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宵節是怎么來的
元宵節已經到了,今年元宵節又上了好幾個熱搜,什么元宵節文案,元宵節吃什么餡的湯圓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元宵節是怎么來的
漢文帝定名元宵節
元宵節是漢文帝劉恒上臺后,為了慶祝消滅諸呂、恢復劉姓執政而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的。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他當了皇帝,深感創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日定為慶祝性節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定為元宵節合乎人們的愿望,也讓人感到吉祥如意。這一夜京城不實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觀燈游玩。
漢武帝提倡放燈
相傳漢武帝曾經久病不愈,請一個道士來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應說,武帝的病不久就會好,愿在甘泉宮相會。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宮建造太一壇,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間大張燈火進行感謝祭祀,通宵達旦,盛況空前。這在司馬遷《史記》、唐代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中都有記載。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燈燃放成為一大特色的真正開始。
元宵節的傳說
相傳漢武帝宮中有位名叫“元宵”的宮女,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假借占卜,稱火神奉玉帝之命,將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
漢武帝聽聞此事,大驚,急忙叫來東方朔求問,東方朔告訴漢武帝,唯一的解救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全體臣民張燈供奉,并允許臣民出門觀燈,滿城燈火,才能騙過玉帝和火神,而宮中人等也可以混在民眾之中躲避災難。
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最終在進城觀燈的民眾中見到了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張燈放焰火的習俗。
元宵節起源于什么朝代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禁忌有哪些
1.民間習俗認為元宵節是天宮大帝的誕辰日,這樣的節日應該是喜慶的,因此元宵節當日,夫妻之間絕不能鬧矛盾,盡量避免孩子哭鬧,以免給家庭帶來霉氣。
2.元宵節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再繁忙的人這一天也一定要休息,養好自己的身體。
3.元宵節當日避免看醫生,避免到荒郊野外、墳地、古陵等陰氣和晦氣較重的場所,以免沾染晦氣上身。
4.元宵節當日若丟失財物,那么則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錢袋,一整年很難抓住機遇。因而,所以需要注意防范財物遺失。
2022年元宵節是怎么來的相關文章:
2022年元宵節是怎么來的





上一篇:2022年最新元宵節創意燈謎大全
下一篇:2022年元宵節有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