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接入技術論文
光纖接入技術論文
光纖接入主要通過光線路的終端即OLT與服務業務的各個節點進行相通連接,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光纖接入技術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光纖接入技術論文篇一
鄒議光纖接入技術
摘要:本文基于光纖通信技術的內涵特點與基本構成方式,展開了對光纖接入技術特征與環路結構等的探討,對發展行業主流,完善光纖接入網絡建設,構建真正的全光網時代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光纖通信網絡接入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c)-0014-01
在信息化社會的建設步伐越來越強勁的今天,隨著光纖網絡通信傳輸技術與交換技術的共同進步,各類核心網絡已基本上實現了寬帶化、光纖化與數字化。而在強烈的需求攻勢之下,原有的接入網絡逐漸呈現出力不從心的服務狀態,使得滿足寬帶需求、單位維護成本較為低廉的光纖接入網則越來越受到各大運營商的青睞。
1光纖接入技術定義
所謂光纖接入網(OAN)就是采用光纖傳輸技術的接入網,泛指本地交換機或遠端模塊與用戶之間采用光纖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纖通信的系統。通常,OAN指采用基帶數字傳輸技術并以傳輸雙向交互式業務為目的的接入傳輸系統,將來應能以數字或模擬技術升級傳輸寬帶廣播式和交互式業務。根據接入網室外傳輸設施中是否含有源設備,OAN又可以劃分為無源光網絡(PON)和有源光網絡(AON),前者采用光分路器分路,后者采用電復用器分路。在寬帶接入網進入了大發展的現階段,各種光纖接入網技術均得到了長足發展。
2光纖接入網絡的基本構成
光纖接入網主要通過光線路的終端即OLT與服務業務的各個節點進行相通連接,并令各光網絡單元(ONU)達成與用戶的對接,從而高效實現接入網絡的準確信息傳輸功能。同時光纖接入網絡中的設備還具有對本地系統進行維護及對遠程網絡集中監控的職能,可通過透明、開放的光傳輸組成一個具有維護功能的管理網絡,在相應網絡協議的規范下歸結于網管中心進行統一管理。一個完整的光纖接入網絡應包括遠程光網絡單元設備及各局部端線路終端設備。終端OLT及遠端ONU在整體接入網絡中實現由各業務節點接口到用戶網絡接口的相關信令協議高效轉換,其中OLT的功能在于為光纖接入網絡提供了與本地交換機接口進行連接的渠道,并通過光傳輸機理與用戶端進行高效的光網單元連接通信,實現了交換機交換功能同用戶接入端的完全隔絕斷開,而光線路的終端則為其自身設備及用戶使用端提供了維護與監控功能,可直接與本地交換機統一放置于交換局端,也可設置在遠端位置。ONU的功能在于終結來自OLT的光纖通信處理信號,為光纖接入網絡提供了豐富的用戶側接口,令其可接入多類用戶終端,同時能發揮高效的光電轉換功能,并進行相適應的監控與維護管理。
3光纖接入技術特征
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人們各類通信業務量與日俱增,種類也不斷豐富,例如高速數據業務、高保真音樂、互動視頻多媒體業務等。為滿足這些豐富的網絡業務需要,目前光纖通信傳輸主要應用技術包括SDH、ATM技術、以太網技術等,依據這些技術特征可有效構建有源光纖接入網絡(AON)。倘若光配線網整體由無源類器件組建,而不需要任何有源類別的節點,則該技術構建的光纖接入網絡則為無源光網絡(PON)。AON網絡實現簡單,是目前最低成本的FTTH接入方案,能較輕松的實現穩定的雙向百兆寬帶接入、并具有相對成熟的技術。而其缺點在于系統集成與擴充建設發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從系統分配的角度來講,PON光網絡由于可有效節省主體光纖資源及網絡結構層次,即使在長距離的傳輸中也可為系統提供雙向的高寬帶通訊能力,因此接入業務服務種類豐富多樣且運營維護成本較低,適用于用戶區域分布較散且在每個區域中用戶集中密集的小面積地區。寬帶PON技術與AON相比,具有標準化程度高,業務透明性好,節省主干光纖和OLT光接口等特點。寬帶PON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多種技術標準的存在令人們難于選擇,何種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標準尚無法明確確定。再者,系統要求光發射模塊具有較高功率的激光器并涵蓋突發性的收發能力,且必須綜合具備測距、信號加密等復雜性功能,這樣會使系統構建的設備成本較高,因此對其技術的升級發展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當然不容否認PON技術的廣泛、綜合及優化發展將成為光纖接入網絡的必然建設趨勢。
4光纖接入網的環路結構
在光纖接入網絡中其實現環路接入的三類結構分別為FTTN、FTTH與FTTC。無論何種接入結構,在網絡的現實服務及發展進程中其均具有相應的服務及應用優勢,且在開展全面業務、促進系統經濟建設的進程中,各類網絡接入結構均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作用。例如FTTN的優勢在于其光纖系統進一步廣泛推向于網絡用戶,并建立了統一的接入平臺,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話音服務、數據高速傳輸服務及生動的視頻服務,同時在眾多業務的開展中并不需要全面對接入環路與分配網絡進行重建,大大降低了服務、建設工作的復雜性。依據業務需求我們可在不同的光纖節點處增加一個功能插件以便依據用戶需求為他們提供適應性業務服務。在業務驅動及網絡重建令各光纖節點開始移至路邊或家庭之前,FTTN便可通過疊加作用并利用銅線進行網絡分配,從而節省了不必要的重復建設。該類網絡結構為了提供更好的寬帶及視頻業務服務,節點及住宅之間的布設距離應設置為1.2km至1.5km之內。目前我國的各類光纖節點服務距離可達到3.6km以上,因此在每個服務區內應至少安裝三個FTTN節點,以實現高效的業務服務目標。FTTC光纖的優勢要比FTTN更多,主要體現在采用FTTC進行重建網絡環節時,可有效消除電纜傳輸環節可能存在的誤差,令光纖更加深入到每位用戶網絡中,并減少一些潛在的網絡不安全問題及由于誤操作引發的性能惡化問題。目前FTTC是較健全、可充分部署的重要網絡結構,可在將來的發展進程中不斷演變為高端FTTH網絡。同時該結構同樣也是新建與重建區最佳性能配比與最經濟的網建設計方案。當然其結構中也包含明顯的缺點,即需要提供銅線材料的供電系統,這會令單獨供電單元的布設代價相當高,且在持久停電的狀態下也無法滿足長期的業務服務需求。基于這一網絡結構劣勢又創設了第三種網絡結構即FTTH,將其作為供給光纖于每家每戶的最終網絡服務形式,該結構將整體銅線設施中的饋線、引線及配線剔除,并令維護管理工作大大簡化,提升了光纖網絡的服務使用壽命。
5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PON的FTTH技術具有豐富的可疊加性、可改造性與創新適應性,可通過靈活的配置、優化的服務以及對現有接入網絡的平滑改造升級充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數字業務、圖像、語音與多媒體業務需求,令光纖通信網絡進一步向用戶側延伸,并最終實現光纖到戶的全光寬帶接入,更適合未來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顧華生.光纖通信技術[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10).
[2]曾雪云.我國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的現狀和前景[J].科技資訊,2010(34).
[3]卜明新.基于光纖通信交互式遠方自投裝置的研發與應用[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9(22).
[4]潘遠翠.寬帶光纖接入網的發展與技術[J].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Z1).
[5]楊玉清,魏永峰.寬帶光纖接入網的發展與研究[J].中國儀器儀表,2005(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光纖接入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