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幼兒育兒保健小常識手冊有哪些
隨著秋天的到來,早晚溫差變大,天氣也變得干燥起來,家長們更是需要多加注意。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秋季幼兒育兒保健小常識有哪些,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秋季幼兒育兒保健小常識有哪些
根據天氣加減衣
進入秋日,天氣開始有轉涼的跡象,特別是經歷降水后的氣溫驟降,更是需要多加注意。
面對這樣的天氣,爸爸媽媽們應該要學會給孩子穿衣,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孩子生病的次數。在什么時候決定給孩子穿多少衣服呢?當然就是在早晨起床時,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假如天氣沒有發生突變,就不要輕易、隨意給孩子穿太多衣服。此外,父母最好能夠為孩子選擇穿脫比較方便的衣物,以備隨時增減衣物。
學會“捂”兩頭
常說“春捂秋凍”,“捂”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父母應當根據室外溫度給孩子來增減衣服,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
對于“春捂”,醫生的建議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不要讓頭頸與雙腳著涼,這樣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而關于“秋凍”,指的是在秋天的時候不要一次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應該稍微讓他感覺到一點點寒意才是最佳的穿衣方式。不然在秋天就把冬天的衣服穿上了,那么到了冬天孩子可就要穿成五花大綁的超大粽子了。
補充維C、維A
為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媽媽們可以在孩子的飲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的食物,如青椒、西紅柿、橘子、檸檬等。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維生素A的含量較高,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
喝些蜂蜜水
中醫理論認為:風多易燥,風燥外邪侵襲人體,很容易入理化熱,常常表現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體弱者還可能感染病毒,發生肝炎、肺結核等季節性傳染病。而蜂蜜具有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益氣補中、解毒的功效,適當喝杯蜂蜜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發育。
及時就醫
一旦孩子出現感冒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發燒、咳嗽等,要盡快送醫,避免因為耽誤病情,而使孩子病情加重燒成肺炎。
接種流感疫苗
在流感的常發季節,父母們可以選擇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相對來說也比較的安全可靠。
給孩子多喝水
秋高氣爽,孩子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孩子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在幼兒園里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
平時多給孩子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并保持孩子體內水分平衡。
呵護孩子皮膚
媽媽在給孩子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媽媽應先用濕熱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潤唇膏。孩子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干燥,媽媽可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忌食冷食物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制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鐘后食用。
冷飲西瓜需慎食
秋季孩子易生消化系統疾病,需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少吃冷飲,以免對幼嫩的腸胃造成刺激;再有,西瓜屬性寒之果品,秋季多食易傷脾胃,因此不宜讓孩子多吃。
幼兒營養與膳食指南手冊
奶類優選,繼續母乳喂養
奶類應是7月-12月齡營養需要的主要來源,建議每天應首先保證600ml-800ml的奶量,以保證嬰兒正常體格和智力發育。 可繼續給予母乳喂養直至到2歲(24月齡),或每日給予不少于相當于350ml液體奶的幼兒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
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從6月齡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一些非乳類食品,這一類食物被稱為輔助食品,簡稱“輔食”。從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化,7-12月齡嬰兒所需能量約1/3~1/2來自輔食,13~24月齡幼兒約1/2~2/3的能量來自輔食。而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因此, 嬰兒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富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米粉、肉泥等。在添加富鐵食物的基礎上,再逐漸引入其他輔食達到食物多樣化,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
嘗試多種多樣的食物,膳食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
嬰兒6月齡時,每餐的安排可逐漸開始嘗試搭配谷類、蔬菜、動物性食物,每天應安排有水果。應讓嬰兒逐漸開始嘗試和熟悉多種多樣的食物,特別蔬菜類,可逐漸過渡到除奶類外由其它食物組成的單獨餐。
逐漸讓嬰兒自己進食,培養良好的進食行為
建議用小勺給嬰兒喂食物,對于7月-8月齡的嬰兒應允許其自己用手握或抓食物吃,到10月-12月齡時鼓勵嬰兒自己用勺進食,這樣可以鍛煉嬰兒手眼協調功能,促進精細動作的發育。13月-24月齡可鼓勵幼兒參與食物選擇與制作,增進對食物的認識與喜愛,了解食物對健康的重要性。
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身長和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反映了嬰兒的營養狀況,對6月-12月齡嬰兒仍應每個月進行定期的測量,13月-24月幼兒可每2-3個月測量一次。
注意飲食衛生
膳食制作和進餐環境要衛生,餐具要徹底清洗消毒,食物應合理儲存以防腐敗變質,嚴把“病從口入”關,預防食物中毒。給嬰兒的輔食應現做現食,剩下的食物不宜存放,要棄掉。
秋季小朋友入園知識手冊
1、與寶寶溝通
許多孩子對于自我將要離開家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十分的排斥,在家里哭鬧著不愿意去。這時,家長們不能狠心的把孩子直接送到幼兒園去哦!應當和孩子好好溝通,給孩子說一說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有許多小朋友,有許多玩具等。讓孩子嘗試1、2天的幼兒園生活,看看孩子的態度,讓孩子慢慢理解上幼兒園才好!
2、培養孩子的合群精神
在家里可能僅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偶爾有親戚家的孩子來和孩子玩耍,而在幼兒園卻有許多小朋友,所以有的孩子會害羞、怕生而不懂得融入到小朋友玩耍的隊伍當中去,這個時候家長們能夠在孩子入園的頭幾天,陪伴在孩子身邊,鼓勵孩子主動去找小朋友玩耍,當孩子嘗試幾次成功之后,他就能更好的融入的群體活動中去了!
3、給孩子準備充分的生活用品
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可是在學校里,孩子眾多,教師們可能會照顧不周,所以家長們應當給孩子備齊各種生活用品,例如:水杯、換洗和保暖的衣物等,并且寫上名字,做到專人專用。這樣做不僅僅干凈衛生,防止疾病傳播,還能避免孩子之間的爭搶打鬧。
4、提高寶寶的交往本事
家長們能夠有意的培養寶寶的交往技能,例如:自我介紹、交談時的禮貌用語,以及培養寶寶樂于分享幫忙、愛心友好的性格。在家里家長們能夠適當的讓寶寶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幫忙媽媽澆花、自我收拾玩具等。這樣不僅僅能鍛煉寶寶的獨立性,還能培養寶寶樂于助人的精神!
5、家長們擺正自我的心態
家長們不能因為自我太過忙碌或者覺得孩子膩煩,而執意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也不是讓孩子在幼兒園中學到什么專業技能。而是從小讓孩子學習與人接觸,讓孩子在群體中獲得歡樂,讓孩子健康歡樂的玩耍,在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玩!家長們不應當抱有太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的,給孩子造成壓力,應當告訴自我,孩子去幼兒園小班就是去歡樂玩耍的!
秋季幼兒育兒保健小常識手冊有哪些相關文章:
★ 秋季保健育兒知識
★ 秋季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