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論文格式范文
2016論文格式范文
論文格式,是寫好論文的第一條件。這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6論文格式范文,僅供參考!
2016論文格式范文篇一
淺析當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幾點問題
摘要:教育乃是事關國家興亡的關鍵。現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對于教育就更加地重視。縱觀教育體制的發展歷程,從科舉制度到應試制度;從應試制度到素質教育,只能用科學發展觀的視角去審視去分析。本文重點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二者之間的問題加以關注。
關鍵詞:教育體制應試教育素質教育
自古以來,教育乃是事關國家興亡的關鍵。因此無論哪個國度,無論哪個時代都對教育投以最大的關注。今天,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就更是可見一斑。從科舉制度到應試制度;從應試制度到素質教育,孰是孰非,就只有用科學發展觀的視角去審視分析。下面,我僅對時下人們比較關心的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問題,談一談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以人為本,推行素質教育
許多人認為要推行素質教育就要對目前的中小學教育全盤否定,讓素質教育建立一片新的天地,讓教育體制脫胎換骨,這是極端錯誤的。所謂強調的素質教育不是對現行中小學教育的否定;應試教育也不是現行中小學教育的概括,而是對其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而產生的各種弊端的概括。應試教育是和片面追求升學率分不開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和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才真正適合時代的發展,更能突顯出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它是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健全個性為根本性特征的教育。
二、與時俱進,開展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將要代替應試教育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但素質教育提了近20年了,我國的理論工作者和一線教師已經進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素質教育似乎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實際操作也剛剛是個起步階段,而且在前進中阻力重重,舉步維艱,面對這種情形,所以教改中每前進一步都不得不慎之又慎。當前正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銜接階段,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期,對教育工作者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三、分析原因,找問題切入點
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應試教育為主導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究其原因,應試教育與其支持它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經濟條件有很大關系。概括如下:
(一)當今,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愈發嚴峻的就業壓力;極其殘酷的淘汰機制使考試成了鑒別人才優劣的方法;學歷成了度量員工工資的關鍵;文憑成了評定人員職稱的門檻。因此,人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這樣的觀點——分數越高學歷越高;學歷越高工資越高;工資越高社會地位越高等等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無形中就給予了應試教育的認可,給予了應試教育發展的溫床。正是在這種應試教育的條件下,我們的教育成為一種“精英教育”,是一種為社會選拔優秀人才的教育。
(二)應試教育目標明確,學習知識就是要應對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促進作用。就是現在,一部分人還在應試教育的思想慣性作用下剎不住車,用各種方式方法盲目的追求高分。
(三)應試教育的考試公平簡便,是大家公認的最合理的方法,即使是在當今條件下,其他的評價措施也難確保公平公正。應試教育培養出的人才不是沒有能力,只是它過于重視少數人的發展,而忽略了大多數;同時對于這少數人的培養,也沒有充分重視到其能力的發展過程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至于現在青年人有知識卻不會創新,智商高而情商太低。
綜上,分析原因,觀其后果,無不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開展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四、排除萬難,共建素質教育
現在大多數中小學領導和教師都已經認識到素質教育是關系到我們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長的大事,知道競爭激烈的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因此,都想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落實到各年級的具體的教育內容是什么?適合各年齡段的具體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具體的考核方法是什么?具體的考核標準是什么?什么樣算是高素質,什么樣算是低素質?
到目前為止,這些“具體”都因為沒有具體的教育內容、具體的教育方法、具體的考核方法,使教育工作者們感到無法操作;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便不能約束人們的任意性。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不重視素質教育
的學校領導和教師,因無約束力,自然不會去進行素質教育;想抓素質教育的學校領導和教師,也因茫無頭緒而無法進行素質教育。
五、結論
中國的教育,因為直接涉及千百萬家庭,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所以備受矚目,幾乎承攬了社會應該承攬的所有責任,包括學生的做人、學生的成才、學校的發展、教育的走向,國家的前途命運,我們對教育寄予這么多的期望和要求,導致教育已經在承擔它不能承擔之重。換個角度,如果我們對教育的關注,少一些指責,多一些支持;我們對教育的思考,不僅僅想教育為我們做了什么,還多想想我們為教育做了什么。這樣,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轉變傳統觀念,承擔自己的責任,為教育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給教育一個準確的定位,從沉重壓力下解放的教育,讓教育僅僅只承擔好教育該承擔的責任,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美】約翰·S·布魯貝克《 高等教育哲學 》 浙江教育出版社編譯,2001
[2] 陳志尙 《人學原理 》北京出版社,2005
[3] 隋映輝 科技進步與制度創新 新華文摘,2001,(2)
[4] 韓慶祥如何理解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學習月刊,2004,(2):9-10
2016論文格式范文篇二
職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狀況及社區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 職業教育在世界各國的發展中都對本國經濟建設起著重要的人才依托作用,而我國現階段的職業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來,載體具有明顯的普通教育的特性,存在對自身的定位不清楚的問題。因而在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區。而社區教育直接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線,可以彌補職業教育的這種不足。因此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適應社會發展原則要求的,進而也能夠構建起人們的終身教育體系。
[關鍵詞] 職業教育;誤區;社區教育;終身教育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要求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還特別指出“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重視學前教育,關心特殊教育”。從中可以看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那么如何能夠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實加強職業教育工作。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長遠大計。
1 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
從世界范圍來說,職業教育起步并不早。它的快速發展大都始于上世紀60~70年代。這一時期,實施職業教育的各類教育機構的地位不僅得到了確立,而且由于其鮮明的辦學特色,日益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與歡迎,成為各國高等教育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美國社區學院從二戰以后,特別是60年代開始改變辦學方向,確立了以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為主要職能,同時兼顧其它適合自身的教育職能,成為職業教育與培訓為主并兼顧成人教育、繼續教育、轉學業教育等多種職能的所在社區的文化與教育中心。德國高等職業教育在原有職業教育機構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種與傳統大學并行的新型高等教育機構——高等專科學校。專業設置側重應用技術,重視實踐教學,以培養各類技術型人才為主。英國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構主要是多科技術學院,一是課程靈活多樣。二是證書靈活多樣。60年代是日本職業教育,尤其是高中后職業教育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短期大學是戰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產物,辦學特點類似于美國的社區學院。職業針對性強,因而畢業生就業率很高,為日本經濟發展提供了大批應用型人才。
2 我國的職業教育史
我國的職業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實力主義和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認為“職業教育則以一技之長可謀生活為主”,是中等資質的學生盡其所長。以其地無棄利,國富民裕。這是中國對“職業教育”最早的闡述,涉及授人一技之長和促進實業發展這兩點職業教育思潮的基本內涵。1917年黃炎培發起組織中國近代第一個研究、倡導、實驗和推行職業教育的專門機構——中華職業教育社,進一步從理論上探討、在實踐中推行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思潮達到高潮,并出現全國范圍內的職業教育運動。1918年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創辦中華職業學校,通過學校教育形式開展職業教育實驗。1979年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以后,職業教育開始獲得巨大的發展活力。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對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職業教育的體系結構、辦學職責、管理體制等都做出了規定,確立了職業教育的法律地位。同時,這部法律用“職業教育”取代了過去“職業技術教育”的稱謂。進入新世紀,我國職業教育進入了發展的新高潮期。
3 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職業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來,職業教育的載體具有明顯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我國職業教育始終沒有完成市場化的制度變遷,只是單純地依靠并滿足于政府的傾斜政策和資金劃撥,以維持存在和發展,這使得它既無法長期穩定地從市場中吸納資源(生源、辦學力量、信息等):也無法有效地將資源(畢業生、信息等)反饋給市場。另外,一些高職院校存在對自身的定位不清楚,在辦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學科性,而不注重技能培養,有盲目攀高升格和辦學向學科型靠攏的傾向。這種傾向不僅背離了職業教育的初衷,更重要的是使職業教育失去了應有的特色。偏離了創辦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我國還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科學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分類體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分類依據不夠科學。合理的分類是構建、完善教學方法體系的基礎。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分類注重教學外部形態和知識的呈現形式,忽視了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的關系。也忽視了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育對
象是教學方法選擇的基本標準,選擇教學方法必須考慮教育對象。包括教育對象的規模、參與程度等等。其次,內部的教學方法沒有及時更新。尤其是從國外引進的新的教學方法沒能有機地融入我國職業教育方法體系之中,教學方法的內容顯得陳舊。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也存在諸多弱點:①我國職教師資隊伍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經過系統、嚴格的教師培訓,教育教學理論與技能水平沒有達到要求,教師資格證書的獲得不是經過嚴格的考核,而只是經過常規的認證。②專業課教師雙師素質達不到應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學工作的運行中,專業理論課教師實踐能力低,實踐課教師專業理論水平不高。教師智能結構單一,難以全面實施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法。
4 社區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發揮的優勢
由于現階段我國的職業院校的功能定位不夠科學,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目標取向不明顯。因此,為彌補這種不足,我們應該大力發展社區教育。社區教育是“教育社區化”和“社區教育化”的統一,側重于全員全程教育,以提高社區人民的素質為主要目標。社區教育是社區建設的基礎,良好的社區教育為社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良好的社區教育能夠推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因為社區教育可以直接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線,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本著靈活設置、寬窄并存的原則,改造傳統專業、發展緊缺專業,大力推進專業結構調整,努力做到根據市場需要設置專業。
在我國,社區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后,總結原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社區教育的經驗。從國內不同地域的實際出發,通過試點逐步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教育當中,社區教育在教育連續性、社會適應性、教育手段多樣性,以及教育與社會各部門的合作方面都較好地適應了社會發展原則要求,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社區教育在滿足市民最基本的學習需要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社區教育在職業教育中所發揮的優勢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夠根據本地區的區位優勢,了解用人單位的特點,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和創業能力、學習能力,使教育、培訓、就業等工作融為一體,并將職業教育確定為終身
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年齡、社會層次的人員的學習需求,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教育形式。最后,能夠及時根據企業、行業和社會的需求,積極開拓職業培訓市場,主動面向行業和企業開展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社區教育依托當地政府的,有企業的大力扶植。在硬件設備上存在優勢,可以彌補職業院校在實訓基地建設的不足。通過電腦可以方便地進入國際互聯網獲取信息,方便地學習網上課程,可以在更大范圍和程度上共享資源;遠程視頻、交互式電視、視頻點播(vidcoonDcm00d)等無不對社區教育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和應用價值,并使之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從而體現出技術在創設新的學習環境中的作用。進一步深化了成人高等教育和遠程教育體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和遠程教育發展的新格局,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區教育工作新機制,推動社區教育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