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3篇
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3篇
把你的臉迎向陽光,那就不會有陰影。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志伴隨我們一路前行,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時間在哪里,成就在哪里
20多歲的年輕人,今后的人生長路我們該如何把握?有句話說:你的時間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40歲以前,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升學讀書升學讀書……,建立自己基礎,在父母親友,社會價值觀影響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完成基本教育。選擇讀書,應該一鼓作氣,在您尚未進入產業時,能讀多高就多高,畢竟何時進入產業,您都是社會新鮮人。但是一旦您已經有工作經驗而又有心進修,當然管道很多,相對的掙扎也多。因為您不知現在的年紀、條件、資歷……再去做進修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如果,您認定一輩子要當上班族,學歷對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否則,時間寶貴,不容許您再走錯路。
20-25歲,您要懂得掌握與規劃自己的未來,決定了就是一條無悔的不歸路。剛得到法律付予您的種種權力,相對的您要盡您的義務及學習面對責任的承擔。這時候的您,是喜悅、矛盾與痛苦交戰,喜悅來自于開始被賦予一些自主權,矛盾來自于與父母割舍不斷的臍帶關系,痛苦的是開始要嘗試錯誓。您要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如升學、就業、感情……拿回自己對人生的主控權,而非一直受人左右影響的去搖擺自己的未來。
學會人際關系,多認識積極的朋友,十年后這些朋友都將是產業的中堅
25-30歲,您像一塊海綿,努力吸收也甘心被壓榨,為的只是自我的成長。這時候的您,應是工作取向,薪水待遇。升遷調職您應該是斤斤計較。因為唯有努力付出,相對的您才敢積極爭取,社會新鮮人的動力應該讓您沖出自己的一片天,也因為沒有經驗,所以不懂挫折。因為資源不多,所以一切盡人事,聽天命。現在的您:領取別人的薪水,學習別人的經驗,付出自己的青春,建構自己的未來。
學會累積經驗,接觸機會,良師益友的提攜更是提升您成長的大利器
30-35歲,您要學習判斷機會、掌握機會,不能再有嘗試錯誤的心態。這時候的您,應是事業取向和家庭取向,工作應該從體力轉換為腦力。您應該看到的是遠景,而非現況,面對的是寬廣人生,而非局限于自我。結婚是許多人面臨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擇,面對婚姻,很多人以為結婚就是一個責任的結束,殊不知正是學習的開始。就像一些剛上市上柜公司,以為目標達成了,忘了自己的企業責任,忽略本業。反而是一個惡夢的開始。人的本業不就是經營自己的家庭,賺錢的目的不就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但這可不能成為忽略家人的借口,一個經營不好家庭的人,縱使賺到全世界,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掌聲,在他人生的這個圓,永遠有一個缺口。家應該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動力來源和堅強后盾!
時間管理,轉化心境;轉化用頭腦去工作,不要用身體去工作
35-40歲,您要享受給人希望,功德無量的格局。這時候的您,應是企業取向,工作只是一種休閑,更可轉化為對他人的責任。如果您專注于研究,您應該不只窮畢生之力。24小時不眠不休的去做苦力您應該有成立研究機構,帶領一群人做更多研發的雄心壯志。如果您是企業主管,您應該不只停留在汲汲營營,斤斤計較,您應該有能力擔負主導周遭的員工、家人,帶領他們享受更好的生活。格局的大小,會影響您成就的多少,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而非被影響的人。
不論目前您多風光。多有成就,在您心中是否畫得出十年后的你?
靜心思考!我們現在所有努力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父母、另一半、小孩、、、?工作,不應該等于是人生,更不應該是需要經營一輩子的事。試問健康、財富、自我成長、人際關系和時間自由,什么是您努力工作的動力?我相信沒有人刻意放棄任何一點。這些正是促使我們年輕人前進的動力。十年后,您是提早完成它?還是提早放棄它?
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
我看周圍有太多優秀甚于我數倍的朋友,可惜的是終日汲汲營營,投入更多的時間、精神、資源,卻沒有享受到應得的代價,原因無他,努力錯方向,找錯機會,拒絕機會而己。Jordan打了一輩子的籃球,是很難在棒球場上找到自己的舞臺。不要讓忙碌蒙蔽了您的雙眼再回頭: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你的時間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當您一個人成功,您只享受到一個人的快樂!懂得分享與付出,真正的快樂來自于:周圍的親友因您的成長而提升,不論是精神或物質。真正的成功來自于:周圍的親友因您付出獲得改善,給人希望功德無量。我們不是在做慈善事業,尚沒有能力普渡眾生,但是,我們可以發揮一己之力,對親友,對那些有緣相遇的陌生朋友。伸出您的手,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太多人在等生命中的貴人,聰明如您,何不先從幫助他人開始?
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傻逼一樣堅持
如果一件事成功率是1%,那反復100次至少成功1次概率是多少?備選答案:10%,23%,38%,63%——正確答案是63%。計算方法: 成功率1%,失敗率99%,嘗試100次,全部失敗概率為99%的100次方約37%,至少成功一次即63%。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反復嘗試中成功率會不斷提高——傻逼一樣堅持,總會看見牛逼的結果。
這是今天同事在RTX群里分享的每日一則,咋看之下,覺得沒什么問題。因為單單從數學概率角度去計算,上面問題的答案是完全正確。但考慮到實際的操作過程會存在一些干擾因素,可能會影響到每一次嘗試的成功率,我們可以深層次的討論。
1、如果這件事情存在完全不可操控因素,即:這件事情嘗試了一次或者多次,即便都失敗了,所獲取的經驗并不能讓你在下一次嘗試過程中減少一些失敗的可能。那么上述問題中的思路和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結論的表達是有一些問題:因為事件本身的單次成功率是沒有提高的,還是1%。所以,這個結論前半句并不可取。如果有人能把所有的錯誤嘗試一遍之后,對于當事人而言,下一次的嘗試自然是成功。所以后半句倒是可取:傻逼一樣堅持,總會看見牛逼的結果。
2、現在考慮第二種假設,如果這件事情是一件固定的事務,不存在隨機改變的因素。可以看做是在做一道有100個選項的選擇題,那么每失敗一次,下一次仍然失敗的概率就會減少一些。如果對自己每一次的失敗都做記錄,那么最糟糕的情況是,前面99次每一次都選錯了,那么最后一次必然是會正確的。其實這個 過程中,每一次失敗之后的下一次選擇的正確率也在提高,從第一次開始分別是:1/100,1/99,1/98… 這樣的話,反復去重復100次,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就是100%。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第100次的時候成功了。
這種情況下,第n次仍然失敗的概率是:
(99/100)(98/99)*…
=(100-n)
可以看出,隨著n的增加,也就是嘗試次數的增加,失敗的概率會越來越小。直到第一百次失敗的概率減小為0。
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得到上述結論: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反復嘗試中成功率會不斷提高——傻逼一樣堅持,總會看見牛逼的結果。
3、另外一種情況,也是現實生活最常見的情況。
如果這件事情是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但并不是完全無規律可循。比如創業,或者遠距離的投籃。不同的人在失敗的過程中所獲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多數人而言,每一次嘗試,如果沒成功,也可以獲知到對成功存在障礙的因素,下一次嘗試的時候,盡量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哪怕是換一個地方跌倒。
這個概率是無法用具體的數字來度量,但是顯然,在我們每個人身邊,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人都會有一兩個比較擅長的領域,還有些人是解決問題的高 手,總是很容易成功。因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往往并不是完全隨機。很多事情,比如投籃命中率,比如限時回答問題,通過不斷地練習,更好的掌握力度,方向,弧度等技巧,這個不斷練習,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無疑是提高了單次嘗試的成功率。 同樣,一個人在一個領域有一定經驗之后,換一個領域也會比較容易成功。因為問題多半會有相通的部分,掌握了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便在不同的領域也一樣。
同時,即便是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在失敗的過程中,有些人自信心受到打擊,選擇放棄,下一次如果不得不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反而有了陰影,克服不了自己的障礙,成功率反而會更低。另外一部分人,越挫越勇并且善于總結失敗的教訓、分析事情之間的關聯,那么這些人做事的成功率無疑是會越來越高的。
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反復嘗試中成功率會不斷提高——傻逼一樣堅持,總會看見牛逼的結果。 這種情況是很容易得出這個結論的。
4.但上面三種情況并不能足以證明“傻逼一樣堅持,總會看見牛逼的結果”這一個結論,因為還存在一個問題。
反復做一件事的問題中的前提條件是:看似不可能的事件。這種事件可以分為兩種的:小概率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上面三種情況分析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對于后者——不可能事件,反復嘗試的結果是徒勞的。雖然都是傻逼一樣的堅持,但是有些人最后牛逼了,有些人傻逼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判斷一件事情是小 概率事件還是不可能事件,就很重要。
愛因斯坦說:瘋狂就是重復做一件事,但期待不同的結果。
所以有些人瘋狂之后成功了,有些人就真的瘋了。個中緣由,見仁見智吧。
左岸記:對于這種小概率的事情,已是人生境遇的極限。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是在有了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或者心里有了某種信念的情況下開始堅持,那些是我們之所以堅持的原因,而這些值得我們去堅持的事情必然觸動著我們的心,堅持是一種心的歷練,當然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結果,需要一個理由,需要一絲安慰。
如果堅持下去,總會有個結果,可能你會感覺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在關注那個實實在在的結果,而忽略了我們拼盡全力堅持的過程,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真的收獲了很多,就算堅持到最后是一個不好的結果甚至沒有結果,但是你要知道,一路走來,你并不是一無所獲。
如果你承認自己輸了,那是輸給了時間,還是輸給了殘酷的現實,其實是輸給了自己。
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那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那是我第一次成功的嘗試,我十分高興。因為我終于克服了我曾經認為最難的事——打針。
我是個膽子很小的人,尤其在打針方面,每當我看見那些打完針出來的小朋友都是嗚嗚大哭的時候,我心里就有種恐懼感。因此我就默默地對自己說:“千萬不能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去打針。”
有一天,我看見我的朋友彭香眾打針,我看見那尖尖的針頭,心里就發涼,彭香眾打完針出來后,我問他痛不痛,他說一點兒也不痛。他問我:“難道你生病的時候沒有打過針嗎?”我不好意思回答,轉頭就走,臉紅通通的,像是偷了別人家里的錢,被人當場抓住一樣。
一天晚上,我不知不覺地把被子踢掉了,窗戶也沒有關好,我就覺得特不舒服。幸好奶奶半夜起來去小便發現我生病了,就急忙送我去診所。奶奶抱著我連電筒也沒顧上拿,就出門了。雖說是臘月晚上,可是奶奶的汗就像雨一樣從頭往下滴,還冒著熱氣呢。在路上奶奶差一點就跌倒,終于到了醫生家,奶奶急忙上前敲門,醫生打開門,奶奶向他說明了情況,醫生就讓我們進去了。醫生幫我量了體溫,說我發高燒了,必須打針。我說:“我不打針,我不打針!”奶奶溫和地對我說:“盼盼,聽奶奶的話,打針會很快好的,知道嗎?”“我就不打針,我寧愿吃藥也不打針。”突然,我心里好像做錯了什么,回頭看看奶奶那焦急而又懇求的眼神,想起這已過七旬的老人家一路背我來診所的情景,又看了看醫生準備好的針,好像在向我示威“敢不敢啊?”我痛下心來說:“打就打吧。”說完我就后悔了,對醫生說:“你千萬要輕點啊!”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就覺得屁股上一下刺痛,等我回頭一看才發現,原來醫生已經打完針了,笑著問我痛不痛,我靦腆地一笑“不痛”原來有時候勇敢的沖破自己的心里障礙,眼前會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經過這次打針,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百聞不如一試,要勇敢,堅強。
《那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人生總在不斷地嘗試,有時候嘗試了一次就成功了,更多的時候,是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而有一次,我和弟弟僅僅嘗試了一遍就成功了。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我把作業寫完后,覺得在家里悶得慌。于是我對弟弟說:“弟弟,我們來做個實驗吧!”“好啊”,弟弟高興地說。
接下來我讓弟弟把早上媽媽買菜剩下來的硬幣拿過來,再拿三枚大頭針和一塊很薄的木板。于是我把三枚大頭針釘在木板上,使它們正好形成一個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在針的上端放一枚一元的硬幣。
“弟弟,我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你吹吹看吧!”我說。
“好吧!我吹給你看一看。”弟弟十分熱情地說。結果怎么吹都沒有吹下來。
“是不是硬幣太大了”弟弟疑惑地問。
“那好辦,我給你換個小一點的。”說著我去給弟弟拿了一個一角錢的硬幣,說“弟弟,你吹呀!”結果怎么吹還是沒有吹下來。于是我高興地說:“耶,我成功了!”弟弟疑惑地問:“你成功了?為什么說你成功了!?”我說:“原理很簡單,由于平著吹角度小,大部分氣流從硬幣的下面流過,當氣流從下邊流過的速度越大,硬幣下面的氣壓越小,硬幣上面的氣壓相對越大,硬幣也就被”按“得越牢固。你突出下嘴唇,讓吹出的氣流由下往上,這樣吹出的面較大,才能吹得動硬幣。”
“哦,明白了。哥,你第一次嘗試就成功了,你真了不起!”真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呀!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你肯,你敢,不論成功或是失敗,都會有所收獲,只要你愿意嘗試,超越自己,那么,你就是大贏家!成功是屬于那些敢于嘗試的人的。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2016qq空間個性勵志日志3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