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環境會計論文
環境會計是現代會計的新興分支,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則是環境會計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環境會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環境會計論文范文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程度思考
礦業,為推動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其在為各行各業提供豐富的礦物原料的同時,礦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受到廣泛關注。XZKY位于生態薄弱的高原地區,其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更值得探索。本文借助XZKY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來反應西藏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程度,提出促進企業環境保護責任的合理意見,提高企業環境信息披露透明度,保持美麗西藏。
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環境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并對外報告,綜合評估企業對環境實施的活動所帶來的財務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企業對環境采取的活動或事項就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和報告,在這過程中將會產生形式多樣的信息,既有定性的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既有貨幣信息,也有以實物、技術等指標表示的非貨幣信息。將這些信息進行匯總并對外披露,為環境利益相關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了解企業環境事宜及環境效益,幫助利益相關者做出客觀的評價,以便最終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應用而生,且重要和緊迫。現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形式:第一,融合在現有會計報告中披露。即是將與環境相關的會計信息融合到現有會計報告中進行披露,可分為在會計報告中單列項目或不單列項目兩大類。所謂單列項目是指在財務報表中增列環境會計要素項目,例如,在資產負債表中單列企業擁有的環境相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另外不單列項目是指在會計報告中不增設項目,會計報告格局不變。例如,直接把企業擁有的環境資源、環保設備列為一般資產,將其環境預防、環境保護成本類的費用列為一般費用支出,將其廢物回收利用收益、綠色產品收益列為一般收益。第二,單獨編制環境會計報告。即是以環境會計信息為主,編制相應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等。第三,對于現有會計報告無法涵蓋的部分再單獨進行披露,這是對以上兩種披露類型的綜合運用。對能以貨幣表現的環境信息要素在現有會計報告中予以披露,而對于非貨幣信息如環境質量情況、相關環境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環境能源耗用情況、污染治理情況等綜合環境效益指標,則單獨編制一份環境信息披露報告進行披露。目前針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規定較少,且都屬于不具有強制性的指引、指南性文件,如2003年環保總局發布的《關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200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2011年環保部發布的《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導則》。這些規定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盡相同,主要集中在環境保護方針、自然資源耗用量、污染物排放情況、環保設施情況、重大事故披露、防污染項目、節能減排完成情況等方面,幾乎都遵從自愿披露原則,缺乏強制性披露信息。
2XZKY的簡介
XZKY,1994年由兩家公司通過資產重組組建了XZKYFZ,1997年再聯合其他四家公司出資成立。一舉成為西藏最大的綜合性礦產開發公司,總資產10.03億元,凈資產5.19億元,年均創利達5000萬余元,成為西藏首批授信企業之一,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跨越,同年7月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通過ISO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認證的企業。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以鉻礦、鋰礦、銅礦的開采、加工、銷售,集勘探設計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礦山企業,形成酒店服務業等多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公司擁有自營產品進出口貿易經營權,與國內十幾家大型鋼鐵企業建立了長年穩定的供銷業務關系。形成了以西部為中心,輻射華東、華南、華北等區域的營銷網絡體系,逐漸形成“開拓、創新、高效、奮進”的企業精神,緊跟時代步伐,根據市場調整企業經營方針。礦業開發已被西藏地區人民政府列為西藏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XZKY憑借西藏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加快開發,將其隱性的資源優勢轉化為顯性的實力優勢,將企業迅速做大做強。同時,也不可忽略環境保護,必須把“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貫徹到底。
3XZKY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程度分析
根據2008年上交所發布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上市公司根據自身需要,在公司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或單獨披露設計以下事項相關信息:公司環境保護方針,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及成效,公司年度資源消耗總量,公司環保投資和環境技術開發情況,公司排放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和去向,公司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的處理、處置情況,廢棄產品的回收、綜合利用情況,與環保部門簽訂的改善環境行為的自愿協議,公司受到環保部門的獎懲情況,公司自愿公開的其他環境信息。XZKY是西藏11家上市公司之一,且屬于重污染行業,加強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力度十分有必要。目前,XZKY信息披露方式還比較單一,主要通過財務報表附注和社會責任報告進行披露,且披露內容極少。這不僅是XZKY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更可能是西藏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采用目前得到一致認可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EDI(EnvironmentalDisclosureIndex)衡量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標。選取2008~2013年的年報及社會責任書提取數據。在借鑒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選擇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的因素,建立了針對XZKY的研究模型,對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進行分析。
3.1披露條目的選擇
由于公司性質、公司規模等的不同,不同公司對于環境信息披露條目的選擇也會不盡相同,披露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但大多還是選擇將環境會計信息以貨幣或非貨幣或者同時以兩種形式在定期報告中進行披露。由肖淑芳等的統計資料可知,譬如污染費、綠化費、資源稅、資源補償費和環保投資等環境會計信息多以貨幣形式披露,出現在財務報表附注中;像ISO等環境相關認證和相關政策規定類的很難量化的環境會計信息一般存在于社會責任報告當中。根據以上分析,本文設計如表1的環境信息指標。
3.2環境信息披露指數的構建
根據上述內容,分析公司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中對上面10個方面的描述,按照披露的定性和定量情況,給披露的每一項信息進行打分,即存在貨幣形式的披露信息給予2分;存在非貨幣形式的披露給予1分;沒有提及該項信息的為0分。每一項條目最高得分為3分,最低得分為0分。在對以上10項條目分別進行評分后,再進行匯總,依次計算出2008年至2013年XZKY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EDI。一般有兩種匯總方式:一是直接匯總,假設各項條目的重要性相同,將各項得分直接加總。二是加權匯總,根據每一項條目不同的重要性,賦予各條目一定的比重,再加權匯總。由于對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來說,每一項信息的重要程度存在差異,選擇加權匯總法是不合適的,因此選擇直接匯總法。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EDI等于公司每條信息條目得分總和除以完全披露信息條目得分之和。每項條目完全披露得分為3分,總共10項條目,所以完全披露條目信息得分之和為30分。最終計算出的公司近五年來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XZKY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在逐漸提高,與姜琳敏(2012)研究西部四省礦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而構建的EDI相比,披露質量較低,相比四省平均存在較大差距。2008年公司EDI為0,等于西南四省上市公司EDI最小值,表示無披露信息,說明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起步比較晚。在2009年公司的EDI值上升為0.27,高于西南四省上市公司EDI平均值,卻還遠低于其最高值0.35,可以看出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與2009年保持一致,與西南四省上司公司的EDI最大值0.42拉開了更大的距離。從年報披露具體條目來看,僅是在2008年的零披露基礎上增加了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描述和對于污染費、排污費、綠化費的描述,在2009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政府補助方面的信息,而對于環境保護方針、資源消耗量、環保設施、污染物處理等關鍵環境信息并未提及。到2013年,其披露質量也在提高,比如在管理費用中明確列出草場補償費為3840000元,在政府補助中也單列出了環保專項資金。XZKY在社會責任報告中就提到“公司嚴格按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和《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精神,把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積極適應國家政策及相關法規要求的變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生產模式,減少排放,提高效益”。而對于受到環保部門的獎懲情況、公司排放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和去向等條目,卻很少見到公司完整具體地披露出來,甚至處于沒有披露狀態。總之,公司都不愿披露負面的信息,以免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但對于政府補助之類的利好消息,披露程度非常高。
4結論、建議與研究局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卻忽略了環境問題。近幾年環境問題頻頻發生,給社會敲響了警鐘,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而我國關于環境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依然有待完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體系來約束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行為。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還沒有披露的內容。上市公司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隨意,利益相關者無法獲得準確信息,無法對公司做出客觀評價。同時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獎懲標準不明確,不利于相關部門的監管。雖披露水平整體還比較低,但逐年增長的趨勢卻是不可忽略的。強制性的要求不多,但公司依然自愿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說明企業在提高環保意識,越來越重視公司包括環境保護在內的社會責任。對于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會計制度,充分利用政府的強制手段加強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強度;(2)加強全國的環境保護教育,從小培養公民的環保意識;(3)培養會計人員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意識,督促企業完善自身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4)改善公司法人的治理機構,降低股權集中度,形成一個互相監督的體系,形成具有更強競爭性的環境,迫使公司進行更加全面的披露。由于西藏上市公司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都較少,在此僅選取了XZKY作為代表,其做為重污染行業,更應該注重環境保護。XZKY并不能代表西藏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整體水平,但西藏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程度整體水平還要低于該公司的披露水平。對于和西南四省的比較也存在局限,西南四省本就屬于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的區域,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較低,而該公司的水平也處于初級階段,未體現出其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巨大差距。
有關環境會計論文范文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完善路徑分析
立足于各個社會角度,為滿足各個行業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例如供應方、消費者、投資商、金融機構、行政單位、普通居民等群體,因為特定的需求而要求企業對其發布相關的環境信息或環境公告,所以說企業會計的外部職能是為了滿足外界利益相關方的決策,而對其發布的會計信息。
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所有企業的生產行為和經營過程,都是以資源的消耗為前提的,都會或多或少對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所以企業就應該肩負起治理和恢復環境的應盡義務,及時向外界相關部門或個人公布企業自身的環境會計數據。但就是實際來說,盡管這些年國內的環境會計在理論和實踐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相關的理論研究仍需要深入開展,實踐應用仍需要進行磨合。尤其是在理論研究上,國內的研究基本上是對國外已有成果和經驗的借鑒,尚沒有相對完整和成熟的理論體系出現。所以目前國內的環境會計及其信息披露仍有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環境會計準則缺乏
目前國內的會計從業準則并沒有涉及到環境會計領域,缺乏對環境會計的要素確認,在實際中無法用科學的方法對環境會計進行定量和計量,造成了在環境會計的核算和信息披露模式不固定、方法不統一,給企業發布相關環境會計信息帶來很大困難。很多情況下采取的傳統會計理論,只對企業的經濟利益有所考慮,并沒有真正反映出因為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企業成本和收益。當然一些企業在會計報表中增加了排污費等環境計量項目,但對環境會計信息的反應仍不系統。所以政府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充分披露企業的社會責任。
(二)環境法規體系不健全、發展滯后
目前,國內涉及到環境要素的法律法規雖然也有一些,但在具體內容上略顯粗糙,并且始終沒有形成體系,對環境會計工作的指導作用不明顯,對企業的環境保護要求也很難具備強制性。而且當前的環境法律尚存在一些不健全之處,使得很多企業為了企業自身的聲譽,對于有負面影響的環境信息總是選擇低調處理,盡量不會聲張,結果外界的環境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就不能得到客觀真實的環境會計信息,在做決策時受到很大影響。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大法律法規研究制定力度,盡快完善環境會計法律體系,以跟上發展的需求。
(三)利益相關者對環境信息披露需求不足
對于國內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群體之中,主要是政府機構部門最需要了解環境信息,新聞媒體、投資方、消費方、企業職工、一般民眾等群體對環境信息的需求并不強烈,這充分說明當前環境信息的主要目的和用途更多的是取決于政府責任部門,用來指導宏觀環境的治理與調控。相對來說,其他群體對環境會計信息的需求明顯不足,企業在披露信息時也會選擇性忽略這些人的需求,不會像他們提供相應的環境信息。
(四)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觀性很大
因為信息掌握在企業手里,即使一些企業掌握了環境方面的數據,但出于對企業形象的考量,企業也只愿意公布對自身有利的數據信息,也不會主動披露那些會令企業受損的負面環境信息。政府部門也沒有出臺具體的環境會計數據信息披露規范制度,更對企業的信息披露沒有強制效力。上海證交所曾于2008年5月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鼓勵上市企業披露環境信息,強化了上市公司的社會環境責任,但是該《指南》只是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作出了原則性要求,并未進行具體的規定信息披露方式和披露內容,無法對企業起到強制作用。
進一步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一)從政府的角度對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1.完善會計準則,健全環境會計法規體系。國家應盡快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確定環境會計的法理地位和法律效力,使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統一規范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內容、形式等。此外,相關監管部門需要盡快制定出臺環境會計核算準則和信息披露細則,形成環境會計及信息披露的完整體系,對企業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防止企業為貪圖短期利益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行為。
2.推行企業環境問題審計監督。追求高額利潤的本性決定了企業不可能在披露環境信息時做到及時、真實、準確和全面,這就需要引入外界監督和約束。在政府部門進行監督、督查的基礎上,還應引進第三方機構,對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獨立的審查并作出鑒定和評價,這樣才能保證企業所提供的信息真實有效、公正合法。企業所披露的環境信息只要能通過政府機構和獨立第三方的共同監督與檢驗,就能取得社會大眾的信賴,經營過程中的盈利能力就大為增強,反過來也能促使企業繼續加大對環境工作開展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二)從企業的角度對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1.選擇適宜的信息披露方式。國內當前并沒有統一規范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內容與方式,這給企業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間,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或業務情況,選擇在以往財務報表中加入環境因素,或者添加備注說明,使報表的使用者在了解企業財務業績的同時,也了解了企業的環境信息。當然,企業還可以進行單獨的環境報告。這樣不僅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同傳統財務報告區分開,擺脫了從屬地位,還可以使利用相關者系統地了解企業環境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還能夠為企業在市場上繞開綠色壁壘,增強競爭力,提升企業形象和地位。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合適的環境信息披露方式,從而實現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
2.提高企業員工的環保意識。科技不斷的發展,環保措施不斷進步,環保能力不斷提高,這就要求企業的職工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形勢和要求,積極參與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即使學習最新的環境科學知識,提高環保意識,掌握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為企業的生產管理獻計獻策,為發展環境會計和環境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基礎。把綠色經營納入企業文化范圍,加強員工間的溝通、協助,共同探討建立環境會計信息系統的有效途徑,培養有利于企業環境會計發展的學習型人才。
有關環境會計論文相關文章:
3.環境會計畢業論文
6.會計理論
有關環境會計論文





上一篇:電大會計專科畢業論文
下一篇:有關環境會計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