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五一旅游熱門景點推薦
福建五一旅游熱門景點推薦_福建五一熱門景點
五一旅游調景色,讓我們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旅游攻略幫助我們規劃旅途,讓我們快速了解每個景點的歷史與文化,感受不一樣的風情。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福建五一旅游熱門景點推薦,方便大家學習了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福建五一旅游熱門景點推薦
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稱福建第一名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碧澄海港,該寺占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270萬平方米。始建于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南普隨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兩旁有鐘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南普陀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
鼓浪嶼
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鼓浪嶼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之一。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著名景點之一。
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
國家AAAAA級旅游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位于福建省龍巖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內,距龍巖市區80公里,距廈門市區3小時。景區內建筑獨特,其中有富麗堂皇的“圓樓王子”振成樓等其他特征土樓40多座。它們沿溪而上,氣勢恢宏,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翠竹、水車、農田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
清源山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自古以來,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地處福建省泉州市沿海的突出部、泉州灣和湄州灣之間、惠安縣境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瀕臨臺灣海峽,亦稱“蓮島”,始建于1387年,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于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好的明代石頭城,也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巖永定客家土樓
永定客家土樓有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群、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世,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建筑藝術瑰寶。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筑樣式
冠豸山
連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氣勢,太姥山之豁達,兔耳嶺之地行。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位于福建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山體于縣戚之東1.5公里處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麗質于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1994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巖、洞、泉、寺、園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海月巖
宋時建,辟石洞為佛臺,俯瞰大海,每當月華初上, 必照佛頂,故名。巖寺依天然石洞而建,頂蓋一巨石,石長31米,寬13米。寺內石壁雕如來佛一尊,旭日初照,謂之“日出窺禪”。中秋之夜(約20時30分),月光經巖下“羊角潭”水, 反射佛胸,謂之“月照禪心”。恰如大雄寶殿一副對聯所云:“海氣凝云云氣結成羅漢相,月 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寺前曠埕,憑欄遠眺,海天遼闊,煙波浩渺,甚為壯觀。巖間有 石 刻60多處,依景而鐫,其中以明代劉庭蕙所書“功德泉”為最。大小佛像108尊,“落伽境” 浮雕觀世音,工藝 精致,栩栩如生。“別有天”古樹蓊蔚,幽靜涼爽,素稱洞天勝景。
狀元巖
狀元巖位于泰寧城北郊,距泰寧縣城12公里。漂流完上清溪,從下碼頭上岸,行不多遠,就到了狀元巖景區。景區內林木蔥郁,環境幽雅,屬原始次森林,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也許是因為這塊丹霞圣地充滿靈氣的緣故,這里還生長了部分熱帶雨林植物 。
福建夏季旅游景點
湄洲島風景名勝區
湄洲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面積約49.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8.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0.9平方公里,包含獨具特色的媽祖文化和優美絕倫的濱海風光,具體由媽祖祖廟、祖廟山、湄嶼潮音、牛頭尾沙灘、蓮池沙灘、北埭沙灘、黃金沙灘、煙墩山、東海臥佛園、鵝尾神石園和包括菜籽嶼、虎獅列島在內的36個島礁等重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組成。湄洲島風景區面積約49.3平方公里,1991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為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旅游度假區,201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巖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后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巖、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巖四個紅色盆地。
白水洋
白水洋,位于福建省寧德市屏南,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白水洋景區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國家副總理吳儀游玩白水洋后題“奇特景觀”。白水洋地質公園還擁有全球唯一的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白水洋地質公園園區總面積達77.34平方公里。2010年10月3日23時,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萊斯沃斯島召開的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上傳來消息,由屏南白水洋、鴛鴦溪、福鼎太姥(mǔ)山、福安白云山共同組建的寧德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區九曲溪上游生態保護區的北部,距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20公里。地處武夷山風景區和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之間。2004年1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準,原武夷山森林公園和武夷山原始森林公園合并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7418公頃,其中核心景區規劃面積3085公頃,全部為國有生態公益林,是一個集多種景觀、融山水之靈氣的原始森林公園。公園擁有世界上同緯度帶僅存的最典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和世界珍稀特有野生動植物的基因庫。
清源山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于東經118°30'~118°37',北緯24°54'~25°0'之間,與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因為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稱“齊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臺山”。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來,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
大崳山島
崳山島海岸溫長,島周圍海蝕地貌明顯,其巖礁具有很高審美價值。乘舟環島而行,沿著30.7千米的海岸線,只見沿岸礁石紛陳,若斷若續,參差錯落,嶙峋峻峭,形成一條“礁石寶鏈”。許多礁石在長其風力、海浪沖擊作用下,塑出各式開關,令人百看不厭。有金猴觀日、千葉巖、海龜礁、石疊礁等眾多奇形怪狀的巖石景點。此外還可觀看百鳥翔集的鳥島。此鳥島面積僅0.5平方千米,海拔不足百米,島上植被茂密,棲息著成千上萬只海鷗和其他候鳥,萬鳥飛翔,乍起乍落,十分壯觀。登上海島,在大使岱,有成片的.金黃色沙灘,灘面平坦,其上有“白蓮飛瀑”淡水匯入,為理想的海濱浴場,是旅游度假的好景點,在這里可舉行沙灘排球等沙灘運動。
九鯉湖
九鯉湖是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祈夢文化發源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鐘山鎮,距縣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鯉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鯉湖、麥斜巖、菜溪巖、天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稱,尤以飛瀑為最,素有“九鯉飛瀑天下奇”之美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與武夷山、玉華洞并稱“福建三絕”。
福建龍巖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龍巖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福建省西部的南亞熱帶中低山地區,與北回歸線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毗鄰,距龍巖市中心城市僅18公里。總面積7783.6公頃。 福建龍巖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屬南亞熱帶,轄區總面積2000多公頃,是一個以森林植物多樣性、喀斯特地貌為主,風景林、大型溶洞及茂林修竹為主要特色,集生態旅游、科普教育、探險覽勝和度假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森林公園。
延平湖
延平湖素有“山川清明偉麗,為東南之最”之稱,自然景觀獨特,是閩北“綠色金庫”南平市新興旅游勝地。延平湖系1993年水口水電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因南平古稱“延平府”而得名,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為延平湖題名。東起閩江中上游的延平區樟湖鎮高洲村,西北瀕南平市區,水城全長67公里,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其規模居福建省之首。延平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延平湖有庫灣66個,庫汊上百個。盛夏時節,泛舟湖上,山環水轉;岸邊翠木修竹,婆娑可人。沿湖主要景點有明翠閣、雙溪樓、延壽樓、雙劍塔、古越洲島、大洲島、宋代茶洋窯址、杉湖島、蛇王廟等。
福建平潭海島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平潭海島國家森林公園于1992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準成立,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已逐步完成了基礎設施和景點的建設,公園綠化已逐步完善。公園由近岸丘陵臺地和沿岸海濱沙灘組成,其自然資源豐富,景觀層次分明,東側與著名的龍鳳頭沙灘相連。公園以其"森林與海"的大自然風韻獨樹一幟,把旅游與健康融 為一體,是盛夏避暑、休養、游樂的絕佳地。平潭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座落于福建省平潭島,東瀕臺灣海峽,距福州120千米,總面積1295.7公頃。1999年升格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福建旅游景點大全
1.廈門
大家印象
廈門是一個秀麗清新的城市,空氣和陽光都很好。廈門大學的校園整潔優美,鼓浪嶼有很多特色店鋪,都是可以去看看的。廈門的街道很干凈,慢節奏的生活很愜意。海鮮不錯,當地小吃很棒。
走進廈門
廈門又稱“鷺島”,是白鷺棲息之地。海中之城,城中存海,廈門就如鑲嵌在俗世里的蓬萊,如今慕那悠閑與慵懶勁兒而來的人越來越多,但始終堵不住它若隱若現的靈氣外露——有時它是那海風,擠累了,歇嘴兒了,不妨停下來,靜靜的等待心曠神怡。有時它是路邊的一只小狗,熱鬧是我們的,自在是它的。還有騎樓里的茶盞,還有made in 鼓浪嶼的帆板,還有環島路上《瘋狂的賽車》,還有和她一樣風塵仆仆的姑娘。南靖土樓又被稱為“東方的古城堡”,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歲月如圓,起止在何方?樓里春秋樓外羨,回首望,幾滄桑。”我們可以帶你到《云水謠》那片白云深處的人家,但電影里說不完的故事還請你來繼續傳唱。今天的廈門已經成為小資旅行圣地,如果說廈門玩的是一種情調一點也不為過。悠閑,手工,小吃,邂逅一只貓狗,慢生活就是廈門給與游客最好的旅行體驗。不要抱著什么目的心,也不要抱著任何的預期,跟著自己隨意的腳步,來一場心靈之旅。各地類似的小商鋪和咖啡館似乎已經讓人們心生疲憊,那么請學著融入和探尋吧,唯有融入你才能感受到他們背后的不一樣;唯有探尋喧鬧背后的幽靜小路你才明白廈門的魅力。別停留在表面的熱鬧,沉靜下來,用心深入廈門人的生活才能感受到廈門的生活狀態和不一樣的小情懷。
最佳季節:3月-5月和9月-10月是廈門旅游最佳時間,因為此時天氣清爽、溫度宜人,而廈門很多品種的花也主要在這兩個季節開放。夏冬也是不錯的選擇,夏季廈門天氣炎熱,這7~8月份一般都在30℃以上,但是這時候的海島游便顯得特別舒服。冬天的廈門顯得有些安靜,但是天氣又相對溫暖,也適合游玩。
建議游玩:3-4天
2.鼓浪嶼
大家印象
島上的人民都很悠閑,開了許多浪漫格調的小店。島上的鋼琴博物館特別美,教堂和別墅都不錯。里面的巷子很深,富有古典的氣息,有一種浪漫的氛圍。海鮮很便宜,最好避開節假日前往。
走進鼓浪嶼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鐘可達。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小島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各種建筑風格的建筑物,有中國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小巧玲瓏的日本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譽。鼓浪嶼還是音樂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鼓浪嶼原為清靜小島,島上民風淳樸,所呈現的慢生活和小清新吸引中外游客前往。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鼓浪嶼是“音樂家搖籃”,漫步在各個角落小道上,就會不時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動人優美的歌聲,加以海浪的節拍,環境特別迷人。鼓浪嶼是“建筑博覽館”,許多建筑有濃烈的歐陸風格,古希臘的三大柱式陶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羅馬式的圓柱,哥特式的尖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門樓壁爐、陽臺、鉤欄、突拱窗。爭相斗妍,異彩紛呈,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鼓浪嶼的夜顯得清靜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設后,代表著自然景象的日光巖、代表著異國建筑風格的八卦樓、代表著音樂島鋼琴造型的候船廳和矗立在覆鼎巖上的鄭成功雕像等,在各色燈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發光。特別是有幾條激光射線跨越鷺江海空,變幻搖曳,令人眼花繚亂。隔江遠眺鼓浪嶼夜景,與廈門中山路的霓虹燈、高層建筑的射燈和許多彩色聚光燈,交相輝映,閃耀奪目,使島上、海上、天上三維空間燦爛迷人。現在島上的游客越來越多,店鋪也越來越多,或許顯得有些吵雜和商業化。如果你有幸來到了鼓浪嶼請不要帶著太多的目的性,小島最適合的就是隨意轉轉,看看老房子,吃吃真正本土特色的小吃,漫步幽靜的小道,一切都是簡單而自然,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和裝飾。真正的鼓浪嶼是一份心情,需要自己沉淀下來細細體味,希望來過鼓浪嶼的人能找到這份難得閑適情懷,并把它帶走。 “我很幸運,生長在這樣一個南方島嶼,春夏秋冬,日日夜夜,與綠樹鮮花呼吸與共。”——舒婷
到達與離開: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鐘可達。外地游客可以先乘坐飛機、火車或是汽車到達廈門,然后換乘公交或是出租車到達輪渡碼頭,再坐從這里駛出的渡船就能到達美麗的鼓浪嶼了。
景區類型:海邊
最佳季節:3月-5月和9月-10月為最佳旅游時間。鼓浪嶼總體氣溫比較溫和,一年四季花木繁盛。春季鼓浪嶼溫度宜人,此時也為雨季,出行要備好雨具。夏季是旅游旺季,氣溫較高,天藍水綠、白云渺渺,此時最適宜下海游玩。秋季是采茶季節,可在鼓浪嶼品茗享受慢生活,但8-9月為臺風期,海邊船只停開,難以欣賞海上景色。冬季的鼓浪嶼植物長青,鮮花開放,景色絲毫不遜色。但是海水太涼,不宜下水,而且室內無暖氣還是會有一定寒意。
建議游玩:1-2天
門票:上島船票:外地游客35元,從東渡上島(晚上五點半后可從輪渡上島);本地游客憑身份證、暫住證、醫保卡等有效證伯仍從輪渡上島,票價8元。景區核心景點票務信息:日光巖:60元/人;菽莊花園(含鋼琴博物館):30元/人;皓月園:15元/人;風琴博物館:20元/人;國際刻字館:10元/人。鼓浪嶼核心景點套票(以上五景點聯票):100元/人。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
電話:咨詢:0592-2060777;投訴:0592-2571226
3.武夷山
大家印象
頂峰俯拍的景色非常壯觀哦,生態環境很不錯,武夷山的風光還是雋秀很多,機場離景點都很近,漂流挺好玩的。
走進武夷山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東部,位于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贛語、閩北方言和國語。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征,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分布著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東部山與水完美結合,人文與自然有機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險壑等諸多美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而享有盛譽;中部是聯系東西部并涵養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區域。鑒于武夷山有上述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中國政府推薦武夷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到達與離開:武夷山位于江西東部、福建西部地區,核心景區位于三姑度假區旁,距武夷山市中心約十公里。武夷山交通十分便利,前往武夷山旅游可乘坐飛機、汽車、火車等。武夷山當地有機場,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都有直飛武夷山的航班。到達武夷山的大部分火車為過路車,每天有數十趟列車可以途徑停靠武夷山站。短途旅客也可乘坐乘坐客運汽車前往武夷山,從邵武或上饒出發為最便捷的路線。從武夷山市區到武夷山景區大約有15公里,可乘坐公交或出租抵達景區門口,較為方便。
景區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6月-8月是游覽武夷山的最佳季節。夏季雖然氣溫偏高,卻是萬物生長最為茂盛、武夷風光最具特色之時,此時去是最好不過的。武夷山最熱的月份是7月,如果選這個時候去旅游的話,切記中午12點到下午3點之前在酒店休息,室外十分炎熱,且可以遮擋的地方不多。因為夏天天黑得很遲,所以就算下午3點出去旅游也不遲。到了9月中旬,此時是淡季,游人相對要少,氣候也適宜。如果想在九曲溪上漂流的話,最好在不冷不熱的10月、11月前往。武夷山四季溫和濕潤,年均溫度17.6℃。一般說來,一年四季都適宜游武夷山,但冬季山景蕭條,自然風光大打折扣。
建議游玩:2-3天
門票:一日游:140.00元+75.00元觀光車費二日游:150.00元+85.00元觀光車費三日游:160.00元+90.00元觀光車費九曲溪竹筏漂流:100.00元青龍大瀑布:40.00元玉龍谷景區:60.00元華夏民族城歌舞表演:100.00元
開放時間:08:00~17:00
電話:0599-5251888; 0599-5252981
4.福州
大家印象
福州空氣質量超級好,閩江夜景也是非常贊,都映像深刻。當地有很多特色小吃,三坊七巷不僅有著深厚的閔文化底蘊,還擁有文藝與小資
走進福州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東瀕東海,與臺灣只有一海之隔,北、西、南三面分別與寧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有榕城、溫泉城之雅稱,還有“江南勝地”之美譽。福州歷史悠久,夏代屬揚州地域,殷商為七閩之地,戰國時歸越國,秦時為閩中郡,漢高祖封閩越王,唐玄宗時設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命名之始。福州宗教文化豐富,有“佛國”之稱,重點佛教寺院有6座,為全國城市之最。福州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山清水秀、風光綺麗,名山、名寺、名園、名居繁多,獨具濱江濱海和山水園林旅游城市風貌。目前,福州擁有平潭海壇、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在福州這片土地上,民俗文化傳播廣泛,枝繁葉茂。其中,傳統工藝品脫胎漆器、牛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與脫胎漆器、軟木畫被譽為“榕城三絕”。
最佳季節:9月-次年1月是到福州旅游的最佳季節,屆時這里陽光明媚,樹木常青,一派南國風光,還有誘人的溫泉,尤其適合北方的游客。春季是福州一年中陰雨天最多的季節,冷暖氣溫變化很大;夏季以晴好天氣為主,部分地區在7月-8月會出現極端高溫,另外此時也是臺風多發季。當臺風來臨時要盡量避免外出,最好呆在房間里,直到臺風警報解除。
建議游玩:1-3天
5.鼓山
大家印象
鍛煉身體最好的去處,很贊的一個地方,而且鼓山風景還是很不錯的,秀麗清幽空氣清新宜人。
走進鼓山
鼓山風景名勝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2002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鼓山風景名勝區是福州市最著名風景區,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它因頂峰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蕩之聲,故名鼓山。鼓山歷來是福州的佛教勝地,在大頂峰西南側存有1000多年歷史的涌泉寺。該寺建筑規模宏偉,布局精巧,有“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之妙,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之精華。寺旁有以陶燒造的千佛陶塔,在國內十分罕見。鼓山景區以古剎涌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臺、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云洞等45景。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巖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巖和喝水巖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登鼓山,可從山麓的下院出發,擇石階古道步行而上,蜿蜒1800余米,穿過七亭后進山門直達涌泉寺;也可乘客車從盤山公路而上,或是乘纜車到達“達摩十八景”景區。
到達與離開:鼓山位于福州市東郊,交通便利。從福州市區前往: 1.公交,約一個小時。 2.打車,約半個小時。景區內有巴士、纜車,也可步行。
景區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10月至次年2月。秋冬最佳。屆時這里陽光明媚,樹木常青,一派南國風光,還有誘人的溫泉,尤其適合北方的游客。
建議游玩:3-4小時
門票:免費涌泉寺:40.00元十八景:10.00元
開放時間:06:00~17:30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
6.泉州
大家印象
700多年前被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的泉州,在中世紀有著400多年的輝煌。千古遺風依然會在不經意間多次閃現,既古樸清雅又精致婉約,既內斂深沉又舒展奔放。
走進泉州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省會福州、莆田,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巖、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著名僑鄉和港澳臺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624萬人,港澳同胞70萬人。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戴云山脈從東北部向西南延伸,有“閩中屋脊”之稱。泉州地區光熱資源豐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稱“閩南大溫床”,是烏龍茶、桂圓、柑桔的全國生產基地。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這里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到此觀光。
最佳季節:9月-11月是泉州最佳的旅游時間。屆時,泉州晴天居多,適合三五好友至清沙灣中暢游,在天幕星垂下露營,燒香拜佛亦氣候宜人。泉州枕山面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唐人詠泉州詩句)形象地說明了泉州的氣候特色。這里冬短而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8-20℃,無霜期310天以上,有“溫陵”之雅稱。
建議游玩:1-2天
7.湄洲島
大家印象
湄洲島被譽為“南國蓬萊”,有“天下第一灘”的.九寶瀾黃金沙灘,更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走進湄洲島
湄洲島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東南42公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島,全島南北縱向狹長,形如娥眉而得名,被譽為“南國蓬萊”,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藍天、碧海、陽光、沙灘構成了湄洲島浪漫旖旎的濱海風光,湄洲島包括大小島、嶼、礁30多個,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東方夏威夷”九寶瀾黃金沙灘、“小石林”鵝尾怪石等風景名勝30多處,更有2億媽祖信眾魂牽夢縈的媽祖祖廟,這是中國首個世界級信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媽祖誕辰日和媽祖升天日期間,朝圣旅游盛況空前,被譽為“東方麥加”。自1992年湄洲島辟為國家旅游度假區后,現在湄洲島景區仍在持續建設、完善中。湄洲祖廟湄洲島是聞名遐邇的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湄洲祖廟2006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媽祖祭典也于2006年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且是中國首個世界級信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鵝尾神石園位于湄洲島最南端,是一座天然的“石盆景”,有“小石林”之稱,與北端舉世聞名的媽祖廟景區遙相呼應。公園因其形似鵝尾,巖石奇特而得名。九寶瀾黃金沙灘被譽為“天下第一灘”的九寶瀾黃金沙灘位于湄洲島西南突出部,前臨碧波萬頃,后枕綠茵千疇。金色的沙灘綿延數公里,游人在湄洲島北部的媽祖山朝圣之余,驅車涉足九寶瀾,猶如步入仙宮月窟。
到達與離開:先坐班車或自駕抵達文甲碼頭,然后乘輪渡上島: 1.汽車:廈門至文甲約2.5小時,福州至文甲約2小時,從莆田市區至文甲碼頭約50分鐘;自駕車可以通過車渡將車輛渡上島。 2.輪渡:再從文甲碼頭乘坐輪船或快艇抵達湄洲島,需15分鐘或5分鐘。坐船上島大船船票7元,快艇船票14元。島上有公交,但趟數少;乘坐電瓶車要小心被司機欺騙,多有游客上當被拉至錯誤地點,多收車費。
景區類型:海邊
最佳季節:6月-9月最佳。夏天來此可充分享受陽光和沙灘,夜晚露宿沙灘帳篷,別有一番情趣。春秋雖無特別風光,但農歷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期間,朝圣旅游盛況空前。因屬于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天來此亦不會太冷,可以參觀媽祖廟、鵝尾神石園等景點。
建議游玩:3-4小時
門票:入島門票:65.00元入島、鵝尾神石園景點聯票:80.00元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每日07:00~19:00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中心東南42公里
8.崇武
大家印象
古城內外有20多處始建于宋明清后經修葺延續至今的宮庵廟堂等古建筑,與古城構成了可供參觀稽古的古跡群。崇武的自然風光也很優美,西沙灣可以燒烤。
走進崇武
崇武古城位于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御倭寇所建。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留。古城內外有20多處分別始建于宋、明、清,后經修葺延續至今的宮庵廟堂等古建筑遺存,與古城構成了可供參觀稽古的古跡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處的大岞山“岞山八景”之一的“龍喉曉煙”有惠安第一勝景的美譽,又有記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詩家摩崖石刻,“獅石晚照”的獅石臺曾經是戚繼光操練水兵的指揮臺又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城外半月海灣,著名畫家洪世清創作的大地巖雕——“魚龍窟”,以及著名書藝大師朱屺瞻、錢君陶、劉海栗等人的篆刻書法精品鐫刻在奇石怪礁上。登臨古城,足可探古覽勝。崇武古城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灣和湄州灣之間、惠安縣境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瀕臨臺灣海峽,亦稱“蓮島”,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于一體。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好的明代石頭城,也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類型:古鎮
最佳季節:9-11月。泉州枕山面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短而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如春,9月至11月泉州天氣晴朗,是旅游的黃金季節。
建議游玩:3小時
門票:45.00元
開放時間:07:00~19:00
地址: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
電話:0595-22162068
9.漳州
走進漳州
漳州地處福建省最南端,與臺灣島、廈門隔海相望,西南與廣東的汕頭毗鄰,漳州平原是福建第一大平原。這塊美麗的土地是水仙的故鄉,它西北多山,綠色蔥郁,被譽為福建的“西雙版納”。漳州是中國女排騰飛的基地,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女排“三連冠”銅像就矗立在這里。漳州也是福建著名僑鄉和臺胞主要祖居地,是僑、臺胞尋根訪祖的府地。漳州歷史悠久,漳州城有1312年的歷史,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相傳遠古時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從市郊蓮花池山發現的舊石器看,早在4至8萬年之前就有先民在這里生息。漳州戰國屬越。秦統一中國后,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建立了桂林、象郡、南海和閩中郡。今漳州地區分屬閩中郡和南海郡。唐垂拱二年(686)正式建州置郡,因州治臨漳江而稱漳州。自唐代以后,漳州地區逐步得到開發和發展。從五代至兩宋,中原戰亂,北方人民大量往南入閩,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擴大了耕地面積,優良稻種廣泛種植,甘蔗、柑桔成為主要農作物。龍溪、漳浦是福建重要產鹽區。漳州與泉州、福州、興化并稱為福建四大造船地,能制造遠航海船。南家時建造的漳州江東橋(又稱虎渡橋)是世界現存的最大石梁橋,唐代創建的松州書院是中國最早的書院之一。南宋紹熙元年(1190),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知漳州,任職期間大力傳播儒家學說,發展文化教育,在漳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漳州的海外交通、貿易迅速發展,月港(海澄)成為當時從中國經馬尼拉(呂宋)至美洲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啟航港。海外貿易的興盛,給漳州帶來一派繁榮的景象。漳州城內“百工鱗集,機杼爐錘”是個手工業發達的城市。紡織品漳紗、漳緞、漳絨(又稱天鵝絨)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暢銷。漳州所產的“漳瓷”由月港遠銷南洋。漳州盛產的蔗糖、柑桔、荔枝,形成了月港農村“處處園栽桔,家家蔗煮糖”的繁盛景象。
最佳季節:3月-5月、9月-11月最佳。初夏也不錯,冬季較溫暖,每年8月前后,是臺風多發季節,要多關注氣候情況。
建議游玩:2天
10.霞浦
走進霞浦
霞浦縣,福建省寧德市轄縣,是閩東最古老的縣份.位居臺灣海峽西北岸,陸地面積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現有12個鄉鎮、2個街道,全縣總人口53萬。曾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海濱鄒魯”之譽。
最佳季節:6月--11月最佳。夏秋十分的海邊,空氣濕度適宜,更容易拍出精彩的照片。
建議游玩:2天
11.莆田
走進莆田
莆田縣古稱“蒲口”,因盛產荔枝,別稱“荔城”。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位于湄洲島上的湄洲天后宮是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1500多座媽祖宮廟的祖廟,擁有信徒2億多人。島上自然景觀俊秀多資,有天籟之響的湄嶼潮音、鬼斧神工的奇峰異石、一望無垠的黃金沙灘、平覆千疇的綠色長廊,堪稱旅游度假的勝地。莆田市物產豐富,漁業興旺,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稻谷、甘蔗、花生、黃麻和茶葉,這里的荔枝、龍眼、枇杷、無籽蜜柚是馳名中外的四大名果,也是全國重要產糖區之一。此外,還有鰻魚、對蝦、馬鮫魚、梭子魚、鱘、蟶、海蠣、紫菜等特色水產品飲譽海內外。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特別是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別是被奉為海神的媽祖的誕生日和忌日,為湄州島媽祖節,節期有拜媽祖、媽祖文化研討、工藝品展銷活動。可觀賞富有特色的民間歌舞,品嘗閩菜。莆田市東瀕海洋,常年溫和濕潤,冬短夏長,春秋涼爽,氣候溫潤。年平均氣溫在16℃至21℃間,最低氣溫為7℃至12℃。旅游者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7月-9月,是臺風的多發季節,臺風帶來的強風強降雨天氣,將給旅行者的出行帶來不便。
建議游玩:1-2天
12.泰寧
走進泰寧
位于福建省泰寧縣境內,其中丹霞地貌面積2527平方公里。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福建繼武夷山之后的第二個世界級旅游區;2010年成為"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六個遺產地之一。泰寧作為青年時期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東南諸省中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地質遺跡十分豐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地質歷史構造演化的理想場所;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人文歷史積淀深厚。已開發金湖、上清溪、狀元巖、貓兒山、九龍潭、金龍谷、泰寧古城七大景區,各種類型的旅游景觀幾乎都有,既有丹崖、深谷、奇石等地景,又有碧湖、幽溪、飛瀑等水景,還有珍禽異草等生態景觀以及古城風貌、蘇區風采等人文景致,如此眾多不同類型的旅游景觀集于一縣之域為全國少有。
最佳季節:3-5月、9-11月。最佳旅游時間為春秋,其次是冬夏。夏季十分炎熱,容易暴曬受傷,所以要玩漂流、沙灘等景點,宜夏末秋初時前往,避開高溫季節。
建議游玩:2天
13.平潭
大家印象
福建東部,有一個形似神獸麒麟的島嶼“舞動”在臺灣海峽,那就是平潭縣主要島嶼,離臺灣最近的大陸島嶼。愜意而唯美的海島,海天一色,鷗鳥回翔,帆影點點,漁歌陣陣。
走進平潭
平潭縣,簡稱“嵐”,俗稱海壇,亦稱海山,福建省福州市轄縣,位于福建省東部海域,由以海壇島為主的126個島嶼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我國第五大島,素有“千礁島縣”之稱,是著名漁業基地。福建東部,有一個形似神獸麒麟的島嶼“舞動”在臺灣海峽,那就是平潭縣主要島嶼。因此,平潭島也叫麒麟島。平潭縣位于福建省東部海域,福州市東南部海,東臨臺灣海峽,距臺灣新竹港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的縣份,西臨海壇海峽與福清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島與莆田市秀嶼區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島與長樂市隔海相望,由海壇島等126個島嶼和近千個巖礁組成,主島海壇島為全國第五大島,是福建省第一大島。境內地勢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積平原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腳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到達與離開:平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隅,與臺灣隔海相望。來平潭的交通方式不是特別多,只有客車可以到達。福州每天都有很多發往平潭的客車,大家可以先到福州,再換乘大巴來平潭。自駕來平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景區類型:城市
最佳季節:3-5月、9-11月。春秋景色怡人,溫度適宜。
建議游玩:3-4小時
門票:75元
開放時間:全天
14.龍巖
走進龍巖
龍巖東與福建省泉州、漳州兩市接壤,西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南與廣東省梅州市毗鄰,北與福建省三明市相接。龍巖是距離廈門最近的內陸鄰海城市,也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樞紐與重要通道。龍巖是著名的旅游區。龍巖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初步形成“紅色之旅”、“客家之旅”和 “生態之旅”等一批特色旅游產品。區域內有3個國家4A級旅游區(永定土樓、冠豸山、龍硿洞)、1個國家重點名勝區(冠豸山)、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3個國家森林公園(龍巖國家森林公園、上杭西普陀國家森林公園、漳平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自然保護區(梅花山、梁野山)、12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旅游八大品牌中,龍巖就占2個(以永定土樓為代表的閩西客家文化、以古田會議會址群為代表的閩西紅土地文化)。龍巖還是革命老區,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是全國贏得“紅旗不倒”光榮贊譽僅有的兩個地方之一。在這里,留下了毛 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事偉大革命實踐的深深印記,毛 澤東同志寫下了《古田會議決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鄉調查》等光輝著作,成為毛 澤東思想的重要發祥地。
最佳季節:3-8月,春夏適宜游覽。氣候宜人。
建議游玩:3天
15.寧德
走進寧德
寧德俗稱“閩東”,位于福建東北部,東臨東海,西靠武夷山,南與福州市毗連,北與浙江省接壤。地形屬丘陵山地,海濱有狹長的小 平原,鷲峰山和太姥山脈分別斜貫西北部、中部,千米高峰連綿,其中以壽寧平尖山為最,海撥1649米。晉太康三年(282年)這里開始設縣,稱溫麻縣,唐朝改為長溪縣,元朝升為福寧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福寧府。1950年起為福安專區,1970年專署由福安遷寧德,改稱為寧德地區。寧德轄內溪流縱橫交錯,主要有長溪、霍童溪、古田溪三大水系。著名的游覽點有福鼎太姥山、周寧鯉魚溪、九龍祭瀑布群、寧德支提山、三都澳、屏南鴛鴦溪等。在人文景觀方面,有蕉城支提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那羅寺、古田臨水宮、霞浦媽祖行宮、蕉城天后宮、杉洋林公廟等祭祀廟宇。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完好,奇花異草、名木佳果、珍稀動物種類繁多,是我國唯一的大黃魚、鴛鴦自然保護區和全國著名的食用菌、茶果之鄉,是難得的避暑休閑、觀光度假、獵奇攬勝和開展水上運動、組織農業生態游的優良場所。 寧德物產豐富,盛產稻谷、甘薯等。其中茶葉、油茶產量居全省首位。古田銀耳產量冠全國,被譽為“銀耳之鄉”。本區海岸線長達一千多公里,主要海產品有黃魚、帶魚、鰻魚、馬鮫魚、石斑魚、對蝦、梭子蟹;海水養殖有蛤、蠣、蟶、蚶及海帶、紫菜等,其中霞浦沙江的蠣干,寧德二都的蛛蚶最負盛名。
最佳季節:4月-12月是最佳旅游時節。寧德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4-19℃之間。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月平均氣溫可達到28℃-29℃,最低氣溫出現在一月,月平均氣溫在8℃左右。寧德地貌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種地形,因而在小氣候方面各個地區也頗有不同。雖然沿海和內陸地區有一定的溫差,但總的來說,寧德氣候溫暖,降水充沛,一年四季皆可旅游。每年3月-6月是寧德的梅雨季節,多連綿陰雨天氣,7月-9月是臺風多發季節,多暴風雨,此時前往寧德旅游,需要注意天氣預報,準備好雨具等相關物品。
建議游玩:2天
16.南平
走進南平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于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南平因山川秀美、地勢扼要,東達浙江、南連福州,西接三明,北出江西,自古以來就成為福建軍事咽喉、交通重地。有“當水陸之會,扼八閩咽喉”之謂。唐末黃巢、宋末文天祥、明末鄭成功都曾在南平駐扎舉兵。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縱橫,水系發達,屬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構造侵蝕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近代詩人郭沫若吟詠南平為“山圍八面綠,水繞二江青”。南平是中國東南的一個重要旅游區。雄偉秀麗的奇山異水、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鄉土人情共同組成了獨具閩北特色的旅游資源。目前,已有一至三級中高檔旅游資源實體181處(延平茫蕩山,建陽考亭書院、建窯遺址,建甌萬木林,邵武天成巖、李綱祠、和平古鎮,光澤的烏君山、武夷天池,順昌華陽山等)。南平境內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延平茫蕩山、浦城浮蓋山、建甌歸宗巖、松溪湛廬山、政和洞宮山。南平市區還有12萬畝水面的延平湖,是避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最佳季節:6月-9月是武夷山人比較少的時候,價格便宜,這時水大,飄流刺激,如果再避開周六日就更好了。
建議游玩:1天
17.青云山
大家印象
空氣很清新,景區景色不錯。感覺整體還不錯,幽靜的地方,最好玩的是野人谷。冰川漂流也不錯。
走進青云山
青云山景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嶺路鄉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景區方圓50多平方公里,攬九座千米以上山峰,有九條溪流穿行于峽谷之中。青云山蘊藏著靈鐘秀氣,孕育著一代人才,南宋年間,當地人氏蕭國梁少年時苦讀于山澗石走廊,二十一歲進京考試,一舉高中狀元。當地鄉民為紀念蕭國梁,將此山命名為青云山,喻為“青云直上”之意。自然景觀則以山、巖、崖、谷、水、瀑、泉、洞、潭和動、植物聞名。青云山這部山水大書,可以分幾個章節來讀。她由“云天石廊”“白馬峽谷”“九天瀑布”“桫欏峽谷”等景區組成,每一個章節都令人回味,每一個章節都獨具風采。山的柔美與陽剛,水的嫵媚與激情,優質的空氣與純美的生態,溫泉的柔滑與保健,構成青云山獨特的魅力。青云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瀑布飛流、溪清潭碧,在狹小的方圓之內,聚集了十余個景區,其密度之大,全國罕見。而最有看頭的當屬那些大大小小的瀑布群,數量多、落差高、流量大、造型美,令人流連忘返。來青云山,可遠眺峽谷、近覽瀑布、觀天池、聽傳說,在山林中親近自然,放松心情、滌蕩心肺。
到達與離開:青云山景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境內,交通較為便利。從福州市內,可在到福州市汽車北站乘長途車到達永泰縣,每天3班,車程約3小時。景區范圍較大,包車往來為佳。
景區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春季山花盛開,美不勝收。夏季山間氣溫宜人,涼爽舒適,是絕跡的避暑休閑之地。秋冬季山中仍綠意盎然,令人心曠神怡。
建議游玩:6-8小時
門票:青龍瀑布景區:35.00元白馬峽谷景區:35.00元水簾宮景區:35.00元云天石走廊景區:27.00元神谷景區:27.00元聯票(含以上五大景區):130.00元 Tips:聯票二日內有效。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18. 同安
走進同安
同安區,福建省廈門市轄區,是廈門市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同安區,位居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中心地帶,北與安溪縣、南安交界,西接長泰縣,東連翔安區,南面隔同安灣與湖里區相望,西南與集美區毗鄰,324國道、205省道、福廈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20公里長、60米寬的同集城市快速道以及集美大橋、杏林大橋、城市快速道、海翔大道的開發建設把同安和廈門半島徹底連為一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境內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島,其中山地面積422平方公里,耕地10.63萬畝,淺海灘涂12萬畝,海岸線迂回曲折,長達11公里。
最佳季節:3-5月、9-11月。春秋最佳。初夏也不錯,冬季較溫暖,每年8月前后,是臺風多發季節,要多關注氣候情況。
建議游玩:1天
19.馬尾
走進馬尾
馬尾現為馬尾區,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所轄的一個區,即羅星街道和馬尾鎮、亭江鎮、瑯岐鎮。馬尾又稱馬江,地形險要,扼守閩江下游,是福州港外水陸交通的門戶。相傳附近馬限村有塊石頭,形如馬,頭向羅星塔,尾向馬尾街,故名馬尾。又有一說為閩江下游有浮礁似駿馬,礁西為馬頭江,礁東為馬尾江,舊鎮中岐位于馬尾江邊,馬尾地名由此而來。馬尾歷史悠久,東漢光帝建武元年各地商船經過馬尾來往福州,開始了水上貿易,馬尾一帶人口漸繁。五代閩王王審知發展對外貿易,初步開拓了馬尾港。明憲宗成化十年市舶司從泉州移設福州,琉球商人紛紛經馬尾赴榕,馬尾港的地位更為突出。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被迫開辟五口通商。福州是五口之一,各國兵商船來福州均停泊于馬尾港。1866年,洋務派在馬尾創辦船政,聘法國人建廠制造輪船,次年創辦船政學堂,馬尾成為我國近代科技隊伍萌生和形成的基礎。
景區類型:其他
建議游玩:3-4小時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20.安溪
走進安溪
安溪是福建省泉州市轄縣,中國茶葉基地之一。縣府駐鳳城鎮。五代南唐置清溪縣,宋改為安溪縣。縣境位于戴云山脈東南坡。地形以湖頭—石坪為界,可分為:西部(內安溪)為戴云山脈的主體部分,地勢高峻;東部(外安溪)以低山、丘陵為主,并鑲嵌有若干向東南開口的馬蹄形盆地。西溪自西北流向東南,在盆地內的沿溪兩岸,發育了一片沖積平原,為主要農耕地區。西部氣候屬中亞熱帶,東部屬南亞熱帶。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安溪茶園面積約0.67萬公頃,居全省各縣市首位。安溪盛產烏龍茶,其珍品“鐵觀音”遠銷30多國家和地區。礦產資源較豐富,有煤、鐵、錳、鉛、鋅、石灰巖和石墨等。潘田鐵礦是全國重要的富礦。輕工業以制茶為主。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并有漳(平)—泉(州)鐵路貫通全境。
景區類型:城市
最佳季節:不建議冬季出行,因為冬季寒冷,景色較差。推薦出游時間:3—10月。景色尚好,天氣舒適。
建議游玩:2天
門票:無
開放時間: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