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范例
法務會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逐漸為我國社會公眾所認識,理論界和實務界對該學科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也正逐步展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范例,供大家參考。
法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篇1
淺談法務會計在企業中的發展與應用
一、企業的發展需要法務會計的支持
世界經濟的活動主體是企業,但是不是任何企業都是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助力,只有有生機、有活力同時遵紀守法的企業才是世界經濟發展主要內容。我國經濟發展也是同理。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我國是從封建落后的社會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初級社會形態的,我們有我們自己特殊的國情,于是決定我國的經濟發展之路必定和別的國家不同,我們需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過去我們不了解非公有制經濟,一直限制甚至封殺非公有制形式。改革開放之后,我們了解了,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條新型的社會主義建設之路,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公有制經濟作為主體和主導力量,更需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來幫助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無論公有制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都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企業的發展不僅要求有素質高、經驗豐富的掌舵者,更需要有會計工作的統計數據的有力支持。會計的工作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會計員不僅能夠精確統計每日的收支情況,而且能夠在收支的基礎上把握企業資金的預期走向。從而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供企業發展的報告,方便企業的管理者更明確的把握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為企業發展規劃的制定提供科學的指導意見和資金的保駕護航。
同時,企業最需要的是法務會計。法務會計不僅掌握會計和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法律專業研究更為通透。在實際的企業運行中,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了取得更多的經濟利潤,難免會對國家的政策動腦筋,在企業的賬目上動腦筋。而企業的管理者多法律知識了解不深,盲目指揮企業賬目,導致企業賬目混亂的例子非常多。這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所不允許的。
所以,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需要專業的法務會計的指導和監督。法務會計可以從企業發展的整體高度,對企業的賬目予以監管,對企業經營者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法律的建議和幫助,同時,如果企業涉及違法違規行為,一經進入到訴訟領域,法務會計可以第一手的提供法庭相應的經濟學證據。這樣既保護了國家經濟的有效運轉,又能夠最大限度的制止早起經濟犯罪。
二、法務會計在新時期的應用
法務會計是新型的人才,在新時期保障我國經濟運行的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一)企業需要法務會計的幫助
法務會計是復合型人才,既具有會計學的知識,能夠從企業的各種數據報表中掌握企業發展的動向和企業發展的態勢,能夠給予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以會計學的建議和幫助,同時,又具有審計學的知識,能夠從企業的各種報表和賬目中發現問題,不管是人為故意還是非故意的行為。無論故意還是非故意的行為都是影響經濟運轉的,非故意還好,只是個別數字的調整,對企業的影響較小,可以彌補;故意的行為,無論是會計故意還是企業經營者授意的故意,都是企業經營的隱患,同時是國家政策法規所不允許的,是違法的行為。
法務會計還因其具有相關的專業的法律知識,成為企業的熱門搶手人才。法務會計不僅具有經濟學知識,而且具有法律知識。這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來說是最好的助力。企業經營管理者一般不具有會計學專業知識和法律專業知識,同時,會計學知識和法律知識又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缺一不可。缺少會計學知識的專業指導,企業的發展就會舉步維艱,缺少套路和可持續發展性。缺少法律知識的指導,企業的發展就會問題不斷,麻煩不斷。所以,法務會計兼具專業的會計學知識、審計學知識和法律知識是企業發展的助力,集多項企業需求于一身。
(二)法務會計必須完善自身素質,以適應企業的要求
法務會計是多專多能型人才,深受新時代企業的歡迎。但是,正是這多專多能,給法務會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會計學和審計學知識的完善法務會計最大的能力是有一雙發現經濟運轉異常的慧眼。能夠發現企業的經營賬目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出問題是法務會計存在的重要職責。現代經濟發展千變萬化,人為賬目作假的現象層出不窮,手法多樣,這就非常考驗法務會計的會計學和審計學功底。沒有深厚的知識功底,很難在浩瀚的企業賬目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
2、法律行業的加入要求法務會計本身必須一身正氣法律行業是正義的行業,所有法律從業人員都必須時刻牢記法律的宗旨,用法律的武器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因此,法務會計也要秉承法律行業的宗旨,對于企業的賬目的法律問題不予庇護,而是予以嚴格的法律追究。所以,這也對法務會計本身的個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法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篇2
淺談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中的證據支持
一、法務會計概述
法務會計是一門新興學科,法務會計是指接受委托或授權的特定主體,以綜合運用會計學、審計學、通過對經濟業務運行過程中涉及的會計糾紛、法律糾紛的會計證據實施搜集、專業判斷并對會計事件進行專業鑒定,進而根據搜集的證據、專業判斷和專業鑒定的結果發表專家性意見及提供訴訟證據支持等相關服務的一種中介活動,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蓬勃發展起來,并且在訴訟領域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我國在 20 世紀末期,一方面,人民法院開始受理證券市場中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訴訟案件,在訴訟程序中如何認定同財產報告信息的提供者與信息使用者有關的責任、證據,從而形成法院審判中法官確定訴訟結果的支持證據這一事項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涉及會計職業的專業判斷,大大超出了僅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法官的專業勝任范圍,同時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案件的大量增加,使得需要進行司法會計鑒定的任務非常繁重。
在這種情況下,1985 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大連召開了全國檢察系統刑事技術工作座談會,通過了《關于檢查機關刑事技術工作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在省、市兩級人民檢察院中設置司法會計崗位,并且把它納入檢察機關刑事技術工作。1990 年 10 月 15 日,吉林省長春市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司法會計鑒定所———長春市司法會計鑒定所,它的建立標志著“法務會計”在中國的世紀誕生。
二、法務會計在訴訟領域研究的現狀
(一)法務會計訴訟支持業務的內涵和領域。
訴訟支持是對正在進行的或懸而未決的法律案件中具有會計性質的問題進行確認、分析,并提供專家意見的一種法律服務。在訴訟日益增多的年代,會計師事務所咨詢領域的訴訟支持業務也迅速增長。法務會計訴訟支持業務主要與訴訟程序相關聯,是在司法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一個新會計服務領域,它是通過對特定經濟犯罪、經濟過失和經濟糾紛案件進行會計計量與反映,對特定的經濟事項或案件提供會計分析,從而為法庭對有關經濟案件最終裁決提供重要的依據,它是為法庭和訴訟當事人提供的一種專門服務。也就是說,法務會計是對正在進行的或懸而未決的法律案件中具有會計性質的問題進行確認、分析,并提供專家意見的一種法律服務。
法務會計訴訟支持業務的領域非常廣泛,最初階段法務會計訴訟支持提供的服務和建議主要用于經濟損失量化的問題,現在已經發展到進行復雜的調查和分析,甚至建立訴訟戰略等層面。常見的需要法務會計提供訴訟支持的領域包括:舞弊的民事補救、股東糾紛、商業估值、保險索賠、婚姻糾紛、人身傷害索賠、違約、產品責任、建筑索賠、版權事物、法庭任命、損失判決、所得稅糾紛、不正當或正當的解雇等。
(二)法務會計在我國訴訟領域內的研究現狀。
法務會計在訴訟實踐中的應用方式與一國的訴訟模式密切相關。我國等大陸法系國家實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相應設立了處理財會專門問題的會計鑒定人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法務會計人員充當會計鑒定人(類似于英美法系的會計專家證人),被視為法官的助手,以其專業特長彌補法官知識的不足。因此,大陸法系的鑒定人由法官依職權或經當事人申請而指派或聘請,處于中立地位(即獨立于當事人各方),其提供的專家意見稱為鑒定意見或結論,一般視為一種獨立的訴訟證據。鑒定人通常應出庭宣讀和說明鑒定意見或結論,并接受法官、各方當事人或其代理人的質疑,但一般沒有質證權。
三、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中的應用
法務會計在不同訴訟中所提供的支持是不同的,在同一訴訟的不同階段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法務會計在我國訴訟中的具體應用可以分為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和在民事(行政)訴訟中的應用兩個大的方面。
(一)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中證據收集的應用。
在我國,雖然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以當事人為主的證據收集模式,但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收集證據的權利及其程序保障則未設專門規定。我們在收集證據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客觀性問題。不管采取那種方法收集證據,都要以客觀性為前提,千萬不能篡改、偽造證據。
2.必要性問題。所謂收集證據的必要性,就是舉證責任的問題。
3.及時性問題。及時性就是說收集證據一定要講求時效,早比晚好。如果收集證據不及時,當事人就可能因舉證時限和訴訟時效的規定而敗訴。
(二)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審判中證據認定的應用。
法務會計是一項會計咨詢服務,為案件審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所得結論可作為訴訟證據使用。當前我國法務會計的主要任務:
1.為認定犯罪事實提供科學依據。在一些犯罪中,如貪污罪,虛報注冊資本罪,走私罪等,需要對涉案的會計事項進行調查分析,做出科學鑒定結論,為司法訴訟、審判認定被告的犯罪事實,以及定罪和量刑提供科學證據。
2.為解決經濟糾紛提供科學依據。在一些經濟糾紛中,需要法務會計對會計事項進行分析鑒定,做出科學的鑒定結論,為司法機關正確處理經濟糾紛提供科學依據。
3.為維護企事業單位自身權益提供有力保護。企事業單位在做出重大決策時,有相關法務會計人員參與,就會了解哪些行為合法、哪些行為違法,以避免風險,最大限度維護企事業單位利益。
(三)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證據支持的應用。
法務會計人員在收集證據時由于我國尚無專門的證據法,根據現行的相關規定,法務會計人員可以以鑒定人、專家輔助人的身份提供訴訟支持。
1.鑒定人。鑒定人的產生方式有三種:一是由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二是由雙方協商確定;三是如果協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指定。鑒定人依法出具的鑒定結論是我國民事訴訟證據之一,具有法定的證據效力。
2.專家輔助人。專家輔助人制度是我國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一個重大突破。專家證人的主要權利有兩個:一是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并接受審判人員的詢問;二是對鑒定人進行詢問。鑒定人作出的鑒定結論是結論性意見,除足以反駁外,人民法院應當采信。與鑒定人不同的是專家輔助人的作用僅是闡釋和說明,幫助委托人弄清專業問題,找出鑒定結論存在的問題,與對方專家或當事人質證,最終目的是使法官在審判過程中達到對專業知識的厘清,形成有利于委托人的判斷。
四、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證據支持中的不足與改進
(一)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證據支持中的不足。
1. 在我國對于民事案件主要采取不告不理原則,只有當事人到法院起訴,法院針對那些符合條件的案件進行受理,不符合條件的案件法院不受理且不主動受理。而絕大多數的會計師事務所很少涉及法務會計服務領域,其業務還停留在審計、驗資等傳統業務領域和少量的稅務籌劃等業務中,僅有少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相關機構的授權下初步開展了司法會計鑒定工作。有些會計師事務所雖然從事了相關業務,但由于公信力原因,不僅業務量少,權威性也受質疑,并且業務范圍過窄,注冊會計師普遍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影響了所獲證據的針對性和判斷結果的準確性。
2.法務會計準則、資格認證制度、鑒定制度、訴訟支持制度、業務操作規范和標準等基本空白,傳統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對法務會計還沒有涉及,對于如何認定信息的虛假問題、故意與過失行為的判定、幫助當事人計算賠償范圍與損失以及對當事人遵守法律法規情況的認定等既沒有相關的鑒定標準,也沒有具體的行為準則作為指導,難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3. 我國民事訴訟成本制度既缺乏系統的理論研究,也沒有確立基本的遵循原則,現有的一些規定和作法基本建立在自發的傳統習慣之上,已遠遠背離了社會發展現實的需要,給司法實踐帶來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公民的訴權得不到有效保障,正當權利未能得到有效保護;部分訴訟當事人利用訴訟成本制度的缺陷惡意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浪費司法資源,增加了全社會的訴訟成本總量;申請執行案件增加,執行程序耗費的社會成本急劇上升;正常的社會秩序未得到有效保護,司法機關形象受損。
(二)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支持中的改進。
首先,我們應提高法務會計訴訟支持的認知度、推進法務會計訴訟支持理論研究、增強法務會計專家支持訴訟的能力、拓寬法務會計訴訟支持的業務領域、統一法務會計技術鑒定標準、明確執行訴訟支持業務的法務會計專家的法律責任、構建法務會計專家證人制度等,從理論上對法務會計訴訟支持的正當性基礎進行詳細論述,緊密聯系實際,采用多學科的方法,對法務會計訴訟支持進行了詳細分類,并對法務會計在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提供的主要服務的具體內容、現存問題及改進意見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推進法務會計事業更好的發展。
其次,在法務會計工作中,要求法務會計工作人員對于在審查中發現的每一個問題以及對委托人咨詢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采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和恰當的表達方式予以表達,詳細地記錄接受委托業務的具體項目、性質、范圍、應用的方法、工作的結論及法務會計人員對結論的分析等,明確寫明委托方、明確寫明法務會計人員的組成情況,在法務會計報告的結論部分,禁止使用模棱兩可、含糊其詞的語言或文字。
最后,針對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支持中的不足,提出構建市場條件下我國的民事訴訟成本制度的七點建議:一是取消立案時按訴訟標的額比例預交訴訟費的規則,訴訟費改為在判決生效后由敗訴方交納,以保障公民訴權的正常行使;二是適當調控私人成本,通過調控私人成本對全社會的訴訟成本進行總量控制,使全社會的訴訟成本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三是建立系統的律師費轉付制度,增強對正當權利的保護,加大不當行為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四是鼓勵多渠道、多方式解決社會沖突和爭端,樹立協商解決沖突和爭端的社會意識,減少社會資源在司法領域的消耗;五是建立全部執行成本由被執行人承擔的制度,促使被執行人積極履行義務,減少執行程序中消耗的司法資源;六是建立訴訟保險制度,使民眾通過購買保險的方式將民事訴訟案件中的私人成本風險融入商業保險的運作中,從而降低和減少訴訟帶來的費用風險對正常生活的不利影響;七是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保障社會貧弱者能夠不受經濟困難所制約,享有與普通公民同等的法律幫助權,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人權,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
法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篇3
淺析法務會計
一、法務會計概念
所謂法務會計,國外的權威解釋是由美國著名會計學家C?杰克?貝洛各尼與洛貝特?J?林德奎斯特提出的:“法務會計,就是運用相關的會計知識,對財務事項中有關法律問題的關系進行解釋與處理,并給法庭提供相關的證據,不管是刑事方面的還是民事方面的。”國內關于法務會計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觀點由李若山教授指出,他認為:“法務會計是特定主體運用會計知識、財務知識、審計技術和調查技術,針對經濟糾紛中的法律問題,提出自己的專家性意見作為法律鑒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證的一門新興行業。”
二、法務會計的產生的現實需要
(一)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企業規模日趨龐大,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斷涌現,使得經濟活動變得復雜化和多樣化,但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制定卻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法律規范的缺失導致大量經濟犯罪和經濟案件的發生,在經濟案件的審理過程中,需要運用會計學知識對經濟損失進行客觀度量和法律相關進行全面分析并作出裁決,法務會計就應運而生了。
(二)我國現階段的特殊需要
我國現如今進入了“習李新政”的時代,這注定會是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時期,因為幾乎所有的國家建設的事項都具有鮮明的特質,那就是“改變”。
以取消配車為標志的大力縮減行政開支和執政成本,意味著要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執政過程中的浪費,更是要對納稅人負責。法務會計就是為了這次行政開支變革做好“控制器”。哪些開支符合合理范圍,而哪些開支又是過度消耗,更重要的,哪些開支是觸犯規章甚至的法律的“多吃多占”,法務會計為各項開支作出界定。
反腐與打老虎,這是法務會計要參與的“重頭戲”。新政的到來,勢必要對以往的不正之風帶來的不正之果進行嚴厲懲處。對于我國存在的經濟類案件的“老篇新章”絕不放過。法務會計的存在正是要把官員腐敗、官商勾結的各類涉及權錢交易的事件一一揪出。核算他們的不當、不法收入,讓他們在確鑿的會計證據面前沒有機會負隅頑抗,為法院審判提供準確的庭審證據,作出合理的審判結果。懲罰違法犯罪人員,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新手”們。當然不光要打像省部級官員那樣的“老虎”,也要把細枝末節的“蒼蠅”排掉(比如秦皇島北戴河區供水局經理馬超群,科級干部,居然從家中搜出一億兩千萬現金、三十七公斤黃金),法務會計要深入基層,于細微處擲地有聲。于大于小,都需要法務會計的幫助匡扶正氣,大快人心。
三、推進法務會計發展的建議
(一)提高法務會計的地位
這其實是上一點的補充,也是要讓涉及到的專業人員,尤其是在主觀上,提高從事法務會計學習和研究的積極性。對于任何一項職業的來說,如果它的存在會賦予一個人很高的社會地位,那么它的發展應該就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在中國。例如,高校畢業的學生乃至社會各界人士的“公務員熱”,而且中國非公職人員表示出的對公務員的各種歆羨,都造成了公務員職位成了真正的“千軍萬馬過大橋”,由此催生的公務員教育的火熱。因此,若是相關管理部門把法務會計的職務重要化、專家化,物化表現就是高薪,各種社會媒體要對法務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和道德的標榜,法務會計在眾人心中留下的極深的好印象。提高了法務會計的社會地位,那么相關專業人員自然就會對法務會計充滿了興趣,提高自己在法務會計方面的鉆研力度和執業能力。
(二)培養法務會計人才
我認為現如今的法務會計教育的重頭戲應當放在已經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專業的會計人員和法律人員身上。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可在以下三個方向進行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準確的來說,是對相關專業人士的繼續深造:
(1)對于已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相關法律人士,可以進行會計學相關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如果能繼續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的科目的考試,便可以成為合格的法務會計執業人員。
(2)對于已經擁有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的高端會計從業人員,可以繼續學習相關的法學課程,并且應當進行與刑偵學有關的課程項目。國家相關部門應當盡快出臺一項新的從業考試科目,這一考試科目應當與經濟類法律高度相關,畢竟法務會計大多是要進行經濟類案件的核算和調查。如果注冊會計師能通過這類考試,并且能夠通過培訓掌握刑偵學在實際當中的應用,也應當視作合格的法務會計執業人員。
(3)上述兩項建議可能還是有些嚴苛,畢竟能分別通過司法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人員少之又少,那么能通過司法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這兩門考試的人員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而且,在會計師事務所和法律事務所工作的專業人員也有沒有通過上兩個考試的人員,但是因為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因此也分別是會計領域和法律領域的優秀執業人員。因此,我建議對于符合這種情況的工作人員可以適當放寬考試的要求,具體表現就是可以讓他們減少相應的考試科目。因此在進行法務會計人員的培養時,可以對熟練掌握自己工種的會計人員只是進行與他的工作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法律事項的教育;而相應的,對于那些優秀的法律工作這來說,也是對他所能夠涉及的法律事件的會計知識進行相應的培訓。當然,這兩方面的培訓并非“一蹴而就”,而應當是“慢工出細活”,定期分別對會計人員和法律工作者進行培訓和在教育,是他們能夠漸漸掌握法務會計的知識,盡快擁有進行法務會計工作的能力。這個可能會是培養法務會計人員“速成”的辦法之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