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
天宮課堂第三課的授課,將對激發社會大眾由其是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具有特殊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課程表內容,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2022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課程表內容
“天宮課堂”第三課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將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繼續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并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授課內容介紹附后),旨在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天宮課堂”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行了兩次太空授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前期開展的授課內容征集活動中,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通過新聞媒體、“學習強國”平臺和載人航天工程官網踴躍建言獻策,不少好的創意設計脫穎而出,將在此次授課及后續活動中陸續進行展示。
中國航天員真誠邀請廣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
讓“天宮課堂”連接“地面夢想”
助力弘揚偉大航天精神。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這其中流淌著的航天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問鼎蒼穹心向黨,筑夢太空踐使命。幾代航天人勇擔重任、矢志不移,始終秉承航天報國、科技強國的使命情懷,將中國人千年飛天夢想化為現實,創造了從一人飛天到多人飛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的偉大奇跡,書寫了中華民族征服太空的燦爛篇章。“天宮課堂”對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有著直接顯著的重要意義,我們通過直播能夠親眼看到,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整片浩瀚宇宙。
展示大國科技自立自強。“天宮課堂”能夠成功開展,依靠的是我國航天科技的硬實力,展現的是中國人的自信自立自強。與地面授課相比,太空授課也需要更加精細的準備。從工程技術方面來講,“天宮課堂”首先要保障通信鏈路視頻清晰不卡頓;從輔助教具方面來講,課程中教具需要通過天舟貨運飛船或隨神舟飛船乘組送上空間站,因空間有限,授課教具的重量、體積都需經嚴格設計和考慮;從課程實操方面來講,由于失重環境的影響,航天員在失重條件下攝像如何保持穩定,教具在失重條件下如何正常使用都需要反復練習。正是有中國科技實力的跨越式發展,有祖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有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關注,為這一條荊棘之路,開辟了不斷超越創新的動力。
激發廣大青少年科學興趣。8年前,天宮一號飛行器上航天員王亞平在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就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全國6000余萬中小學生觀看授課直播。如今當年的學生有的已經畢業,有的甚至成為了航天人,航空教學的成果之花早已盛開,此次“天宮課堂”開講,是對過去的延續,也是對未來的啟迪。我們的航天英雄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并采取天地互動方式,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廣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這極大增強了中小學生對宇宙探索、物理學、數學等方面的興趣,不僅能提升中國航天的人才梯隊建設,對推動國家在工程、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發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飛天夢遠航,科學夢無窮。親眼目睹星河浪漫,也許會對一個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這就像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愛上航空、飛船、行星、宇宙、科技。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面向未來,讓我們繼續勇攀高峰、砥礪前行,積極推進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助力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天宮課堂”自帶流量
課堂精心設計
縱觀已經開展的三次教學活動,我們不難發現,“天宮課堂”設置精心,生動鮮活,富有吸引力,彰顯了組織者和實施者的用心程度和專業性。
“天宮課堂”無疑是自帶“流量”,天然具有吸引力,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內容選擇、設計特別是演示實驗選擇,教學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據了解,“天宮課堂”的教學內容是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精心選擇航天員容易操作、實驗效果容易觀察并且與地面效果反差大的內容和項目。于是,人們看到“天宮課堂”呈現了一些微重力環境下,與物體運動、液體浮力、液體表面張力等有關的實驗,被“潛水的乒乓球”、倒影人像的“超大水球”、附著于水膜上的中國結”等新奇的太空現象深深吸引。
“泡騰片加入水球”實驗就是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的一個好例子。該實驗最初的創意來自一名孩子提出的問題,有關方面在篩選時,擔心氣體從水球內冒出可能導致液體濺到艙內器件上,就沒有將其納入進去。不過,王亞平覺得此實驗很有創意并測試成功,于是就在課堂上演示出來,讓人耳目一新。
精心選擇教學用具是“天宮課堂”的一大特色。在23日的教學中,北京冬奧會上的“明星”冰墩墩閃亮登場,王亞平和葉光富通過相互拋擲冰墩墩玩偶來進行太空拋物實驗。據了解,該冰墩墩玩偶是航天乘組出發時,載人航天團隊送給他們的“盲盒”之一。很多人對去年的“天宮課堂”上水膜張力實驗中盛開的折紙花印象深刻,那是王亞平與女兒之前特意為該實驗制作的,是色彩絢麗、飽含親情的“科技”之花。
在23日的“天宮課堂”上,人們還注意到,航天員老師在介紹高微重力實驗柜時,展示了之前開展實驗的視頻資料,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拓展和豐富。據了解,通過實驗視頻開展教學活動,將成為“天宮課堂”發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