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料栽培技術論文(2)
食用菌生料栽培技術論文篇二
食用菌高產栽培技術的分析
摘要:食用菌不僅富含人類生活所需的各種蛋白質,還能夠廣泛用于醫藥等領域。目前我國的食用菌培植技術目前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食用菌的栽培成為了發展白色農業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食用菌;栽培技術
食用菌是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2000年統計中國的食用菌達938種,人工栽培的50余種,中國廣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銀耳、平菇、滑菇等7類,它們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中。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因此,食用菌產業作為一種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產業日益發展壯大起來,人們對于食用菌的栽培技術研究也是越來越多,既要達到綠色自然、無公害的目標,又要做到保質保量的要求。
一、培養料的配置
食用菌培養料的配制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將原料的干料按照比例要求進行充分的攪拌混合,需要添加的一些微量元素先要用水化開之后再拌入料中,接著進行反復的攪拌,將存在的團料盡量打散,確保料的干濕程度均勻;其次,影響菌絲生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培養料的含水量,一般培養料的含水量在55%左右就非常適合食用菌的生長,如果培養料的含水量偏低將會導致出菇產量大幅降低,如果培養料的含水量偏高,則會讓處于下層的菌絲缺氧而不能正常吃料,導致原料浪費。因此必須要按照培養料原料的木屑情況靈活的調整含水量,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注意木屑的粗細以及質地的軟硬、空氣濕度等具體情況對含水量進行配比;最后,培養料配置工作結束后,要盡快進行裝袋,一般裝袋時間不超過培養料配置 完成的7小時左右,裝袋完成后要注意及時滅菌。滅菌時先把裝袋完成的培養料放入鍋中,用猛火快速加熱到100℃,之后利用冷氣閥降溫到0℃,再重新將溫度加熱到100℃左右。進行滅菌作業時一定要確保猛火加熱、溫火保溫,定時查看滅菌鍋內的溫度情況,防止漏氣的現象,否則無法達到有效的滅菌效果。經過這些階段,培養料的配置工作已經算是初步完成,培養料的配置對于提高食用菌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二、選擇優質的菌種及接種
要挑選優質的菌種來培養,根據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長特點以及適宜的生長環境來選擇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優質、高產、高抗的優良菌株。在挑選菌
種時一定要嚴格查看菌種,確保其沒有雜質污染和蟲害,適用于栽培養育。必須按照科學、嚴謹的接種程序來為所要栽培的食用菌接種,并在接種后及時將裝菌種的袋子放入無污染、空氣適宜的培養室內進行發菌培養。
三、培育環境的要求
在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后,菌袋就要搬入出菇棚進行培育,但是受到培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菌袋的出菇時間也不盡相同,只有保持培育環境適合菌袋成長才能讓菌袋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正常出菇。而將菌袋搬入出菇棚的時間要盡量避免午間氣溫較高時進行,因為過高的溫度容易影響出菇時間;入棚的時間一般選在晴天的早晚進行,要防止人棚過程中菌袋受到雨淋。菌袋人棚后的擺放要按照一定的規范進行操作,菌袋要并列排放整齊,且其間需要留5厘米左右的間隔以保持菌能夠正常呼吸,只有創造出一個有利于菌袋出菇的環境才能保證出菇更加優質、高產。
(1)空氣濕度。作為影響子實體生長的重要因素,如果培育環境的空氣濕度太低,子實體表面的水分蒸發就會加快,其基質中的含水量就會大幅度降低,進而影響食用菌的產量;相反空氣濕度如果偏高,子實體表面的水份蒸發作用不明顯,菌體內的營養運輸受到阻礙,造成子實體無法進行呼吸作用而停止生長。如果栽培環境中的空氣濕度長期處于偏高的狀態,子實體會因為倒吸空氣中的水份而出現腐爛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大范圍的細菌傳染。
(2)保持通風。食用菌的生長發育需要足夠的氧氣,和我們人需要呼吸一樣,食用菌也會進行呼吸作用,它們吸人空氣中的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雖然適量程度的二氧化碳對某些特別種類的食用菌菌絲生長有利,但是很多食用菌如果長期處在二氧化碳過多的環境下,它們很有可能停止生長,而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環境甚至會讓菌絲體死亡。因此,出菇棚必須要保持通風,將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合適的范圍之內,確??諝饬魍?。
(3)光照環境。多數食用菌在出菇時需要散射光進行刺激,只有極少數品種要較強的散射光。通常情況下,光照越強時子實體的顏色就越深,光照越弱時子實體的顏色就越淺。栽培人員需要根據食用菌種類的差異對出菇棚的光照進行調節,如可以采用遮陽網、草簾等物品來調節室內光照。
四、使用無污染的肥料對食用菌進行施肥
(1)噴灑酵母膏以及蛋白胨等溶液。用0.3%的酵母膏和0.1%的蛋白胨噴灑在食用菌的表面,能夠使食用菌的身體變厚變肥,促進轉潮,在溫度為14℃~l6℃時效果最佳。
(2)人糞或人尿的噴灑。在噴灑人糞人尿時應當注意對人糞及人尿的加熱,最適合的人糞和人尿應該是煮熟20分鐘后的,對其進行對水,比例為1:10或者是1:20進行噴灑,或者也可以用新鮮的牛畜尿液,煮熟與沒有泡沫即可,進行對水,比例在l0倍~17倍之間。
(3)米醋的噴灑
在食用菌生長的中后期,可以用300倍的米醋對其進行噴灑,在采摘前的1~3天,每天必須噴灑一次,通常情況下可以使食用菌產量提高6%,而且色澤會呈現出潔面。
(4)豆漿水的噴灑
黃豆一千克,將其磨成豆漿后加入75千克~UI00千克的水,噴灑到食用菌表面,噴灑完成后再用清水噴灑一遍。
五、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栽培養育的食用菌時,要嚴格按照科學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通過以往的栽培經驗,并結合實際的培育現狀,研究出最適合、最科學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方式。以無公害、綠色健康為前提,運用無農藥危害的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栽培工具和培育工作人員進出時要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根據食用菌的實際生長狀況及時對周圍環境
做出處理,調節培育室內的通風、通氣、采光條件,掌控好溫度和濕度情7兕,在培育長成后采取時,也需要做好消毒工作,要以正確的方式、適時地采收。
六、結語
食用菌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產品,食用菌產業也是社會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市場經濟發展項目無公害、高產的食用菌栽培技術是目前社會市場發展的需要,是促進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也是人們高品質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必將得到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看了“食用菌生料栽培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平菇栽培技術論文
5.食品保藏技術論文
食用菌生料栽培技術論文(2)





上一篇:食物生物技術論文
下一篇:食用菌栽培技術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