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最卷的行業為何是文旅
在哈爾濱爆火出圈后,各地文旅部門紛紛坐不住了,陸續下場花式整活,從狂發視頻到邀請明星站臺,從送游客鉆石到聽勸寵粉,文旅賬號集體“發瘋”爭做“卷王”成為互聯網一景。那么,2024年開年最卷的行業為何是文旅呢?
2024年開年最卷的行業為何是文旅?
今年開年以來,各地“文旅秀”成為全網最熱的話題。先有哈爾濱花式寵游客斬獲一波好評,很快,沈陽、延吉等地爭相擺出自家特色景點,熱情邀請游客順道來玩。就在這兩天,由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組成的“山河四省”更是“卷”了起來。
各地文旅部門加班加點,在網絡官方賬號上“瘋狂輸出”創意視頻,向廣大網友推介當地大好河山、人文景點、特色美食等,視頻更新頻率之高、花樣之多前所未有,甚至有一較高低之勢。廣大網友則熱情參與其中,當起“監工”“軍師”,出謀劃策不遺余力。
為什么要文旅融合?
通過文旅融合,可以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和創造力,促進文化和旅游的共同發展。
文旅融合可以豐富旅游產品的內容和文化內涵。旅游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休閑活動,更是一種文化體驗和傳承。通過將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品中,可以增加旅游產品的特色和吸引力,滿足游客對于文化體驗的需求。
文旅融合可以促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通過參觀文化遺址、博物館、藝術館等場所,了解和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同時,旅游也可以為當地帶來經濟收益,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文旅融合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通過將當地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品中,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獨特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旅游。文旅融合是促進文化和旅游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和創造力的關鍵。
如何創新打造文旅產業?
一要以優質的文旅資源為主線,精心打造文旅產品。文化旅游業發展需要用創新的思路挖掘、整合和激活旅游資源的“文化之魂”,而不是通過復古和再造來實現對本地人文歷史的重新認知和認同。文旅產品是指基于市場背景下滿足目標客群需求的復合型產品組合。好的文旅產品要滿足目標客群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和旅游活動需求,邁入深度整合期。文旅產品所依托的就是資源,要在當地的自然肌理、人文風情、產業基礎上定制產品屬性。要挖掘在地文化的特色與亮點,創新文化展現形式,在旅游過程將當地的文化內涵帶給游客,從而使文旅產品具有層次豐富的體驗感、內容精致的新穎感和技術融合的科技感。
二是推動文旅產業要素集聚集約。要構建產業生態培育的全體系、大系統,生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鮮明區域帶動力的產業新模式新格局。要深入挖掘不同區域的自然風景、文化古韻及風土人情,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發展特色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創新多元的表現形式和運營模式,加大年輕群體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實現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
三是發展數字文旅產業,帶來新動能。結合數字經濟和新型科學技術的文化創新空間可以進一步激發新的動能和新的業態。新冠疫情讓人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云端”文化消費的不可或缺。一方面,數字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日益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疫情期間數字文化產業實現逆勢上揚,再次展現其強大的成長潛力,證明它已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要把握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堅持正確導向,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術的發展機遇,大力培育新業態,鼓勵創業創新。同時要擴大優質數字文旅產品的供給,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發展沉浸式、體驗型文旅消費,引導和培育網絡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熱點、新模式。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文化旅游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文旅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不斷融入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格局。
四是大力推動文化旅游的經營、管理、服務及硬軟件設施等的標準化和國際化。文化旅游無論是時間的消耗還是經濟上的支出,其大頭往往并非旅游體驗本身,而是圍繞文化旅游體驗的周邊消費,包括交通、住宿、餐飲、保險等相關配套服務與產品。上述硬軟件設施或服務本身并非旅游體驗的核心內容,但對于獲得或提升旅游體驗必不可少。特別是當前我國已進入休閑旅游時代,文化旅游體驗的安全性、舒適性和便利性已成為游客選擇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因素。為了能夠滿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需求,文化旅游經營管理、硬軟件設施及服務應瞄準國際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