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創新畢業論文(2)
中學數學創新畢業論文篇2
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摘要】創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鼓勵學生質疑、釋疑,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等方面談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能力
數學知識的學習要經過聽講、復習、做習題等才能掌握和鞏固。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樣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經過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會。另外,使學生形成自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的意識,必須建立起學生自我的"數學思想方法系統",這更需要一個反復訓練、不斷完善的過程。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呢?
一、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數學學科的豐富內容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有利于培養他們對事物進行對比、類比、判斷、推理以及跨越時空的想象力。實踐證明,數學課堂教學是實施創造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戰場。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利用定理證明與發現的聯系激發學生思維。在多種解題思路探求中開發學生智力,激勵學生創新思維。經過中考,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中考成功的保障,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綜合、探索聯想,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做好創新意識的引路人。
二、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歷年中考試題并不是課本知識內容的簡單再現,而是取材于課本,加以變化提高而得到的。從新型試題上分析,與以往相比,新試題較側重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及知識的運用能力,而減少了對學生解題的熟練程度的檢查。另外許多測試題的解法空間有所拓寬,目的是要考查學生的思維廣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象以往那樣只教會典型題的解法去套用。
1、重新認識教材,創設教學活動情景,激發興趣,進行創新探索,培養創新能力。
例如:在講"數學歸納法"時,引入"多米諾骨牌"游戲這樣,學生興趣提高了,認知平衡被打破,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教師及時的提出數學歸納法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就不感到突然了,認識水平上到更高層次.
2、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平常中發現不平常,不受"定勢"或"模式"的束縛,去探索各種結論或未確定條件的各種可能性。這樣充分發揮知識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學生構建型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多種思路(方法)解題特別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在進行證明教學時,只要結論正確,推理合理就可,應盡可能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做,還可以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究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自己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批判性質疑是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科學的發明與創造正是通過批判性質質疑開始。讓學生敢于對教材上的內容質疑,敢于對教師的講解質疑,特別是同學的觀點,由于商榷余地較大,更要敢于質疑。能夠打破常規,進行批判性質疑,并且勇于實踐、驗證,尋求解決的途徑,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必備的素質。
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去大膽嘗試,勇于求異,激發學生創新欲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創新。教師要創設求異的情境,鼓勵學生多思、多問、多變,訓練學生勇于質疑,在探索和求異中有所發現和創新。通過一題多證和一題多變,拓展了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初學幾何者來說,有利于培養他們學習幾何的濃厚興趣和創新精神。
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地教學模式。因為這種課堂教學往往過多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
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的表現在班集體中。學生在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佳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
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嶄新途徑,教師要指導和鼓勵學生伸展智慧的觸角去觀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創新,做開拓創新的優秀人才。時代要求我們教師要勇于創新,大膽實踐,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教學中,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多給點思考的機會,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覃海蘭;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1)
[2]陳學蓬;淺析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0(11)
[3]潘小兵;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