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生產前要注意什么
豬在獸醫學和動物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為人類提供疾病防治和生物醫學研究的模型。豬的行為習性因品種和環境條件而異,但通常具有群居性和領地意識。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母豬生產前要注意什么,供大家參考學習。
母豬生產前要注意什么
1、母豬在生產之前需要給其準備好飲水,還需要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的食鹽,這樣可以避免母豬因為失血過多出現口渴的情況。
2、如果母豬是初次生產的話,還需要在生產的時候在其身邊進行安撫,幫助母豬進行生產,避免母豬因為過于疼痛出現應激反應不再進行生產。
3、產崽對母豬的消耗是比較大的,在給母豬喂食的時候,最好選擇含有較多營養物質的飼料,還需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能量,還需要適當地給母豬喂食一些青綠飼料,這樣就可以讓母豬盡快地恢復。
母豬一年可以生幾窩
1、母豬一年可以產下2-3窩豬仔。如果采用自然交配,每只母豬每胎可產仔10-12頭,如果采用人工授精,則每胎可產仔12-14頭。
2、豬的妊娠期通常在110天左右,哺乳期為30-35天,空懷期為10-15天,這樣,母豬一個繁殖周期分別為154-164天。如果在養殖的時候,養護工作比較好的話,在產仔之后經過短時間的休息就可以重新配種懷孕,一年就可以生產3次。
3、但是如果養護工作不當的話,母豬一年可能只能生產2窩豬仔或者在產下一窩豬仔后就不再生產了。
4、母豬在懷孕之后,最好是讓母豬單獨生活的豬舍中,這樣可以避免母豬在豬群中受到沖撞或者擁擠,出現流產的現象。
5、母豬懷孕之后也是需要定期的運動的,還需要讓母豬適當的接受光照,這樣就可以保證母豬的身體健康,在生產的時候也有比較充足的體力。
母豬首次生產后怎么處理
1、飼養管理
飼養員要確保良好的飼養條件和環境狀況。應當增加飼料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提高母豬免疫力。
2、清潔消毒
母豬生產后,配制高錳酸鉀溶液或者青霉素溶液,灌注進入母豬產道內,可以有效預防子宮內膜炎。
3、藥物注射
(1)母豬產后易患炎癥,細菌很容易通過血液擴散到全身,此時會對母豬帶來生命危險。需要通過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等方式注入抗生素,進行全身治療。
(2)但應該注意用量以及母豬的抗藥性和過敏情況。
現代養豬的常見模式
1、企業自營自養
一般大規模的采用集中養殖方式,即小豬出生到出欄或產出豬肉成品這一整個流程,都完全由企業自己操作負責,企業負責養殖、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日常經營自負盈虧。
2、養豬企業自營+農戶代養
這種方式就是養豬企業自己養一部分,然后在經營的過程中養豬企業如果想擴張,但是本身養殖場經營規模又不夠,這時養豬企業就出資金、飼料以及物料等,讓農戶或者小規模的養豬場幫忙代養,但是養豬企業提供的生豬屬養豬企業的資產,只是每頭豬給養殖戶一定的酬勞,大概在1-2.5元/頭/天。
這種讓農戶代養的方式,農戶不需要出成本,只出勞動力,賺的是人工費,這種對農戶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承擔任何物料成本和養殖成本,也不要承擔其它的各種風險,通俗的說就是給養豬場干活的,只是在自家的養豬場地干活而已。
3、農戶個體戶或小型養豬場自養
這種方式就是個體戶或者小規模的養殖戶/養殖場自己來買小豬,買飼料,自己養殖,養殖風險自擔!到了豬可以出欄的時候就可以賣向市場,或者定向賣給養豬企業或者豬肉加工企業! 這種方式純屬于,養豬只是用來賣的,靠養豬賺錢, 這其中個體養殖戶只賺生豬養殖費,而豬肉銷售利潤等等則跟養殖戶們沒有任何關系。
養豬怎么預防豬瘟
1、檢測外來豬
(1)在養豬的時候如果是需要進行購買種豬或者豬仔的時候,在進入養殖場之前是需要進行隔離和檢測的。
(2)在檢測的時候需要盡量溫柔一些,避免豬在受到驚嚇之后出現應激反應,導致豬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疾病,還會影響豬的生長發育。
2、環境控制
(1)在養豬的時候還需要做好整個養殖場的環境控制的,對于豬可以接觸到的飼養人員和物品都需要進行消毒。
(2)養殖人員需要經過消毒之后才能進入豬舍,給養殖場運送飼料的車輛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消毒。
3、消毒
(1)在養豬的時候做好消毒工作是比較重要的預防豬瘟的手段。每隔一周的時間需要對豬舍進行徹底的消毒。
(2)豬舍內部的糞便和殘留飼料每天都需要進行清理,水槽和食槽也是需要每隔一周的時間消毒一次的。
(3)在完成消毒工作之后,還需要控制好豬舍的溫度,避免影響消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