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論文免費范例(2)
法律論文免費范例
法律論文免費范例篇2
淺析信息網絡犯罪
摘要: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全面來臨,網絡犯罪呈現高發態勢,這使得中國刑法面臨著嚴峻的時代挑戰。本文從信息網絡犯罪的背景開始介紹,簡述了信息網絡犯罪的類型及出現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前進,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們要與時俱進,突破陳規,要使網絡犯罪得到有效的防范與最及時的制止與解決。
關鍵詞:信息網絡犯罪;類型;問題
一、信息網絡犯罪的背景
信息技術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深刻影響了社會運作模式和人們生活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安全隱患和威脅也逐漸顯現,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的各類犯罪迅速蔓延。例如,移動互聯網應用豐富多彩,相關犯罪手段多樣化,與傳統的刑事犯罪比較,網絡犯罪具有主體的智能性、行為的隱蔽性、手段的多樣性、犯罪的連續性、傳播的廣泛性、犯罪成本低、后果難以控制和預測等突出特點。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犯罪發展迅速,不斷推陳出新。
二、信息網絡犯罪的類型
(一)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現代網絡金融
隨著近年來的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全球的金融行為電子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金融本身不穩定,所以在在金融貿易進行的數據相互交流的時候,容易被數據竊取或者篡改,進行相應的犯罪行為,或者進行詐騙,在網絡這個平臺上,可以不與被害人面對面接觸的情況下,虛擬自己身份,以虛假信息進行詐騙等網絡犯罪。
(二)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
現代網絡盜竊行為已經非常成熟,越來越專業化,其在網絡安全存在漏洞的情況下,通過在網站上設置病毒等方式,置入其他計算機,讀取他人相關的個人資料侵犯他人隱私,竊取他人的相關經濟行為的信息,盜竊他人密碼等經濟犯罪。
(三)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
利用計算機網絡從事的貪污、挪用公款的一種網絡經濟犯罪的形式,屬于非純正的網絡犯罪,貪污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等非法手段占有公共財產的行為,而在經濟交流中則大部分運用網絡技術來從事相應的犯罪活動,使得經濟犯罪活動更隱蔽化,從而導致國家財產的損失。
(四)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
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電子色情服務及色情、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誹謗、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
三、信息網絡犯罪在法律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第一、網絡犯罪中的大量案件難以查實其全部犯罪事實。此外,由于通常嫌疑人、被害人眾多,即使在有的案件能查實部分犯罪事實,但通常只是嫌疑人實施的犯罪活動的一小部分,不能真實反映嫌疑人犯罪活動造成的危害。
第二、僅掌握犯罪行為的網絡活動部分難以獨立定罪。很多嫌疑人在互聯網上大量發布虛假中獎信息、銷售槍支、竊聽器材、毒品等違禁品實施詐騙,發布招嫖信息組織賣淫,導致此類違法信息在互聯網上大規模泛濫,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但僅證明嫌疑人發布這些信息,通常難以定罪處罰。
第三、網絡犯罪幫助行為往往缺乏明確的主犯,難以作為共犯處理。由于互聯網的跨地域特性,網絡犯罪中的幫助行為往往沒有固定的幫助對象。例如,網絡賭博有專門為賭博活動提供網站代碼、提供投注軟件、發布廣告的,按照現行規定,只能作為賭博罪或者開設賭場罪的共犯處理,但是銷售賭博網站代碼的嫌疑人往往向位于全國各地大量賭博團伙銷售賭博網站代碼,難以確定應當作為哪個賭博團伙的共犯,也難以查清其幫助的所有主犯。
四、刑法修正案(九)對信息網絡犯罪的規定
《刑法修正案(九)》突出了對網絡犯罪的關注,多個條文涉及網絡犯罪的規定。
1.在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后增加二條,作為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
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利用信息網絡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1)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2)發布有關制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3)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2.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構成犯罪
新刑法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網絡犯罪舉證難可由公安機關協助
新刑法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前進,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們要與時俱進,從管理、法律和技術方面不斷進步,突破陳規,要使網絡犯罪得到有效的防范與最及時的制止與解決。在網絡犯罪“異軍突起”而傳統刑法又稍顯滯后的背景下,制定適用于信息網絡時代網絡犯罪評價的特有法律規則,愈發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國刑法必須承擔起全面維護網絡安全和制裁網絡犯罪的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