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林業育苗技術論文
電大林業育苗技術論文
林業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產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不僅是防止土壤沙化,保護環境的有力措施,也是中西部干旱地區發展經濟的必然選擇。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電大林業育苗技術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電大林業育苗技術論文篇一
林業育苗技術探析
[摘 要] 林業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產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不僅是防止土壤沙化,保護環境的有力措施,也是中西部干旱地區發展經濟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西部林業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但是由于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的影響,中西部地區的林業育苗技術發展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就我國陜北地區開展林業育苗技術研究做了幾點分析,期望能夠推動陜北地區林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林業育苗;林業;陜北地區;黃土高原
中圖分類號:TD8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251-01
1 林業經濟與林業育苗
1.1 林業經濟
林業經濟是我國一項傳統經濟模式,是指林業培育部門和相關生產企業之間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組織管理,包括林業育苗、種植、修剪、砍伐以及加工生產的各個環節。目前,林業經濟的主要生產對象有:
1.1.1 森林。森林是指以喬、灌木為主的大型天然植物群落,各種植物間相互影響,并且和周圍的地理、氣候等環境條件相互聯系,構成了陸地上規模最大、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森林包括森林內部的多種林木、林地以及林內的一切動植物資源。
1.1.2 林業。林業是指經人工培育和保護非天然形成的森林或林地,并以取得木材或其它林木產品,以及利用林木的生長特點發揮環境防護作用的生產行業。涉及造林、育林、護林、采伐以及林木更新、木材和其它林產品的采集加工等。發展林業不僅可以給社會提供大量的產品,還可以保護環境,比如,防止水土流失、預防沙塵暴、調節氣候等。
1.2 林業育苗
林業育苗是林業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是指根據不同地方的地理、氣候等相關條件,利用現代育種、育苗技術進行林苗培育,使得林業能夠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等條件,保證林業作物的健康成長,從而獲得優良的林業產品,取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2 我國陜北地區的林業特點
陜北地區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含了榆林和延安市,地處陜西北部,因而稱為陜北。該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質以中生代基巖覆蓋新生代紅土和很厚的黃土層為主,又經多年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蝕形成黃土塬、梁、峁、溝、塬等地形,是我國黃土高原的高原面。另外,陜西省屬于大陸季風性氣候,可是由于南北延伸達800km以上,所跨緯度較多,導致陜西境內南北間氣候變化差異很大,陜北地區以干旱少雨、冬冷夏熱為主。受陜北地區地理、氣候等條件的限制,使得這一地區的林業有著以下的特點:
2.1 作物抗旱為主
由于陜北地區干旱少雨、冬冷夏熱,加之黃土層覆蓋面較廣,冬夏地表溫差較大,造成陜北地區的林業作物普遍以抗旱耐冷的作物為主,像棗樹、柿子樹等,以適應陜北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
2.2 林業分布復雜
由于陜北地區屬黃土高原地貌,受流水、風蝕嚴重,形成黃土塬、梁、峁、溝、塬等復雜地形,幾乎不存在平原地帶,以致這一地區的林業分布復雜,沒有形成系統的林業布局。
2.3 林業管理方式簡單
受陜北地區地理、氣候條件影響,林業分布復雜,使得現代林業的機械化設施難以運用。干旱少雨的氣候使得一些易揮發的化學肥料起不到應有效果,因而造成陜北地區的林業經營管理方式還是以人工耕作,施用農家肥的簡單方式進行。
3 陜西地區育苗技術存在的問題
林業的發展現狀決定著林業育苗技術的研究方向,基于陜北地區現行林業的發展特點,可見陜北地區的育苗技術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3.1 林業育苗技術人員素質較低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雖然我國一大批高校畢業生相繼走進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從事林業工作,可是林業育苗技術人員的素質依然較低,而且水平不一,造成林業育苗技術仍然停留在原地,雖然研究了多年,依然沒有取得什么大的技術突破。
3.2 林業育苗資源、設備缺乏
陜北地區干旱少雨,水資源嚴重匱乏,不合理的煤礦開采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上游水資源的大力開采又造成了陜北窟野河、禿尾河等幾條主干河流水量急劇減少。陜北地區水資源的匱乏,直接影響了林業育苗技術的研究。另外,陜北地區深處內陸,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林業育苗機構普遍缺乏現代化的科研設備,導致一些林業育苗技術試驗難以開展,科研人員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不能取得林業育苗技術上的突破。
3.3 林業育苗種類單一
限于陜北地區復雜的地理條件,干旱少雨的氣候特征,適應這一地區的林業作物種類很少,以致陜北地區林業育苗種類單一,只是對現有林業作物進行品種改良,而沒有對新型林業作物進行推廣。
3.4 林業育苗沒有貫穿林業管理全過程
林業育苗應該貫穿林業管理的全過程,從最初的幼苗培育到種植、裁剪以及砍伐前的全部過程,林業育苗人員都要進行技術的跟蹤支持,進行日常林業管理知識培訓,如肥料的施用、除草殺蟲劑的使用等。
4 提高陜北地區林業育苗技術的措施
林業經濟是我國陜北地區最主要的經濟形式,也是陜北地區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陜北地區的林業育苗技術研究及推廣有著重要意義。
4.1 積極引進、培養高素質的林業育苗人才
各林業高校要加強大學生擇業觀的培訓,讓大學生積極投身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林業育苗或其它相關工作中去。中西部地區要制定相關制度,積極引進高素質的林業育苗人才,此外,要加強對現有林業育苗人才的培養,提升其專業素質。
4.2 研發節能低耗的林業育苗方案
鑒于陜北地區各項資源的匱乏,各林業育苗機構應該積極研發節能低耗的林業育苗方案,以節省資源、開源節流。比如,水資源是影響陜北地區林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除了更改林業育苗營養液的配比,減少用水外,要對培育的林業作物進行需水規律的調查,利用林業作物的需水規律合理調節灌溉。
4.3 政府要加大對林業育苗基礎設施的資助
陜北地區的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當地林業育苗基礎設施資助,完善林業育苗基礎設施的構建,為陜北地區的林業育苗技術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為林業育苗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做好各項基礎條件的準備。
4.4 制定合理的林業產業結構布局
陜北地區應該制定合理的產業結構,擴大林業育苗的種類,不要單純的種植棗樹、柿子樹、蘋果樹,要積極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合理的對林業進行布局配置。
4.5 開展全過程的林業育苗管理
開展林業育苗在林業管理中的全過程應用,從幼苗培育、種植、修剪直到砍伐前的全部過程,林業育苗人員都要進行技術的跟蹤支持,進行日常林業管理知識培訓,如肥料的施用、除草殺蟲劑的使用等,爭取林業育苗技術使用的最大化,提高林業的科技投入,提升林業產品質量。
陜北地區地處我國特有的黃土高原地形之中,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蓋面積很小,發展林業存在不少困難,尤其是培育適應陜北地帶的林業作物。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沙產業思想推行以來,林業育苗積極地向其借鑒學習,使得我國西部許多干旱少雨地區的林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只要我們積極地去探索,大膽地借鑒有關知識,主動的去試驗、去嘗試,就可以取得陜北地區林業育苗和林業管理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黃紅軍.林業育苗現狀及措施的淺析[J].科學與財富,2011(9)
[2] 黃建強.林業育苗技術研究[J].科技與生活,2012(3)
[3] 魏紅亮,周曉光.淺談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