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服裝由來是什么
萬圣節又叫朱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萬圣節服裝由來是什么,歡迎閱讀!
萬圣節服裝由來
萬圣節的服裝起源于惡作劇,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駕車停在路邊,小孩說:“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大人事先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并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另外討糖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給大人檢查后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萬圣節的服裝,萬人萬相,不只是單調的大鬼小鬼。制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摳兩個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并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只絨毛小兔備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褲,再在背后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長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
萬圣節的傳說凱爾特人信仰太陽神來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據說,每年,一個名叫Samhain的邪惡力量都會出現并囚禁太陽神長達六個月。Samhain被稱為“死亡領主”和“暗黑王子”,他帶來寒冷和黑暗的冬天。
凱爾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夜晚,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晚上有很多邪惡靈魂在周圍潛伏。為了驅趕這些邪惡靈魂,他們會在家中點火,甚至裝作可怕的偽裝來嚇跑它們。這個節日后來被羅馬人采用,并與羅馬節日相結合,形成了現在的萬圣節。
萬圣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
2023年萬圣節是幾月幾日:2023年11月01日,星期日,農歷九月十六
萬圣節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里,常常把萬圣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圣節(All Saints' Day)。
萬圣節名稱由來
萬圣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圣瞻禮”,宗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圣夜誤稱為萬圣節。“Hallow”來源于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圣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圣人(Hallow)。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里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圣節的神圣意義。
萬圣節的習萬圣節的傳統習俗
包括制作南瓜燈(也被稱為杰克燈,起源于愛爾蘭)、不給糖果就搗蛋、裝扮成鬼怪,以及咬蘋果等。在過去,南瓜燈是由蘿卜和土豆制成的,但現在通常是由南瓜制成
萬圣節禁忌事項
1、衣裝安全
不要戴阻擋視野的面具,尤其時一些小孩子,因為這樣會影響觀察身邊的環境,可能會不小心摔倒等;最好穿明亮,反射的服裝或添加反光條,這樣更容易讓別人看見;確保服裝不要太長,以免被絆倒。
2、糖果安全
給孩子糖果的人家,不要給自家制作的糖果,也不給無包裝的食品,只要給商業包裹的糖果。
而對討糖果的孩子們來說,討到的糖不能馬上吃,應該回家后交給大人檢查后才吃。
家長應檢查糖果的包裝,包括外觀,顏色,是否有微小的針孔或壞損等。任何可疑和包裝壞損的東西應該扔掉。
倘若小孩有食物過敏史,更要注意檢查標簽以確保不存在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