈,或點滴即止,經色淡紅,面色無華,皮膚干糙,頭暈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溫,舌淡,脈虛細,多屬血虛型。宜補氣養血以養沖任,可用雞血藤9-15g(干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冬季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月經量少吃什么?
1、當歸紅棗湯
當歸9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生地黃120克,人參30克,炒白術90克,白茯苓60克,炙甘草45克,五加皮240克,小肥紅棗、核桃肉各120克,糯米酒2000毫升。
將上藥切薄片,用絹袋盛好,浸于酒中,密封,隔水加熱約1小時后,取出埋土中5天,然后取出靜置11天,過濾后使用,每次溫飲1--2小盅,日2次。本方適用于血虛之月經過少。
2、姜棗紅糖水
大棗、干姜、紅糖各30克。把大棗和干姜清洗干凈,大棗去核留肉,姜切碎,之后與適量紅糖一起煎成姜棗紅糖水。喝湯吃大棗。
這道姜棗紅糖水特別為經期女性研制,可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可改善痛經問題和淡化黃褐斑。
3、山楂桂枝紅糖湯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韭菜清洗干凈后瀝掉水分,再將其切碎為的是取出韭菜汁。在鋁鍋中加適量紅糖和清水開火煮,等紅糖完全融化后加入韭菜汁即可。
韭汁紅糖飲可以起到補氣、溫經的作用,適合調理氣血兩虛型痛經,并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4、當歸雞蛋紅糖水
當歸9克,雞蛋2個,紅糖50克。
當歸煎水取汁后,打人雞蛋煮熟,人紅糖調勻。每次經凈后食1次。本方適用于婦女血虛所致月經過少。
5、月季花茶
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最好選擇紫紅色的半開花蕾的月季花,氣味清香的為佳。用沸水沖泡后代茶飲用。
月季花茶具有活血、潤膚和行氣的作用,可改善女性月經不調和痛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