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足協新政有哪些規定內容(2)
2017足協新政有哪些規定內容

2017足協新政內容解讀
新政內容:限制高價引援 對虧損俱樂部征收引援費
足協于5月24日發布的新政文件內容如下:各中超、中甲俱樂部,限制職業足球俱樂部追求短期成績、盲目攀比、高價引援、哄抬價格的行為,維護職業足球聯賽市場秩序,促進職業足球健康、穩定發展,經研究決定:自2017年夏季注冊轉會期起,對處于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征收引援調節費用。對于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該項費用全額納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用于青少年球員的培養、社會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動。各俱樂部應當從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大局出發,規范引援行為,理性投入,依法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引援合同管理和備案工作,嚴禁通過簽署陰陽合同等手段獲取非法利益。特此通知。
新政背景:俱樂部哄抬價格高價引援 盲目攀比為追求短期成績
近些年,中國俱樂部確實是存在為追求短期目標,哄抬價格,高價引援的現象,并且這種現象與趨勢呈現愈演愈烈。外援方面,高拉特、熱爾維尼奧、拉米雷斯、J-馬丁內斯、特謝拉、胡爾克及奧斯卡等外援,不斷刷新著中超引援轉會費紀錄,并且溢價幅度甚大。同時為了讓大牌外援加盟俱樂部,俱樂部往往予以天價薪金。國內球員轉會方面,哄抬價格、高價引援現象更為明顯,轉會費紀錄也是不斷被刷新,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的轉會費,溢價程度較之于外援更甚。
所以在此大背景下,足協頒布這樣的新政,也就不難被理解了。
新政初衷:維護穩定市場秩序 促進職業聯賽健康持續發展
俱樂部選擇高價引援,其主觀意愿自然是希望球隊的比賽成績、受關注度等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而從客觀來看,大牌外援、大牌教練的紛至沓來,也確實了提升了中超聯賽、中甲聯賽的競技水準,影響力和受關注度等。但是在足協來看,俱樂部這樣做的代價是,市場基本秩序被擾亂,財大氣粗的俱樂部可以通過金元政策來“破格獲取”市場內優質資源,而這不利于職業聯賽的健康與持續發展。
所以足協該新政的初衷是什么,由此可見一斑。
新政影響:影響遍及中超中甲 聯賽水準恐大幅下降
該新政,不僅給各俱樂部帶來了巨大影響,亦將直接影響聯賽。新政對于各俱樂部和聯賽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政從今年夏窗開始,那么很多已經在運作或已完成運作的轉會,等于被全面叫停了。而這里面,俱樂部可能會涉及到誠信、違約、原建隊計劃流產、付高額罰金等一系列問題。第二,眾所周知,能夠在國內聯賽中實現盈利的俱樂部鳳毛麟角,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所以在今年夏窗,想必絕大多數俱樂部需要為此前的大手筆或眼下的任性轉會,支付一大筆計劃外開支,經濟壓力必然非常大,尤其是對于那些經濟基礎一般的俱樂部。
第三,該新政的出現提高了外援加盟中超、中甲的門檻,未來能進入的高水準外援肯定會越來越少,而這相當于聯賽的某一個“新陳代謝”系統突然發生構造性病變,如此一來,聯賽的競技水平、受關注度、影響力等必然會呈現下滑。第四,在該新政的作用下,俱樂部一定會加大隊內挖掘力度,尤其是對于年輕人的挖掘,這樣一來,俱樂部的原發展規劃,原建隊規劃等都將面臨重新規劃設計。 第五,為了符合該新政相關規定,俱樂部在引援轉會市場上,肯定會更為理性和冷靜,也自然會更加在意投入產出比和性價比。
潛在問題:土豪有錢任性怎么辦? 新政若朝令夕改怎么辦?
坦白講,該新政一旦實施起來,所存在的潛在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例如,俱樂部為了適應新政,該遵守的都遵守了,該叫停的都叫停了,該認罰的都認罰了,該調整的也都進行調整了。那么問題來了,該新政將持續多久,是1-2年,還是3-4年,是8-10年,還是從今往過都是這樣規定了,要知道,政策推行實施的時限不同,俱樂部的應對部署也是不同的。尤其是一旦真的朝令夕改了,那么俱樂部要面臨什么,是可想而知的。
例如,有一些俱樂部就是有錢任性,人家愿意支付罰金,又該怎么辦呢?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市場秩序可能將愈加混亂,同時那些經濟基礎差的俱樂部的日子也將更難過了。畢竟在大洋彼岸的NBA聯盟,可是有不少球隊愿意支付奢侈稅。又例如該新政的監管系統是怎么運行和工作的呢?他們怎么監管判定俱樂部的盈虧狀況,又怎么監管判定俱樂部是否使用了“陰陽合同”呢?再例如,那些經濟基礎差的俱樂部,面對障礙重重的輸出通道該怎么賣青訓球員呢?轉會收益銳減,又哪來的錢投入到青訓呢?另外,輸出流入通道障礙重重,難道就不會影響球員自身發展和利益嗎?
所以綜上所述,足協頒布該新政,固然有它的理由,亦初衷明確。但影響面太大,給俱樂部緩沖期太短,并且還存在這樣那樣的潛在問題。而至于該新政能否起到預期效果,那些存在的潛在問題又是否會發生,只得是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