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怎么養生養顏
大雪時節怎么養生養顏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12月6日至8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在這個時節天氣尤為寒冷,那么在這個寒冷的季節我們應該如何養顏養生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吧。
大雪是隆冬的開始
“大雪”時值農歷十一月上半月,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者已盛之辭,由小至大,亦有漸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這并不是說大雪時節降雪量很大,事實上,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
大雪時節已是隆冬氣候,我國大陸已完全被蒙古冷高壓所控制。冷空氣不斷南移,強冷空氣爆發南下時常伴有大范圍的降雪天氣。農諺道:“瑞雪兆豐年。”厚而疏松的積雪,猶如給小麥蓋了層御寒的棉被。不僅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而且雪水比雨水營養豐富,更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云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已紛紛披上了冬日的盛裝。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的氣溫穩定在O℃以下,已漸有積雪;東北、西北地區的平均氣溫已在-10℃以下,呈現出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
大雪節氣以后,江南進入隆冬時節,各地氣溫顯著下降,常出現冰凍現象,“大雪冬至后,籃裝水不漏”就是這一時間的真實寫照。但是有的年份也不盡然,氣溫較高,無凍結現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
大雪時節中醫養生方法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說,時至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所謂“進補”,并非僅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那么簡單。其實,這些都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
談到養生,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為養生。所謂“養”,即調養、培養、補養、保養、護養。所謂“生”,就是生長、生命、生存。具體地說,養生就是要通過調飲食、養精神、練形體、適溫寒、慎房事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
大雪養生需由內養外。中醫認為,人體的外在表現是其內在功能的具體體現。也就是說,人的五官、皮膚、毛發的好壞,直接反映了人體內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健康狀況。因此,保健養生只做外在養護是不夠的,需要由內養外。養血養心面色好。人面色的好壞與中醫所說的心有密切關系。人心氣旺盛,氣血和津液充盈,則面色紅潤有光澤。反之,則會出現面色蒼白、青紫等病態反映。因此要想面色好就必須養血養心,在飲食上應多吃養血養心的食物。
“養眼”需養肝。中醫認為,目為肝之竅,眼睛的好壞,取決于肝臟藏血功能的正常與否。肝臟功能正常,人雙眼就有神;反之,則眼睛干澀,視力減退。由于生理特點的關系,婦女易出現血虛,所以,女性更應該保護眼睛,在經期孕期時不要使眼睛勞累過度。可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胡蘿卜素的食品,同時還要注意補充鈣和鋅等礦物質。
豐潤紅唇要健脾。冬季,有些人口角周圍及嘴唇會出現脫皮、干裂,甚至少量出血的現象。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干口,其華在唇”。脾氣健運,功能正常,則口唇紅潤;反之,則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所以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關鍵。可多吃蔬菜水果。如山藥、黃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蘿卜、蓮子、大棗和桂圓等。
大雪時節,要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注意保暖,尤其是腳的保暖和頭部的保暖。有數據表明,在4℃的時候,不戴帽子,人體散失的熱量頭部占到了60%。此時節應多吃一些羊肉、洋蔥、山藥、桂圓、香菜、生姜、辣椒、杏脯等溫熱食物,尤其是經期、孕期和患有貧血、胃腸疾病的女性。
大雪時節,雖須靜養,但也不應足不出戶,更不宜久坐、貪睡,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應適時走出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呼吸新鮮空氣,以使身體強健,神清氣爽。
總之,大雪時節在具體的養生過程中,應當注意養宜適度、養勿過偏。只有恰到好處,動靜勞逸結合,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大雪時節各個部位養生關鍵
俗話說“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好時節。說到進補,并非一味地吃補品,而是在日常飲食中多加注意,滋養五臟,讓人由內而外煥發光彩。
養心面色好。正常的面色應是紅黃隱隱、光明潤澤,而身體不好時面色表現為暗黃、灰土、蒼白或黃斑。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面色則紅潤而有光澤;若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則面色蒼白無華。
芪棗合湯能補血補氣、健胃補脾、滋陰養肺,取黃芪15~30克、大棗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鍋燉30~40分鐘,連湯帶料一起食用,每周吃1~2次,對氣血兩虛的病人大有好處,能夠緩解乏力、怕冷癥狀,也能夠滋潤皮膚。
護肝眼睛亮。冬季,空氣干冷,眼睛容易干澀、流淚。肝開竅于目,肝藏血功能正常,眼睛就有神,若肝血不足,則雙目干澀、視力減退。由于女性生理特點,易出現血虛,更應該保護眼睛,在生理期時不要過度用眼。若肝血虛,就會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
枸杞山藥粥能益腎健脾、養肝明目,準備枸杞20克洗凈、山藥50克去皮洗凈切塊、粳米100克淘洗好,一同煮爛即可。
健脾嘴唇潤。一到冬季,很多人嘴唇、口角就會出現脫皮、干裂,甚至少量出血。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氣健運則口唇紅潤;若脾氣虛,唇色則淺淡甚至萎黃。因此,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關鍵。維生素缺乏會使嘴唇干裂更加嚴重,應當多吃蔬菜水果。
紅棗山藥粥能健脾補腎,老少皆宜,取紅棗10枚洗凈、山藥50克去皮洗凈切塊、粳米100克淘洗干凈,一同煮至軟爛即可。
強肺皮膚滑。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功能正常則可使皮膚滋潤;肺燥時,皮膚則干燥、易脫皮。入冬后,肺易被干燥氣候所傷,所以,入秋就該開始多飲水,幫助皮膚抵御干燥。
蜜餞百合有養肺潤膚的功效,準備干百合100克洗凈,加入150克蜂蜜拌勻,上籠蒸3小時,用瓷罐保存,每天早晚各服用1湯匙。
補腎發烏黑。很多人在冬季都容易掉發,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其華在發”,頭發可反映腎氣盛衰。腎氣盛的人頭發茂密有光澤,腎氣不足則頭發易脫落、干枯、變白。
五谷皆可補腎,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主食。食療方面,可以吃花生紅棗燉豬蹄,取花生50克、紅棗10枚、豬蹄500克洗凈后一同燉熟即可,每周1次,有益腎養發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