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論文參考范文(2)
公共藝術論文參考范文
公共藝術論文參考范文篇2
淺談公共景觀藝術設計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身邊環境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大,空氣清新、環境典雅的人居空間日漸成為人們的迫切需求。如何在室外的公共空間中創造出既滿足功能需要又讓人倍感舒適的環境,將藝術與都市、人文與自然、傳統與現代、建筑特質與區域共性和諧統一,這是景觀設計師一直探求并潛心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公共藝術;人文性;地域性;文化環境;生態環境;和諧
公共藝術所包涵的內容十分廣泛,一切具有公共性,為公眾服務的藝術形式都能被稱為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只有與城市的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協調一致才是最適宜的,從大環境和系統的角度認識公共藝術景觀是很有必要的。
淄博市文化中心處于淄博新城區核心區,核心區由四部分組成,從北至南分別為行政辦公中心、文化中心、商業中心和體育中心。貫穿南北的“金帶、藍帶、綠帶”將4個部分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是整個新城核心區的建設聯系紐帶,同時也是市民公共生活的紐帶。文化中心西側為三組建筑共同組成的城市文化論壇,中部為與政府形象呼應的中央景觀軸線,東部是休閑公園和大劇院。這三部分功能分區明確,與自然和城市公共空間有機融為一體,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文化休閑舞臺。
一、公共景觀藝術設計的人文性
淄博市文化中心城市設計的目標是為淄博市提供一個多功能的城市文化生活平臺。
公眾參與的程度是藝術的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建筑、設計、雕塑、壁畫等是具有大眾性的藝術,他們直接向公眾展開,不論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它們都與公眾構成一個共同的公共空間。在藝術的公共領域,作為公共景觀的設計藝術應該面對公眾的反應,它是大眾的、通俗的,這樣正好映證了格林伯格的說法:“任何古典的藝術都是通俗藝術。”
在世界范圍來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無不注重城市文化景觀藝術的環境建設,它能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形象,當我們看到巴黎、漢堡、紐約的美景,都無不為它那既有傳統文脈又有現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動。其中城市公共景觀藝術創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所達到的高度已成為社會文明程度、社會發達程度的標志之一。國際上,戶外大型公共藝術通常稱為景觀藝術,像大地藝術、紀念性大型構筑等,許多優秀的景觀公共藝術作品也成為該地區或者國家的標志之一。
現今,一些地方的城市廣場、公園由于設計中忽視景觀使用者的行為需求,導致許多“尺度巨大,夏無遮蔭之地,冬無御寒之所,無人問津”的廢空間產生,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要使這樣的現象不再發生,就必須強調設計結合人的行為需要,充分運用多種人性化設計手段來塑造多樣化的環境空間,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終有效激活環境空間的諸多功能,形成富有情趣和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間。在我們的周邊都是我們的生存環境,如何使之更愉快、舒適、有意義、是我們的藝術應該扮演好的角色和任務。
淄博市文化中心滿足城市文化交流和展示的需要,為淄博市建立了一個城市級的文化交流場所展示平臺,促進和實現文化資源共享;注重文化和內涵,為市民提供雅俗共賞的文化交流展示平臺,體現文化內涵和參與性,融入其他功能以增加文化中心的持續活力,結合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景觀要求,合理確定建筑布局,處理好建筑之間的相互關系,功能相近或有使用關聯的建筑可以靈活組合。建筑造型獨特新穎,建筑功能完善,技術先進,標準適當超前,整體協調。
在設計中我們分析了景觀四個特征,開放與公共、連接與溝通、臺上與臺下、簡潔與硬朗,平臺上簡潔大氣,平臺下通透生態。項目定位為營造簡潔、大氣、通透、生態的城市客廳。我們把整個園區內統一考慮,全盤布局,將水、綠、人、氣自然的溝通形成整體。從園林景觀規劃的角度,我們認為建筑不應簡單直白的與環境和人對話,我們更愿意通過綠化的軟化和過度,將建筑周邊形成掩映、變化豐富的空間,最終使建筑最美的一面展現在游人面前。金帶體現的是連接與匯聚而不是割裂。除了要將自然引入建筑空間外,文化同樣應從建筑空間延伸到自然中。
二、公共景觀藝術設計的地域性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城市公共景觀藝術也發展迅猛。面對現代城市發展中“千城一面”的尷尬局勢,再來談及公共景觀藝術的地域性關懷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城市公共景觀藝術設計之中,只有做到充分的地域特性關懷,才能讓作品保持并彰顯不同城市所獨有的文化韻味,同時也才能讓作品本身散發出公共藝術的獨特魅力。
不同的城市在不同地域發展出不同的地域性。所謂地域性,是指由某一特定區域不同的地形地貌、民族種屬、文化習俗、歷史沿革等因素經過長時間的統一定性而形成的認識事物的獨特視覺及心理感受。地域性內涵豐富,主要包含地域獨特的歷史地理、物種及由此衍生的地域獨特文化。所謂地域性關懷,就是對地域性特征的充分尊重和適應。在城市公共景觀的設計和實施活動中,只有尊重并順應這個城市的地域特性,才能創造出適合當地大眾需要的公共景觀,才能讓公共景觀藝術作品更好地服務于大眾的生活,并成為當代城市文化的載體。
像世界上許多大城市,例如巴黎和紐約一樣,淄博將會有許多好建筑,并且有自己的地標。淄博市文化中心為這座城市帶來了美好的遠景和許多期許。如此大規模的綜合項目將會給這座城市帶來深層次的變革。不同的地標代表淄博的歷史和其獨特性,由多個區域及其基于古典文化元素的特別設計的建筑組合而成。
因此,地域性不僅能體現不同城市的風格特征,也是體現不同城市獨特文化面貌的重要因素。地域性關懷重在對廣大群眾心理需求的關懷,城市公共景觀是城市社會人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景觀藝術的創作中,只有注重對作品存在環境的調研,注重公眾的參與與溝通,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充滿地域特色的公共景觀作品
三、公共藝術與生態環境的和諧
在公共藝術領域,開放性使公共藝術景觀涉及到全民的生態意識,涉及城市用地、水資源綠化等眾多環境,涉及人們的生產消費觀念,涉及到歷史遺產保護等問題,因此,公共藝術景觀體現的生態、人文意識使得很多藝術家都通過自己的作品傳達著綠色生態和人文的和諧。
淄博市文化中心與核心區中軸線金帶及綠帶休閑公園相結合,提供一個全新的體驗。這里新鮮的空氣和生態的綠洲,為淄博居民提供最好的日常戶外活動場所。結合劇院音樂廳的大型公共活動在夜晚和周末呈現出奪人的效果,成為淄博文化娛樂的核心。
(一)綠色生態
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的設計、實施,絕不應脫離對城市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思考。如果沒有適合人類生存很愉悅生命精神的環境,而僅是純粹的藝術物件,或者以破壞和失去前者為代價,那么藝術的魅力及其內在意義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細心地將公共藝術創作設計,融入到其地區的生態及景觀維護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人文遺產
優秀的公共藝術景觀與本地域的人文規劃設計是分不開的,它建立在城市規劃、自然形態及人文基礎之上,并對自然和人性深度關懷。公共藝術不僅是裝點城市中心區域及廣場,而是使其在城市分區規劃中融入,成為不同形態社區文化和居民生活場景的組成部分。隨著城市變遷,給我們留下很多非常珍貴的人文遺產,這些都是公共藝術設計的重要資源。
四、結語
在進行本國的現代化和城市化建設中,我們正在呼喚著公共藝術時代的到來,這首先需要大眾的自身意識和行動。應該說,在當今的城市公共藝術建設中,不能僅停留在某種宏大的紀念性、歌頌和宣傳的模式中,而應該使公共藝術與景觀的設計,更多地深入到市民百姓的社區生活空間中去,并以親和、自然、愉悅的伴侶的姿態公眾對話,引發互動的審美效應。城市的發展意味著人與自然的梳理,人的生存與環境、生態、紫園的沖突。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人與環境的關系在根本上也反映著人與文明的關系。
“偉大的藝術家從來不是迎合觀眾,二是征服觀眾。”這句話可以用來評價美術史上的歷代大師,但公共空間面對的并不是主動接受藝術的觀眾,而是任何可以進入特定場所的普通市民,他們的意見足以毀掉任何和他們的趣味相違背的東西。
現代的公共藝術景觀范圍更為寬廣,是一個更為開放和自由的空間,甚至整個大地都能成為其展示的舞臺,也體現在景觀規劃師、城市建筑學和藝術家之間的融合。公共藝術景觀與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聯系在一起,它融于和屬于整個城市,因此設計師有責任通過自己的設計將公共藝術景觀融入城市,改善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孫振華.公共藝術時代.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2003.8.
[2]鮑詩度等著.城市公共藝術景觀.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2006.
[3]翁劍青.公共藝術與公共精神.2002
[4]翁劍青.城市公共藝術.東南大學出版社.南京.2004.3.
[5]施惠. 公共藝術設計【J】.1997
[6]劉蔓.景觀藝術設計【J】.環境藝術設計叢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