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客觀地存在于每一個企業之中。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反之則將削弱企業的組織功能。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文化建設論文,供大家參考。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范文一:地勘企業文化建設出路分析
摘要:企業文化是一種新興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是指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是一個企業尋求生存發展的外在競爭原則,也是旗下員工所必須遵守的內在秩序規則,它包含文化觀念、價值取向、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等要素,是指導人們行為規范的哲學觀念。現代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經濟協調發展的道路,就必須普及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文化建設;依托;結合;創新
黨的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全面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取向和準則。而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載體,企業文化對其的成長發展影響意義重大。
一、三個依托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依據
1、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系列重要講話是構成現代企業文化內涵的堅實理論基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體現,是端正前進方向的有力保證,是中國現階段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成現代企業文化體系的靈魂。
2、依托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浩瀚五千年華夏歷史,多少賢良忠信禮義廉。孔孟之道、儒學之美,現在世界上都廣為流傳;墨家之仁、韓非之法,至今仍有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更如以晉商為代表的中國商德,其誠信、仁愛、禮義等等傳統美德應該發揚廣大,成為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依托地質勘探行業的優良傳承精神。老一輩的地勘人披星戴月、櫛風沐雨,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環境中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煤田勘探事業打出了一片天地。如今科技發展,條件改善,但是老一輩開拓進取的精神不能丟,更應該代代傳承,與時俱進,作為地勘單位的企業文化和地勘人的優良傳統不斷教育和激勵后來人艱苦奮斗,積極奉獻。
二、四個結合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社會基礎
1、企業文化當與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相結合。作為企業文化最關鍵的因素是人,最廣泛的主體和載體是廣大職工,所以企業文化是職工文化。那么構建企業文化首先當從職工的角度和立場上看待問題,作為一名職工,如何做才能為單位樹立形象、創造業績、謀求發展、做出貢獻,如何才能將企業發展與個人職業規劃有機結合,可以更大發揮個人才干、實現人生價值。
2、企業文化當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相結合。企業文化是正確處理各方關系的“調和劑”,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角度出發指導企業行為,做到眼光長遠,趨利避害,明確企業與職工,企業與客戶,企業與國家,企業與環境的責任義務,將社會各方利益有機和諧統一,構建起和諧的社會秩序。
3、企業文化當與促進生產經濟發展相結合。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表現在企業包括目標宗旨、經營理念、職工素質、社會形象等多個方面,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層面進行優化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最大限度的挖掘企業的發展潛能和市場潛力,增強企業文化素質軟實力,讓企業文化成為經濟發展的有效保證和強大助力。
4、企業文化當與依法治企相結合。企業文化當以依法治企為切入點,引導領導職工尊法、學法、懂法、用法,讓法治思維理念貫穿經營決策、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營造依法治企文化氛圍,提升法治工作能力水平,讓依法治企文化為企業安全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三、五個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時代結合
1、企業文化目標價值創新。目標價值創新,除了在目標訂立上要符合實際、立足長遠,在價值導向上提倡道德、崇尚正能量,最關鍵的在于貫徹堅持,不能徒有虛表、停留表面,更不能朝三暮四、輕易更改,善變的企業文化是無法讓職工遵循的。縱觀中國百年老字號企業之所以能夠繁榮至今,正是因為堅持企業文化的目標價值不放棄,不動搖。
2、企業文化競爭機制創新。競爭機制創新,關鍵在于構建外向競爭型的企業機制,將所有職工的關注導向在如何對外競爭、對外擴展,而非糾結于內部管理等級矛盾。讓每一個企業個體上升到企業自我意識,做到與企業同命運,共榮辱,將實現企業價值與完全自我價值相統一,做到對外拼搏進取,對內團結包容,將企業的內部矛盾轉化成為外部動力。
3、企業文化宣傳方式創新。宣傳方式當注重“質”,而非“量”,現代各類傳媒方式泛濫,造成社會人信息疲勞,單純的“奉獻”“努力”已經很難激發職工熱情了。而讓企業文化打動人心、深入人心,最關鍵在于要能和廣大職工產生共鳴,能夠深刻體現企業經營管理的人性化,價值取向的先進性和社會形象的優越感,從而激發職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作為企業的一員自覺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利益。
4、企業文化執業精神創新。執業精神中最需要培養和提倡的無疑是責任意識,要做到上行下效,權責分明。態度決定高度,思維決定出路,責任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力、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同時責任意識必須與開拓創新相統一,不能因為害怕擔當而故步自封、裹足不前,為此制度保障是關鍵,獎勵行為和區分擔當有機結合,讓責任文化成為激勵,而不是懲罰。
5、企業文化行業特色創新。作為煤田地勘行業,其工作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決定不能單純照搬其他先進的企業文化,而應當從行業特色入手打造符合自身的企業文化。例如“安全至上,誠信為先”,在施工過程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杜絕一切危險隱患,與客戶交往過程中堅持誠實信用,認真做好相關資料報告,從而逐漸樹立起自身的商譽。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逐步探索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企業文化才是謀求長遠發展的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1].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2]葉坪鑫.企業文化建設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0
[3]段磊.依法治企:企業制度建設與管理方略[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5.10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編寫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5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范文二: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分析
[摘要]近年來,中國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的產業已經起到了支柱作用,民營企業為社會創造財富、提供就業,促進了社會的穩定。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健康長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2013年民營企業文化進行分析,提出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文化;對策
0引言
企業文化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樹立形成的,被組織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認知。企業文化貫穿于企業的每個工作環節,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從產品、服務、逐漸發展為文化的競爭。我國民營企業由于各種原因還未形成具有強有力的競爭文化。
1民營企業文化特點
1.1企業文化主題多
企業文化主題多是民營企業文化的一大特點。除了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宗旨等主要指標外,民營企業的文化主題繁多,有的企業提出包括時代觀、人才觀、企業口號、文化核心、企業精力等主題。然而,有些企業的企業文化總結提煉出多條文化主題但并沒有提到企業文化最核心的核心價值觀、價值觀或者企業精神。
1.2企業文化完善程度與企業從事行業、地域有關
查詢過程中發現像煤炭、礦產、重金屬行業這些受眾比較少的企業對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一半以上的企業沒有企業文化,有的企業甚至沒有自己的網站。從事食品、房地產的企業則更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基本能提出符合行業規則的企業文化。內地的民營企業家觀念則相對封閉、保守,不利于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推進。
2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2.1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錯誤
2013年民營500強企業中25家企業文化一欄里是員工活動、文章、企業視頻等。有些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欄下只有各領導寫的文章,這些文章雖然反映了領導的理念,但并沒有經過提煉,準確地表達出企業文化的內涵;有的企業沒能真正地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給員工營造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給員工舉行更加豐富的活動,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欄下是員工的活動、公司簡介視頻,而在公司簡介下則有一欄本屬于企業文化的企業理念。
2.2企業文化沒有特色
在查詢總結民營企業500強企業文化過程中,發現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根據自己所在的行業以及公司的特點來提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大多數企業都不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發展階段、企業目標來建設獨特的企業文化。這導致民營企業文化千篇一律、毫無個性,不能真正體現企業的管理模式。2.3只注重表面現象,缺乏實質內涵一些民營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進程中,只追求一種表面化、形式化的文化,缺乏實質的內涵。有的企業只是將企業文化作為一項指標來進行建設和考核,然而并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對所提出的企業文化進行支撐。
3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
3.1提升企業家和員工素質
民營企業家應該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應該通過學習了解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企業家是企業文化的塑造者和推動者,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家自身素質的高低和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以及自身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表率作用對能否締造優秀、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構建企業文化、實施文化戰略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家首先要自覺地從思想上確立企業文化,并通過各種措施來宣傳,使得企業文化理念植入員工內心,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可程度。同時可以采取諸如與晉級、評優掛鉤等激勵方法,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努力提升綜合素質,樹立優質高效、對用戶高度負責的現代生產管理理念。
3.2加大支持力度
首先,政府一方面要加強體制改革,為企業文化的創新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從政策和輿論導向方面引導企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根據自身特點創造獨特的企業文化,而不是盲目的跟風,追求表面形式。其次,研究機構和民營企業咨詢機構應對民營企業文化的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對企業家和員工就企業文化理念和建設實踐進行指導。
3.3建設富有個性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所以企業文化的建設要突出企業自身的特點。一是企業所在的行業。企業從事的行業是區分與其他企業性質的最基本因素。不同行業的企業生產的產品、生產產品的設備和行業環境、服務理念以及管理方式都有差異,這些差異是企業文化個性化建設的出發點。二是企業發展階段及歷史。企業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戰略目標,這就需要不同的企業文化進行支撐,所以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在確定企業核心價值觀以后圍繞既定的價值觀不斷完善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使之能與企業發展階段相適應。
4結語
企業文化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民營企業必須正確認識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立足于中國文化和經濟大背景下,結合企業特點,建設具有個性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