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技術論文(2)
公路建設技術論文
副標題#公路建設技術論文篇二
鄉村公路建設與技術問題
摘要:農村公路線長面廣,分散在各個地區的各個角落,針對不同地形、地質狀況的農村公路,設計時除充分考慮經濟發展、交通量、人口密度、資源分布狀況外,還應突出鄉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等各方面因素。還要根據各地農村公路使用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借鑒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依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加大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管力度,以確保農村公路的建設質量,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農村公路;問題;公路設計;養護
中圖分類號:F54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前言
鄉村公路是國家公路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農業和鄉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鄉村公路建設直接關系到鄉村經濟的發展和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鄉村公路發展既是鄉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手段,為農業和鄉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環境。
2 鄉村公路建設的意義
鄉村公路作為農業和鄉村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溝通鄉村與城市的橋梁,是連接鄉村生產和消費的紐帶。因此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步伐,完善縣鄉路網布局,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促進鄉村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 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需要
鄉村公路作為鄉村最主要的基礎設施,是鄉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前幾年, 國家投資重點在國、省干線公路建設上,這是國家經濟建設總體布局的必然選擇,在干線公路骨架趨于完善后,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步伐,完善縣鄉公路這些公路網中的“毛細血管”就成了當務之急,否則不僅影響路網整體功能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嚴重制約著鄉村經濟的發展,不但不能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相反還會人為加大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農業現代化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加快鄉村公路建設不僅是鄉村現實情況所決定的,而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迫切需要,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要求。
2.2 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手段
鄉村公路建設對加快鄉村人流、物流、信息流,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繁榮鄉村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鄉村公路作為廣大鄉村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在鄉村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打破常規,超前發展,為農業和鄉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才能保障鄉村小康建設的順利實施,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的宏偉目標。
2.3 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目前,城鄉差距的擴大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問題。鄉村基礎設施落后、出行條件差致使城鄉間人員、物資交流不暢通,農民行路難,生活質量不高,這不公關系到農業現代化建設、鄉村經濟的繁榮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關乎黨在農民心中的威望,關乎鄉村穩定的大局。
加快鄉村公路建設,關注鄉村、關心農民,對于改善鄉村交通條件、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于我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3 鄉村公路的規劃
鄉村公路的建設要規劃先行。規劃的目標應是實現鄉村公路聯鄉通村,努力提高鄉村公路的通車水平。鄉村公路建設規劃的實施應采用“保通求暢”的原則。對于不發達地區、山區、人煙稀少地區應以“保通”為重點。隨著交通量的發展與需求的增加,通過改善線形,改善路面,逐步實現公路等級化與路面次高級化。對于發達地區、平原微丘區、城鎮密集地區應著力于“求暢”,路線可采用等級公路標準,路面可采用高級、次高級結構形式。 鄉村公路建設規劃要與運輸規劃相結合。公路建設最終是為公路運輸服務的,因此要形成具有實效的公路運輸網。
4 鄉村公路的建設
4.1 完善技術標準
當前鄉村公路的相關標準尚不完善,對于等級標準的鄉村公路建設,可依據現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基礎上逐步完善或建立地方性技術標準。 鄉村公路一般采用四級公路標準,路基寬度不小于4.5米,路面寬度不小于3.5米。受條件限制路段,除路基寬度外,個別指標可適當降低,但應滿足行政村內主要機動車輛通行要求。
4.2 規范招投標活動
鄉村公路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好鄉村公路是做好鄉村及農民工作的前提。如何有效地規范公路工程招投標活動既是國家有關部門的責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更是擺在廣大公路管理者面前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要做好施工單位的資格審查。二是采用合理低價法的評標方法及單價合同承包模式。
5 相關建設未考慮后續發展需求
我國鄉村公路建設雖然發展較快,但普遍缺乏科學、合理的統籌規劃,使規劃思想在實際建設中無法得到應有體現。鄉村公路的主要功能是解決農民出行和生產便捷問題。地方在進行鄉村公路建設時,很少經過相關公路交通科研部門科學規劃,建設的鄉村公路往往不能考慮后續未來發展需求。
5.1 建設質量不容樂觀
多數鄉村公路未采取招投標方式確定設計和施工單位,設計單位水平不高,個體戶承包施工的現象普遍;施工隊伍不專業,不熟悉施工程序和技術規范,操作簡單,不能按照規范施工。監理責任心不強或無現場監管,施工隨意性強,影響到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竣工驗收工作草率,達不到公路建設驗收的要求,鄉村公路建成以后,一般是鎮政府或村委會邀請上級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粗略地查看現場,對工程實體質量很少進行檢測,也很少查閱和收集施工資料。使得部分已建成的鄉村公路路基寬度窄,缺橋少涵,晴通雨阻,抗災能力弱,普遍缺乏交通標志、標線和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
6 鄉村公路建設對策
6.1提高認識,加快村級公路的發展步伐
鄉村公路是發展鄉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是我國公路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是開拓鄉村市場,加強城鄉交流,發展鄉(鎮)企業,促進鄉村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調整農業生產布局結構,事關國家經濟發展大局,是加快鄉村地區的開發建設,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增加農民收入的大局。因此,在公路交通建設中,堅持從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出發,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提高鄉村公路等級建設。
6.2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拓展多渠道籌資
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構建和諧社會,縮小城鄉差距,出路在政策的調控,通過城市向農村的轉移支付,平衡地區差異。要拓展多種渠道籌資,依靠省、市、縣適當配套解決一部分,農民自籌資金解決一部分,社會捐助解決一部分,還可以通過拍賣公路、橋梁、車站等命名權,吸引社會賢達人士積極對鄉村公路建設捐款捐物。
6.3 對鄉村公路建設進行科學規劃
堅持規劃優先的原則,研究制定鄉村公路建設方案。從鄉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出行的實際需求出發,重點應抓好通往經濟中心、交通中心以及連接國省干線的“出口路”建設,抓好資源利用、貧困地區聯片開發的“經濟路”建設,抓好通往交通閉塞鄉鎮、行政村的“通達路”建設。鄉村公路建設要與村鎮整體發展規劃結合,與合鄉并鎮結合,與扶貧開發結合,與小城鎮建設結合,最大限度改善鄉村交通條件,使鄉村公路建設實現從單純的總量計劃控制到工程項目、公路網絡布局合理規劃的轉變,達到優化路網結構、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確保鄉村公路建設有序協調發展。
6.4 加強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鄉村公路技術標準不高,但質量要求絕不能降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在鄉村公路建設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質量與速度的關系,扎扎實實地抓好工程建設的質量,建設“放心工程”和“滿意工程”。實施工程建設時,做到“一個堅持,三個絕不能”。“一個堅持”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個絕不能”:一是絕不能搞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二是絕不能搞經不起考驗的劣質工程;三是絕不能搞權錢交易的腐敗工程。
7總結
鄉村公路的發展直接關系到鄉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事關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能否健康順利進行,事關廣大鄉村人口能否快捷方便出行,加強鄉村公路建設,十分必要,在今后一段時期要把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大鄉村公路建設力度,我們進一步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推動鄉村公路建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我們不懈的努力。所以把握現階段鄉村公路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看了“公路建設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道路施工技術論文
2.道路工程論文
5.道路施工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