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去哪兒旅游好
端午不同人想法不同,有人認為是好日子,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很多人覺得端午節都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去哪兒旅游好,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去哪兒旅游好
云南沙溪古鎮
位于中國云南劍川西南部的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鎮,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至今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筑特色。沙溪最佳的旅游時間是每年的2—6月和9—11月,因為這一時期,旅游者可以避免雨季、寒冬帶來的不便。
四川蘿卜寨
坐落于岷江南岸高山臺地上的蘿卜寨,最早被稱為鳳凰寨,歷史悠久,地勢獨特,是鳥瞰岷江大峽谷風光最理想的場所。在阿壩州所有羌寨中,蘿卜寨是唯一沒有碉樓的羌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羌寨,更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黃泥羌寨,處處充滿原始淳樸的風情。
蘇州黎里古鎮
距離上海僅幾十公里的黎里古鎮,古跡保存尚好,仍是個鮮為人知的小鎮。鎮上鱗次櫛比的宅院遺存著明清風韻,全鎮有弄堂99條,弄堂之多,結構之奇,為古鎮一大特色。古橋多,河岸美,堪稱“水鄉明珠”。
宣城敬亭山
這是一處被人們譽為“千古詩歌之山”的好地方。詩仙李白曾留下“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名句,而后歷代文人亦紛紛揮毫潑墨“敬亭山下漿聲柔”。滿目清翠,云漫霧繞,林壑幽深,格外靈秀,好一派風流不絕之趣。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岸宋绻潯睘橹袊鴩曳ǘü澕偃罩唬⒁驯涣腥胧澜绶俏镔|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
有一些民間的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著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后,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據悉,在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么?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都流傳下來了直到我們的現在。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由于在五月初五端午時節及節后,氣候炎熱蠅蟲比較多,毒氣也就上升了,人是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古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有艾草味兒的香包能驅趕邪佞解毒,使這一方法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今。也就成為了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了。
端午節的活動有哪些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