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也就是寒衣節,此后氣候漸漸寒冷。寒衣節既是中國傳統節日,那自然是有中國傳統習俗的,只不過祭祖的節日總是與祭祀有關,一起來看看寒衣節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歡迎查閱!
寒衣節的節日風俗是什么
漢族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
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意思是天氣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應該給死去的親人寄點寒衣去。于是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
山東寒衣節是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說,意為祖先捎去過冬衣服。桓臺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還于傍晚到野外路口,為沒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江蘇人在"寒衣節"這天,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里,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
陜西人在寒衣節這天則用各種色紙剪糊成衣服,黃昏時在祖先墳塋燒掉,謂之送寒衣。據民間傳說為孤魂會,人們在送寒衣時,除給祖先焚燒外,還要多燒給無主的孤魂。
寒衣節是什么節日
寒衣節在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農歷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歷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寒衣節怎么祭祀祭祖
寒衣節用的紙
1、打孔黃紙,一般都會做成元寶孔,元寶形狀可大可小;
2、錫箔做的元寶;
3、方形的黃紙正中間貼上一小片方形錫箔紙。
寒衣節祭奠注意事項
1、不能為突然死亡的人(橫死的人)祭拜。
2、在祠堂或牌位前祭拜時并無太多其他流程,上香三支,燒紙時呼喚祖先并許愿庇佑家人即可。
3、在地上結界,畫一個不封閉有小開口的圓圈,讓先人能夠獲取祭拜福報;先在圈外燒些紙,犒賞五方土地和虛空過往;在圈內燒紙,請土地和虛空過往將這些福報帶給先人;燒紙時可向祖先許愿保佑。
寒衣節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相關文章:
★ 寒衣節有什么習俗
★ 寒衣節各地風俗
★ 寒衣節是什么節日
寒衣節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





上一篇:寒衣節的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下一篇:寒衣節燒什么樣的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