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于春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也是傳統節日,轉眼間,2022年的春節就要來了,你你知道關于2022年春節的具體放假時間安排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年關于春節放假時間安排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春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春節: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春節的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歷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的文化內涵
春節首先代表著溫暖和親情。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年不趕,趕三十晚”……這些話,道出了春節所負載的厚重歷史積淀,以及春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從漫漫羈旅風雪夜歸,到春運期間滾滾人潮,構成從古到今中國春節來臨之際永恒的景觀。“回家過年”不僅僅是親人的聚會,也是精神的洗禮與倫理關系的更新。
其次,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心結。不能回家過年的中國人,哪怕不孤單,卻總有一種“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的漂泊失落感。舊時北京人過年要吃荸薺,荸薺諧音“必齊”,說的就是新年親人必須齊全。年夜飯是中國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這頓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們將自己的感情、愿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使春節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已經被廣大人民充分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征與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正因為春節這些特質,確定了它在中國人生活中第一大節的當然地位。現代化的進程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但是,改變不了春節返鄉的洶涌人潮,改變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歸心。節日文化一旦成為傳統,就具有它特定的社會意義,這種意義適應了人性的需要。春節尤其如此。
春節作為民族文化遺產,不僅需要呵護、珍視,更需要經營。它是中國民眾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釋放日,應該努力使充滿活力與溫情的傳統春節永遠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堅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在文化多樣性中閃現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春節,這高懸在民族天幕上的古老明燈,以其獨特而永恒的光芒輝映著當代中國社會生活。這樣的光芒,明亮又溫暖。”“節日有著特定的民俗文化內涵,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文化資源。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社會意義尤為巨大。”長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蕭放如是說。
春節的來源簡介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年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現在,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歷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年”、“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
2022年關于春節放假時間安排表相關文章:
2022年關于春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上一篇:2022年中國春節歷史簡介
下一篇:2022年官方最新春節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