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圖書館管理機制的創新問題(2)
時間:
汪昊1由 分享
三、高校圖書館的發展
(一)創新理念的改變創新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根本動力。管理上的創新能使圖書館打破常規,彌補以前的缺陷和漏洞,完善體制,提高管理效率,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創新是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必然要求。創新是深化圖書館改革的必然趨勢。管理創新事在必行,因循守舊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優化流通借閱環境在圖書館向自動化、網絡化發展的今天,圖書館流通借閱服務仍然是圖書館的一個熱點。因此優化流通借閱環境不僅有利于圖書館整體形象的提高,而且在強化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功能以及優化育人環境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1.以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優化流通借閱環境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愛護人、理解人、關心人,即以人為中心。1)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決定讀者的地位。服務功能是圖書館最本質的功能,為社會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宗旨,而為社會服務就是通過為人服務體現出來的。可以說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讀者服務展開的。因此讀者在與圖書館信息傳遞交往的過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多年來,“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已成為圖書館同仁的共識,這也說明了讀者在圖書借閱服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2)以讀者為本的服務貫穿于服務的全過程。以讀者為本的服務應考慮服務過程中每一個細節,處處突出讀者、便利于讀者、傾向于讀者。包括圖書的檢索,應注意界面的友好、途徑的多樣,文獻借閱過程中服務的態度、方式方法,規章制度執行過程中的友好、靈活等等。讓讀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2.以科學的管理手段優化流通借閱環境流通管理中,主要是對館員、圖書、讀者的管理。管理是為了達成目標而進行的計劃、組織、操作等一系列過程行為。1)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管理。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應建立在知人、尊重人、關心人、成就人的基礎上,主動關心和了解她們工作、生活上的難處,充分肯定她們的工作成績和價值,讓她們從心理上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從而自覺將自己置于主人翁的位置,把個人價值與圖書館價值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2)科學規范書庫。書庫管理的科學化直接影響到借閱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對書庫的管理要求做到以下有三點:對讀者歸還圖書要求當天上架,并準確按中圖法四級類目分類上架。工作人員應實時清理書架亂架圖書,做到最低亂架率;除了類目準確外,還應做到圖書擺放整齊劃一,大小開本分開放置,相同的書盡可能放在一處,破舊、散頁圖書清理送修補;另外還應注意書架架面衛生和地面衛生,勤打掃,保持干凈。3)對讀者的人性化管理。流通讀者的管理包括借閱制度的制訂、系統中讀者庫的管理以及借閱過程中對制度執行的監督。這一系列活動中應更注重人性化。在制訂借閱制度時,盡量避免繁瑣的手續,能粗的則粗,該細的仍要細。
3.以避免矛盾沖突作法優化流通借閱環境在流通借閱服務中,館員與讀者之間常因一些客觀或主觀的原因產生矛盾沖突。如館藏資源不足、文獻陳舊、借閱權限、借閱期限以及系統功能不完善等客觀原因而引起的矛盾沖突。
(1)提高館員職業道德、個人修養和業務技能。館員應具備較好的。素養,能面對繁重的工作而保持冷靜、隨和的心境。能以自己良好的品德修養去感染讀者、教育讀者。他們更應具備熟練的業務和相關知識技能,從而得到讀者的欽佩和認可,樹立起館員文明形象。
(2)準確把握讀者心里、注重與讀者溝通。作為與讀者接觸密切的館員,應具備一定的心理知識,善于把握各類讀者的借閱心理,研究借閱動機和行為,掌握讀者的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性格及心理特征,采取支持、滿足、引導、啟發或控制、勸阻等不同方式,真誠、熱情地對待讀者,使流通環境中人際關系在理解、尊重、和諧的良好軌道上發展。
(3)館員對規章制度的靈活把握。規章制度的制定,是為了保證讀者在借閱時有一個正常的工作秩序。但無形中限制了讀者的個性需求。生搬硬套規章制度,就會產生矛盾沖突。在讀者不理解的情況下,不能用規章制度拒讀者于“千里之外”,而應耐心解釋,靈活處理。對于個別讀者的特殊文獻需求,在不損害其他讀者利益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予以滿足。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正在面臨著時代要求的新一輪變革,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正是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本質所在。管理創新工作確實存在很多挑戰,但是只要我們調整心態,方法得當,相信高校圖書館的創新工作肯定會取得驕人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馬小鷹.高校圖書館創新管理模型及分析《甘肅科技縱橫》2009.6
[2]郜麗紅.基于創新文化的圖書館創新機制分析《河南圖書館學刊》2010.6
[3]黃宗忠.論圖書館創新《圖書館論壇》2010.6
[4]崔海峰.高校圖書館創新發展思考《圖書館界》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