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冬節氣是幾月幾日
立冬節氣中立建始也。立冬,冬之始也,萬物收藏。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立冬過后,天會明顯黑得更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2立冬節氣是幾月幾日_立冬是什么意思,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立冬節氣是幾月幾日
2022立冬節氣是11月7號,農歷十月十四,星期一。
立冬是什么意思
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糧入倉,菜入窖”,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字面上來說是這樣的,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理位置,氣候不一樣,所以即使立冬了,有些地區氣溫依然很高。
狹義:立冬節氣后就是冬天了。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到了立冬節氣就標志著冬季的正式建立。
廣義:低于10°以下的氣溫
我國國境區域跨度大,就算除開華南沿海、青藏高原,其他地區也不是一同入冬的,古代以中原為尊,各種習俗也是由此傳承,而二十四節氣主要是根據黃淮地區設立,所以,入冬主要也是符合黃河、淮海一帶的氣候規律。而南方地區入冬稍晚。
立冬節氣養生常識
起居養生
《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立冬以后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早上須天亮以后再起床。晚上最好在十點之前就上床睡覺。有些經常晚睡的人,長時間熬夜傷陰,會導致心火旺而腎水不足。
立冬穿衣要適當保暖。其中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最為重要。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部是諸經絡起止之處,所以要注意保暖,多走動以促進足部的氣血運行,并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背部乃臟腑俞穴所在之處,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氣極易從背后侵入人體,損傷臟腑。另外,頭部雖為“諸陽之會”,但老年人或陽氣虛的人最好戴頂合適的帽子保暖。
飲食養生
冬天的飲食原則是省咸增苦。《千金?食治》:“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養心氣。”冬天增食苦味食物,因為苦能堅,能固腎以防外泄,又能泄心火。另《飲膳正要》:“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種子類和果實是冬季的“應時佳品”,如“核桃、板栗、芝麻、黑豆、山藥、紅薯、腰果”等。此時還要少食姜、蒜、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冬季養生小食譜。
情志養生
入冬以后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所以情緒上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郁郁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陶冶情操,如健身跳舞、繪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運動養生
冬天天寒地凍,陽氣內藏。為了順應冬氣,我們不要擾動陽氣,“閉藏”二字,乃冬天的養生的根本原則。大家要采取勻平和緩的運動方式,不易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尤其是入夜之后不宜運動。夜間跑步、打球、廣場舞都會阻礙人體陽氣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