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被稱為什么節
時間:
燕妮639由 分享
元宵節又被稱為什么節
元宵節又被稱為什么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這一天,人們依照傳統習俗,張燈結彩、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吃元宵、送孩兒燈、迎紫姑、走百病……
而元宵節在古代也稱為“上元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可謂中國古代實質上的“情人節”呢~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以詩為證: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
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
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今日時逢西方情人節,同時,我們是否了解了中國自己的“上元“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