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事跡介紹,及學習心得
2019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事跡介紹,及學習心得
近日,由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經過自下而上推薦、初選、評委會評選等環節,正式產生10位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高鳳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首席技能專家

簡介:攻克了長征五號的技術難題,為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萬君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焊工

簡介:先后參與了我國幾十種城鐵車、動車組轉向架的首件試制焊接工作,總結并制定了30多種轉向架焊接規范及操作方法,技術攻關150多項,其中27項獲得國家專利。
夏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高級技師

簡介:承擔了“天眼”射電望遠鏡、嫦娥四號衛星、索馬里護航軍艦、“9·3”閱兵參閱方陣上通信設施等的衛星天線預研與裝配、校準任務。
王進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帶電作業工

簡介:王進是電網系統特高壓檢修工,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kV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參與執行抗冰搶險、奧運保電等重大任務,帶電檢修300余次實現“零失誤”。
朱恒銀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
高級工程師

簡介:將我國小口徑巖心鉆探地質找礦深度從1000m以淺推進至3000m以深的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深部巖心鉆探的領跑者,產生了數千億元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心得體會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報道中的這些“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等等。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給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高鳳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術,不由人不折服!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其實,這些“大國工匠”并非都是勞模身份,但他們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引路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指出,我們一定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現在,央視推出《大國工匠》五一特別報道,就是要引領社會在新的歷史時期多學習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多弘揚“大國工匠”的勞動精神。
“工匠精神”就是“烹小鮮如治大國”的極致精神。哪怕再小的細節,也會全心專注,全力以赴,只為打造極致產品和體驗。放眼世界,“工匠精神”曾讓德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受益,尤其是在上個世紀,德國和日本的產品憑借著精湛的工藝和優良的品質幾乎征服了全世界。毋庸諱言,相比幾十年前,今天的中國,“工匠精神”似乎有所迷失與跌落,這與中國的大國身份很不吻合。高鳳林等“大國工匠”們的奮斗歷程,再次提醒全社會:要切實轉變人才觀念,摒棄“君子不器”的落伍思想,重新規劃人生,努力在技工技能上尋發展求突破,以“工匠精神”去鍛造和擦亮“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讓人生放射出炫目的光彩。