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系本科畢業論文范文發表(2)
數學系本科畢業論文范文發表篇2
淺談增強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數學不同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高中數學更加注重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需求,教師在授課中,不僅僅是參照教學大綱,更重要的在于跟學生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對教師授課方面的具體需求,教師以學生的需求為基準,對教師自身的教學進行有效調整。高中階段數學科目的教學,講究的不僅僅是教師講了多少內容,講了多少課時,更加重要的在于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有效性。
一、高中數學教學目標
在考慮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確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相對初中階段來說,對學生學習要求更高,尤其對學生能力水平、應用方面要求明顯提高。
1.幫助學生建立以及完善數學知識體系
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數學知識基礎或者數學體系基礎,但是不同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和數學體系基礎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學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有些數學知識體系較為完整。因此,在高中階段,教師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就是在學生現有的知識體系基礎上,在不斷學習新知識、建立新知識體系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知識體系結構進行完善,夯實學生在數學科目方面能力提升的基礎。
2.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運用能力主要指學生運用基礎知識或者現有知識、能力來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題目的能力。這種能力具體包括學生將課本知識或理論應用到解題實踐中的能力,對題目進行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及應用現有的知識、結論來進一步推理的能力等。高中階段數學科目的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完成此項教學目標,為學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打下基礎。
3.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一種學生對數學問題、數學應用等方面的思維敏感性。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長期的練習、思考探索所得到的結果。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應用能力的提升、知識體系的構建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思維能力,督促學生不斷思考、練習,從而增強對數學的敏感性。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概述
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為基礎的,但是卻不僅僅限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學有效性具體是指教師按照學生的需求,以數學教學目標為標準,在此標準上指導教師的教學不斷向促進學生更高效學習的方向不斷發展。
三、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了解教師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含義后,現在具體論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1.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知識應用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不斷進行再培訓、再學習,不斷主動地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知識輸出能力的提升,教師的知識輸出能力具體指教師在教學中將自身知識轉化成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教授給學生的能力,知識輸出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重要方面。教師專業素養的這兩方面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對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2.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活躍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氛圍,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的課堂氛圍,豐富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帶動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思考,有助于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以及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活躍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維,摒棄傳統教學思維,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正確意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在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完善教學中的方方面面來不斷調整教師自己的教學,向著契合學生需求的方向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從而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