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節氣的含義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春節氣含義,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立春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立春的含義是春天的開始,陽氣上升,萬物更生,寒冷的冬天就要過去,要進入溫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立是開始的意思,春則代表溫暖和生長。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春時節很多地方都還處于寒冷的冬天,只是進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
立春節氣是第幾個節氣
立春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1個節氣,也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三候
1、東風解凍
古人認為,立春后直到春分前刮的是“條風”,條風即東北風。東風一吹,冰封的天地開始解凍。
2、蜇蟲始振
冬眠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
立春時節,一切都是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3、魚陟負冰
河里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但水面上還有一些碎冰,感覺魚游的時候像背著冰塊一樣。
立春民俗
1、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杜甫《立春》詩曰:“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2、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3、踏青
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4、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打春。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新一輪農業周期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景。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除了黃歷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立春養生
1、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后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笨梢娏⒋汉笫羌膊《喟l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