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配電工技術論文(2)
農網配電工技術論文篇二
農網配電可靠性問題研究
摘 要:配電可靠性是電網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反映了供電系統的供電能力,是電力行業能否滿足國民經濟用電需求的綜合體現。配電系統的不穩定性,不僅會造成工農業生產的直接經濟損失,還會對社會安定及人民生活產生影響。因此,建設可靠的配電系統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也對提高企業效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農網;配電可靠性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 A
概述: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也在各級縣市區逐步形成,同時,我國縣市級區域的配電網也在隨之發生著實質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于供電網絡的電壓質量、供電能力以及供電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電網環境差、供電范圍大、事故率高且檢查困難,因此提高農村配網供電的可靠性勢在必行。本文對農網配電可靠性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農網配電可靠性分析
農網配電線路是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擔負著向農村供電的重要任務。當前,隨著供電企業優質服務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對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妥善地解決,以便大幅度地提高供電可靠性。由于配電網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配電線路在運行中經常發生跳閘事故,嚴重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不但給供電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且還影響了廣大城鄉居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用電。供電可靠性就是指一個供電系統對用戶持續供電的能力。它是電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體現供電系統對用戶的供電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應首先了解自身配電網的特點,分析其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二、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線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復時間
由于配電網長期處于露天運行,又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配電線路在運行中經常發生跳閘事故,嚴重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不但給供電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且還影響了廣大農村居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用電。線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絕緣損壞、雷害、自然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1)絕緣損壞是指高空落物,樹木與線路安全距離不足等造成的故障,與沿線地理環境有關;一般認為絕緣損壞率與線路長度成正比。(2)雷害造成的故障與避雷器的安裝情況有關;雷害故障率大體上與避雷器安裝率成反比,與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3)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與線路設備、材料有關;對同一類設備、材料,自然老化率與線路長度成正比。
2、非故障停電原因
非故障停電原因包括35kV及以上的輸變電線路或變電站改造、檢修、預試以及配電網檢修、改造等。35kV及以上輸變電線路架設跨越時,要求配網配合停電;變電所主變過載或設備檢修、改造等,都會引起配電網停電。特別是近些年的城農網改造以及市政工程,要求配電網配合停電的次數增多,線路停電頻繁,影響了配電網供電可靠性。
3、用戶密度與分布
用戶密度是指每單位長度線路所接用戶數。因用戶負荷的不同,各回線路用戶密度一般也不相同。在估計接線方式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時,可取平均密度。按現行供電可靠性統計指標,對同一接線方式,用戶分布情況不同,可有不同配電質量服務指標。按用戶分布模式分析,用戶大部分分布在線路前段,線路中、后段故障可通過分段斷路器隔離,從而前段線路可恢復運行,故有最佳的評估結果,用戶大部分在線路中段的模式次之,用戶集中在線路末端的分布模式最差。
三、提高配電網配電可靠性的措施
1、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縱向在上需要領導的重視,在下需要員工的關心;橫向需要各部門之問的分工、配合。為此,供電企業應成立供電可靠性管理小組,編制供電可靠性管理制度,實行供電可靠性的目標管理,層層分配和細化指標。形成供電可靠性分析制度,每個季度對運行數據進行可靠性分析,并形成報告,作為下季度工作的指導;做好預停電計劃,合理安排停電開關,最大限度的采用綜合停電模式,可大大減少非故障停電的次數。
2、加強線路設備巡視,落實管理責任
加強線路巡視,進行配網設備評級管理。能盡早發現設備故障,并進行消除,減少停電事故的發生,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另一條途徑,也是配電運行部門日常進行的重要工作。對容易發熱的部位編號建檔,落實管理責任;建立詳細巡視記錄,對查處的缺陷,按輕重緩急安排檢修計劃,并逐步消除;做好防止雷擊線路設備故障;普及防爆脫離型成氧化鋅避雷器的應用,減少搶修停電時間;經常檢查防雷裝置引下線和接地體的銹蝕情況,檢測接地電阻、密封開關、變壓器、計量箱接線柱。
3、完善配電網網架,縮小停電范圍
從安全可靠、經濟優質上考慮配電網的優化,改變陳舊的配電模式,完善配電網結構,實現“手拉手”環網配電,對重要用戶實行“雙電源”,甚至“三個電源”配電方式,同時線路配電半徑要適中,配電負荷要基本合理;網架結構合理可有效對停電線路進行轉供電。
4、加強配網檢修工作的可靠性管理
(1)重視對農村配網的技術管理,做好設備的故障診斷,并加強設備缺陷的技術分析。同時,開展狀態巡視,并結合巡視結果,逐步開展狀態檢修,以減少設備的停電時間和次數。
(2)加強對配電線路停電檢修計劃的綜合管理。生產技術部門在編制月度生產作業計劃時,應根據年度各專業的大修、技改、預試等作業計劃綜合考慮,充分利用停電機會對各項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并以指標為導向,合理安排停電檢修作業。
5、應用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
配電系統計算機監控和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夠提高供電可靠性,而且有顯著的經濟效益。過去十幾年,我國對配電過程的計算機監控和信息管理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配電系統的各個不同的領域正在發展不同程度的自動化,其總趨勢是綜合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目前發達地區應用配電管理系統是在能量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它是一個以電力系統中的配電系統,直至用戶控制與管理對象,具備數據采集與監視、負荷管理控制、自動繪圖與設備管理、工作順序管理和網絡分析等功能的計算機控制系統。
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將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國內配電網配電可靠性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而要縮小這種差距往往需要進行電網改造和設備投資。在市場條件下,供電企業需要綜合考慮電網建設投資費用和電網可靠性兩個方面。要提高供電可靠性,則可能需增加對電網的投資,使電網的經濟性下降,但若不采取措施提高供電可靠性,則包括停電損失在內的電網總成本可能反而會上升。提高供電可靠性,不僅是用戶的需求,也是供電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不但可以減少停電損失,避免因停電,引起的經濟糾紛,還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四、結束語
隨著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及供電企業大修技改工程力度的逐步加大,只有在電網的規劃和建設中綜合考慮農村配電網的問題和影響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技術管理措施,優化電網結構,提高設備水平,規范企業的生產管理,才能大大提高農村配電網的可靠性,保證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趙穎博.農網系統供電可靠性提高策略[J].河南科技,2011,16.
[2]鄭玉惠.提高農網供電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措施和建議[J].農村電工,2012,2.
[3]譚年晃.供電可靠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廣東科技,2009,20.
[4]李敏.如何提高農網供電可靠性[J].農村電工,2012,7.
看了“農網配電工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電力專業技術論文
2.電力技術論文范文
3.電力線路施工論文
5.供配電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