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制冷新技術論文
空調制冷新技術論文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空調成為我們生活中必備的家用電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空調制冷新技術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空調制冷新技術論文篇一
空調制冷新技術分析
摘要:吸附制冷系統以太陽能、工業余熱等低品位能源作為驅動力,采用非氟氯烴類物質作為制冷劑,系統中很少使用運動部件,具有節能、環保、結構簡單、無噪音、運行穩定可靠等突出優點,因此受到了國內外制冷界人士越來越多的關注。文章簡要敘述了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對吸附制冷技術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吸附式制冷空調應用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性固體吸附劑:一個制冷劑氣體的吸附,吸附能力的吸附劑溫度的變化。定期冷卻和加熱的吸附,吸附和解吸的備用的。解吸,釋放出的制冷劑氣體在冷凝器,和液體吸附,凝固;蒸發器中的制冷劑液體蒸發,產生冷量。
1.空調吸附制冷技術
吸附劑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冷性能,吸附床的傳熱傳質和循環系統和結構等方面的工作,無論哪一方,都是基于化學和熱理論為基礎,如傳熱機理,傳質機理等,限于篇幅,本文從儀器技術發展的角度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對吸附式制冷。
1.工質對吸附制冷的性能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選擇的工作介質
制冷劑熱力性質,系統性能系數,初始投資和其他重大的影響,根據實際的熱源溫度對選擇合適的工作。在十九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研究人員為吸附工質對篩選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優化的幾大系統的工作對。根據分類的吸附劑吸附工質對可分為:硅膠,沸石分子篩系統,活性炭系統(吸附)和金屬氯化物體系(化學)。由于化學吸附經過多次循環后吸附發生變性,和幾個物理吸附吸附系統的研究。
近年來,研究人員在吸附工質對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的工作流體工作的特點。考慮強化吸附劑的傳熱、傳質性能,研制出更理想,環保吸附工質對,從根本上改變吸附制冷產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是促進固體吸附制冷技術產業化的關鍵。
1.2.系統和結構的研究從工作原理,吸附制冷循環可分為間歇和連續,間歇制冷間歇,常使用吸附;連續式與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吸附器交替運行,可確保連續吸附制冷。如果吸附制冷的簡單加熱解吸和吸附過程的冷卻,然后相應的制冷循環為基本吸附制冷循環。如果吸附床再生熱,然后根據加熱方式不同,但有雙人床,多床蓄熱式熱回收,熱對流和熱循環方式。以下簡單的解釋的基本原則,幾種循環。
基本吸附制冷循環的基本原理進行了介紹,制冷過程是間歇,增加床位數并通過閥門的開關可實現連續制冷,但床之間沒有能量交換。
所謂的再生利用吸附釋放吸附熱和吸附解吸作為另一熱,熱回收利用率將增加病床數增加。再生周期取決于床的能量交換實現的顯熱,吸附熱,熱回收,不僅可以實現連續冷卻,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提高系統的警察。
熱循環再生利用的循環,是由謝爾頓。普通再生循環吸附床溫度隨時間逐漸下降,而解吸床溫度逐漸升高,當雙床溫度達到同一溫度,無法繼續使用,需要使用一個外部熱源的解吸過程。謝爾頓說,在吸附劑床,如果能使床溫、熱介質流動方向垂直的排列,并在熱介質流動方向產生一個陡峭的斜坡(熱),可以大大提高熱效率。這個概念描述熱效率很高,但現在有一些困難。
對流熱循環是由克利托夫,這種循環使用的制冷劑氣體和吸附劑的強制對流,利用高壓制冷劑蒸汽直接加熱,冷卻吸附劑和高熱流密度。
根據吸附系統的特點和溫度的選擇,也可以建立一個多層次、復疊制冷系統。
2.制冷空調的應用技術
目前投入實用的吸附制冷系統主要集中在制冰和冷藏兩個方面,用于空調領域的實踐很少,只有少量在車輛和船舶上應用的報道。這主要是由于吸附式制冷系統仍然不是很好的暫時克服警察價值低,制冷量比較小,體積大,固有的缺點,而且冰冷的輸出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控性差也使其無法滿足要求的空調冷。
吸附式制冷與常規制冷方法,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利用太陽能和余熱驅動,動力消耗小,并使用相同的熱為動力的吸收式制冷,吸附制冷系統的抗震性好、吸收系統無法相比的。在太陽能或廢熱的場合和相對貧困和偏遠地區,吸附制冷,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2.1.可用于吸附制冷熱資源對我國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年平均日照量5.9GJ/(m2a)。太陽能制冷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通常是最需要能源,制冷領域,和太陽輻射最強的時候也是最需要冷卻時間。
吸附式制冷好地震的其在汽車和船舶振動應用成為可能。雖然吸收制冷系統技術更加成熟,也可直接利用排氣余熱,警察的價值相對于吸附制冷也較高,但在旅行,運動平臺,吸收系統解決方案很容易從發生器到冷凝器以及吸收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從而污染以免正常操作。而吸附制冷系統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運行維護費用低,可滿足特殊要求的旅行。
傳統的汽車空調用壓縮機消耗大量的機械工作,通常開始后,空調,汽車發動機的功率,減少燃料消耗10~12%,耗油量增加lo~20%。汽車發動機效率一般為35% ~40%,約占燃料發熱量1 /2能量比的發動機排氣和冷卻水帶走的能量耗竭,占燃料發熱量的30%以上,具有高轉速、大負荷,汽車發動機排氣溫度400℃一500℃以上。
船用柴油發動機的熱效率只有30% ~40%,約占燃料發熱量l/2的能量被柴油機的氣缸冷卻水及排氣等帶走。一個主機冷卻水溫度約60℃~85℃,熱量占總熱量的25%燃料柴油發動機排氣的特點是耐高溫,熱占35%燃料總熱值。
2.2.制冷系統的質量的提高吸附式制冷空調領域能最終取得了自己穩固的地位,最主要取決于其吸附性能提高制冷系統。在警察,單位質量吸附制冷量單位時間,提高制冷能力的研究方向,許多研究人員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仍然辛勤努力。
此外,空調負荷的冷量的要求和冰蓄冷系統不同的是,在實際中任何建筑物或車輛的空調負荷是動態的,這需要冷源及時響應空調系統冷卻能力的要求,并能保證連續在一定時期內,穩定供應冷卻能力。吸附制冷,由于固有的特性,使它在試圖進行連續冷卻的制冷量以波的形式。但目前吸附式制冷系統運行控制手段單一,公認的方法是通過改變在解吸階段加熱率和冷卻率吸附相變循環;二是改變吸附時間,利用吸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吸附在不同的速度調整冷卻能力。由于吸附制冷系統的反應緩慢,控制手段并不能使系統輸出滿足冷空調冷負荷頻繁變化的要求。冷供應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控性可以統稱為冷量的質量,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有效提高冷量質量吸附制冷系統的空調領域是一個關鍵問題的解決。
結論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節能、環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經成為空調發展的大趨勢。為了保障制冷設備正常運行,并達到所要求的指標,需要把控制溫度、壓力、流量、濕度等許多熱工參數的一些控制電器和調節元件、各種儀表、傳感器及附屬設備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控制系統,這個系統就是制冷與空調自動控制系統。本文簡要介紹了基本原則和吸附性能,吸附制冷工質對,吸附床傳熱傳質性能和系統本文介紹的循環吸附制冷技術研究現狀。吸附式制冷技術在空調應用較少,本文認為,吸附制冷,憑借自身對太陽能熱動力,節能環保,運行可靠等優點,光明的未來在特殊情況下空調應用中找到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鄒新生.制冷與空調自動控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杜存臣.制冷與空調裝置自動控制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3]姜泓.自動控制原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空調制冷新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